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4期 总第9期 PART 2


2024-04-20
设计中的“识别” 时间:2008年12月29日上午10:15-11:15 地点:宁波美术馆 演讲人:伊丽莎白•科福 伊丽莎白   1963年出生于奥地利,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心理学、历史学和哲学。1989年至香港,自学摄影。1992年开始在维也纳生活和工作。1993年儿子“Luc”的出世点燃了她的创作生命,1996年她开始投入到视觉观念、艺术设计领域。   1999年开设了她自己的设计工作室“Baustelle”,和她的团队一起在视觉传达、艺术等文化领域工作。2004年她成为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研究员。2006年成为AGI成员。 她的代表作有“Little管弦乐•音乐CD包装”和“空气 •卷烟 •First Aid for the Last Puff”。她还赢得各种奖项,如:Sappi•Ideas that matter Award 2004,她的作品还被广泛的出版,如:AREA,Rotovision,2003,她也曾参加各种展览,如:AGI,十佳设计师,柏林 2005、第四届国际水墨双年展,中国,2004等。 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第五届宁波国际海报双联展”邀请我作为评委来到中国。我今天很高兴有此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对于今天讲座时间的控制,我可能不能很好的把握。其原因在于:第一,为了配合整个学术活动的开展,我原准备的3小时的演讲被压缩到了1小时以内;其二,虽然我也曾做过不少讲座,但是从来也没有过在讲座期间穿插翻译的经验,所以时间很难把握,望各位观众见谅。 我前两天与工作人员聊天时曾经说过在中国成为平面设计师是很艰难的。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这其中的艰难,希望这些经历对大家有帮助和意义。 我的经历可能与大多人不同,因为平面设计师并不是我最初的理想工作,而一些偶然的机会促使我成了一位平面设计师。在刚开始学习平面设计的时候,我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从事该领域的工作11年以后的今天,我愿意给大家展示下我对平面设计的理解。   首先给大家看个图片。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幅图片有何想法?能看出些什么东西?如果你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我就会送你一张CD作为礼物。 ……(观众回答) 这样的图片最开始是源于镜头影响产生的影像,经过平面设计师对镜头的处理,使这些图像生成新型、具有教育意义的新图像。将我现在做的工作称为平面设计我也不清楚是否恰当,因为我所作的工作是为交流服务的。这是2500年前的照片,是当时欧洲希腊著名艺术家的一幅代表作。当时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众多有名的画家。那么在国王面前如何辨认哪个是更好的画家呢?假如这两张作品放在国王面前,大家会发现在右边的作品中画家采用极其写实的手法画了水果、蔬菜,然后画面上方画了有一只鸟,让人有去扑捉的欲望;而左边的作品画的是窗帘,这窗帘让右边画的作者也想尝试着撩一下,看看后面隐藏着什么。哪个画家更优秀,是显而易见的。我将这两张作品在这里展示给大家的目的在于:2500年前这些画家就在用这样的一些方法进行交流,那我们作为今天的设计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窗帘背后究竟还有些什么东西呢?——进入窗帘的世界正是今天平面设计所需要讨论的一些问题。例如,识别的问题。其实识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我的理解中它是有多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个人性识别;第二个层次是集体性识别;第三个层次是国家和文化性识别;第四个层次是全球社会或更远距离的识别。   这是一个个人性识别的例子。我在1989年去香港,我在报纸上发现一张照片很漂亮,就把它剪下来贴在我的笔记本上。回国后,很多朋友见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就会问我这是不是我家庭成员的照片,我回答是。没想到我的朋友们竟然相信了,这就是我的个人识别。大家可以看出图片本身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其实这与刚才其他评委的微笑一样,其实他们很清楚类似这样的东西早在很多世纪以前就屡屡发生,但是这样做了,在特有的语境中,人们就会相信,这是挺有意思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我对我家的一种识别方式,这张照片是1997年我拍摄的我在维也纳工作室的俯视图。我和我儿子生活在一起,这就是我的办公室、我的家。 这是在维也纳召开的艺术研讨会时所做的项目。当时该艺术研讨会需要我记录些艺术家工作的方式。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决定改变方式去做一些对艺术家本身的记录。我决定这么做,是因为我认为在这个项目里很多的技术其实很多艺术家都在采用,在客观性与主观性关系中寻找方式,也许答案会自然地显现出来。关于这些照片的拍摄是从这样一些问题开始的。假如你要拍一张照片,你首先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你希望它是横版的还是竖版的;你希望它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你希望自己站在照片的中心位置,还是边缘位置;它的背景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其实在拍照片之前这些问题就已经开始设定了。这些问题都很简单,所有人都能在当时做出本能性的回答。照片问题设定之时,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决定了。