发现宁波--宁波考古20年成果展


2024-03-29
展览日期 2007-12-7 至 2007-12-16 展览场地 1号展厅(A)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宁波是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和古代著名的对外交通贸易口岸。在漫长的岁月旅程中,曾经生息在这片美丽沃饶的土地上的先民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精神财富和物质遗存,这些凝聚着先人勤劳智慧的历史蕴藏,不仅是宁波城市精神和地域文化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同时也为宁波地域考古的发端和拓进勾画出了广阔充分的施展空间。近二十年来,宁波考古人在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支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深化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掘项目,揭示出一大批重要的地下文化遗存,它们真实再现着宁波昔日的生产生活图卷和历史发展轨迹,有力提升了今日宁波的城市个性品质和独特文化魅力。 值此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们特举办这次展览,既旨在企盼让更多的人能够感悟历史,同享遗产,也寄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发现宁波,共护名城。 第一部分 城市考古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划定的第一批老城区九大重点考古区,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旧城改造中先后发掘揭示出唐国宁寺塔基、宋明州高丽使馆、月湖水则亭基址、孔庙遗址、南宋古海船、渔浦码头、元永丰库遗址、和义门瓮城等一系列重要的城市遗迹,不仅勾勒出古代宁波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也获得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考古成果。其中元代庆元路永丰库仓储遗址的发掘,获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效提升了宁波地域考古的水平和影响。 第二部分 遗址考古 宁波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分布区。继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姆渡遗址发掘之后,省、市两级考古工作者密切合作,又相继发掘了江北慈湖、小东门、傅家山、奉化茗山后、北仑沙溪、象山塔山、余姚鲻山、鲞架山、田螺山等史前文化遗址和江北灵山、余姚东澄等商周文化遗址,极大推动了宁波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分析探讨与聚落遗址的考古研究。其中2004年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傅家山遗址,揭露出木构建筑、灰坑、冲积沟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雕刻艺术品、动物骨骼、植物种子和壳屑等遗物,进一步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 第三部分 窑址考古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宁波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制瓷历史悠久,瓷业生产发达,在今宁波各地分布有东汉至两宋窑址数百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相继清理发掘了低头岭、荷花蕊、滩溪、石马弄、岔路和寺龙口等窑址,其中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慈溪寺龙口窑址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东钱湖郭童岙窑址进行了首次正式发掘,发现五代至北宋窑址11座,出土可修复器物近万件,为越窑青瓷发展史的研究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四部分 水下考古 宁波是我国古代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历史上海上贸易活动频繁,水下文化遗存丰富深厚,为从事水下考古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998年,全国第二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在宁波举行,“象山港水下考古探摸项目”同期实施,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工作站也在宁波正式挂牌成立。“十一五”期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对浙东沿海开展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获取了一些重要线索。经过培训,宁波已先后有7人获得国际潜水资格,并多次参与国家水下考古探摸与发掘项目,水下考古已逐步成为宁波地域考古的强项和特色。 第五部分墓葬考古 古代墓葬是宁波地域考古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配合萧穿铁路建设在宁波南门火车站、祖关山、老龙湾、钟家埭、青林渡等地清理一批战国至唐代墓葬以来,嗣后五十余年间在今宁波辖区范围内已共发掘商周至宋元墓葬上千座,包括一定数量的有明确纪年的砖室墓葬。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以慈溪彭东、东安、缸窑山、奉化白杜、江北卢家山、鄞州蜈蚣山、市区祖关山等为代表的古代墓地的清理发掘,不仅清晰揭示出宁波地域商周至宋元时期相对完整的墓制演变序列,同时大量精美珍贵文物的出土,也为研究本地区丧葬礼俗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