因此,如果每个参与研讨会的艺术家本身对拍摄照片时设定的每个问题都有清晰的答案,那么,通过照片本身已经能很明白的体现艺术家是怎样的了。 下面我们进入集体性识别的部分。其实个人识别的认识也是集体识别的一部分或者说个人识别具有集体识别的性质。在维也纳有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交响乐团。在这交响乐团成立20年纪念的时候,他们出了一套CD。他们邀请我来做CD的包装设计。对于什么是CD的包装,可能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比如说,在一般的情况下,CD包装上会有音乐家的形象等等。但是我换了一个角度思考——我不是在这个东西外面再包装些什么,而是要去显示它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的答案是很清晰的,其实里面就是音乐。答案很简单,但是接下去该怎么做却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所以如何在包装盒上去实现音乐本身成为我的主要思考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当这个问题出现时,我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种逻辑思考的状态。比如说,大家可以看看现在图片上所显示的一些艺术装置。这些是都是我小时候玩一些东西,这些东西通过扭转,它能够发出一些声音。这些小东西对我来讲就是对CD外盒包装的启示基础。就像刚才那个玩具一样,利用风吹到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通过风,这些空间会发出声音。同时大家知道交响乐其实本身来讲很多是吹奏,也是采用了这种原理。这种原理对于我设计CD外盒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角度上说,它直接影响了我的想法。让我去想做这样一个包装——这个包装可以通过拉动,产生风,风通过一定的空间,然后发出优美的声音。开始这部分考虑主要是从思索如何通过外包装实现音乐的性质开始的,但是假如只考虑到技术的层面,那么包装看上去就会十分难看。这时候,就面临新的问题——该怎么让它看起来是一个像模像样的设计。可以说这个设计刚刚开始就是一个系列,其实里面包含几个不同的CD纪念装。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包装本身就是一个音乐装置。乐器的特性从封套里抽出CD本身的封套时就已经得以体现了。这些封套上有一些小孔,这些孔随着你抽离封套的时候就会产生音乐。这些孔,外盒和里面的封套都有,当封套被抽出时,外面的风会灌进来,而里面的风会涌出去进而产生音乐。然而,我不是音乐家,对于什么样的东西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是完全没有控制力的。所以我找到了一个懂音乐的朋友跟她一起合作,我们用这里面3个CD包装不同部分的构成不断地进行实验。大家可以看看上面那个草图来,这就是我们实验中的一个部分,做的是这些孔位置关系等等。最后我们成功了,艺术化音乐,平常的交响乐,这样做完,这个盒子本身的包装也成了音乐的一部分。   在欧盟的LOGO系统设计中,色彩进入了关于它的一个部分。采用何种色彩同政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刚开始欧洲是一个个单个的国家,而当这些单个的国家变成一个整个的政治联盟的时候,这就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力的大事件。在此时,受到瑞士图表学家的影响,给欧盟设计LOGO,就要求在这个完成的系统识别里,既要实现欧盟内27个国家的平等,同时也要实现各个国家在做主席国时候自身识别的问题。这是受到欧盟性质(欧盟是一个平等的联盟,27个国家,这27个国家会轮流做主席国)限制的。记得有人曾说过“色彩是灵魂的语言”,于是我选择用“色彩条”的方式来体现欧盟。因为,一方面从自身来说,这些“色彩条”本身就来自欧盟各个国家的国旗,这些“色彩”都是自身存在的,不用我自己去创造;另外一方面,将这些“色彩条”运用在这里还有另一个优点,可以让人去识别欧盟到底由哪些国家组成——事实上有众多欧洲人都不知道除了本国以外,真正的欧盟还包括哪些国家。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斯洛文尼亚其实是欧盟的一个国家,那么当你把代表它的这个“色彩条”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那么很多人走在路上就会能意识到原来斯洛文尼亚也是欧盟的一个国家。同我刚才所说设计那个CD包装时不仅仅考虑它的包装是什么一样,在这个为欧盟设计的LOGO系统里面我所思考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是一个LOGO的问题,而是思考它的教育意义等问题。   现在的欧洲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居住在巴黎,但你可能收到这样一封信。这封信从德国寄来上面却贴着波兰的邮票。你能在大街上出售的欧洲国家自身宣传品里发现它们中会夹杂着一些国家的确认值,例如:“欢迎您来到斯洛文尼亚”等。但是加入了欧盟就意味着奥地利就是斯洛伐克,奥地利就是德国,奥地利就是希腊,这是为了强调出欧盟的这种统一的凝聚力。这个想法,实际上就是为奥地利做主席国做了一个特别的识别部分。这个想法是得到认可的。但是由于我很少去看杂志、很少去外界了解目前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并不清楚在两年前荷兰著名建筑师库哈斯已经做过这样的一个LOGO——当时就是给欧盟的一个会议做的LOGO。这个想法几乎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所以,此时我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不能再去发布我的这个设计了,因为这个设计两年前就已经有人做过了。但是,这个想法委员会还是采用了,只是不是付给我钱而是付给库哈斯钱。 作为设计师,我们经常会为了某个确定委托去服务。但是我们也是这个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