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3期 总第12期 PART 1


2024-03-29
学术专题 传承与探索中的思辨 ——新视野下的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编者按:2009年9月16日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在我馆隆重开幕。我馆作为本次展览的协办单位,参与了展览全过程。本次展览集中显现了我国青年书法篆刻艺术家整体水平,也展示了我国书法届中坚力量的创作实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新书法发展,书法探索的整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在本次展览中不难窥见。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为了体现青年展的特点,给众多青年艺术家展现自己的平台,集思广益,在评审办法上实行了一系列新举措。那么新的评审方法如何进行,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有何益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显现。针对这样的现实,我刊编辑人员对评委、评论家进行采访,以让更多读者了解本次书法艺术展览相关评审情况及对未来中国书法发展趋势的展望。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林邦德先生,为本次采访提供了部分学术支持,在此本刊对其表示诚挚的感谢! ■ 白煦 陶丹(以下简称陶):本次二青展得到了全国书家的热烈响应,投稿近两万件,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您能不能通过这些征集的作品简单的谈下中国书坛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推测呢? 白煦(以下简称白):当今书坛还是沿着我们一直所倡导的“继承传统、风格多样、鼓励创新”的方针在发展。在经历过十年动乱以后,从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至今中国书法艺术已经是第二十九年了。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书协确定了展览、培训、理论研究这种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各种类型的展览发动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作者全面地继承传统,吸收古今优秀书法家成功的创作经验,大量借助传统,包括近代出土的一些书法遗迹(各种出版物、新发现的中山王楚简等),加之中国书协的书法培训中心、还有些大专院校书法专业的设立,都为书法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书法爱好者的年龄段十分广泛,上至八、九十岁,下至十五、六岁,甚至少年儿童,几乎没有什么年龄阶段的明确划分。这与油画、水彩等艺术形式绝然不同,这些形式必须要经过大专院校的专业学习。书法只要是小孩,甚至是学龄前的儿童,只要你识字、会写字,就可以进行。这种群众的广泛性是书法所独有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举办了各个不同类型的展览,比如国家级的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它是面向所有年龄层的所有作者;对于年轻作者来说,主要就是青年展。实际上我们从各种类型的展览都可以看出青年作者永远是最活跃的、最有创造性的群体。不管什么级别的、什么类型的展览,进入获奖层次的多数都是年轻作者。所以举办青年展的最大意义在于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作者。这个展览既然是青年展,那么就要符合青年展的特点——敢想、敢于创作、充满活力,没有太多禁忌和框框。实际上这次青年展的将近两万件来稿中,我们也发现其中不乏思想有创意的作品。与四年前的第一届青年展相比,前卫的、新颖的、异于以往的作品多了许多。 陶:我看到这次作品中好象那些传统的白纸黑字的作品并不多,甚至朱砂色字也有,装裱也十分新颖,很有想法。 白:对!包括他们的装裱。从纸的材料、纸的制作、纸型的拼接、……多种表现手段的应用,不光是在笔墨上(也就是你刚刚说的白纸黑字)下功夫。在纸的材料上就不仅仅限于白纸、宣纸,其他类型的纸张也大胆运用,对于墨色的运用,对于字法、章法、形式等都很有创意。当然其他类型的展览也有,但是青年展更加活跃、更富有创作性。   能够通过青年展体现我们当前书法创作的中坚力量我们也感到十分欣慰。首先,青年作者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作者,他没有任何的局限性。除了规定一个尺寸以外,我们组委会对其没有任何其他限制,给年轻人充分发挥自己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通过这些入展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主办者中国书协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而获奖作者中,也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新人,鲜少在国家大展上获奖的作者也脱颖而出,我们发现新人、培养新人、鼓励年轻创作群体的设想得以实现。   当然任何一个评审都会有一些遗憾。青年展在设立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发现、培养、鼓励创新的主导思想。但是仍有一些比较好的作品由于评委眼光和包容性的限制而落选。但是从入展的这些作品看,与四年前的青年展相比,它们显得更加成熟。经过三十多年书法创作的繁荣发展,整个书法事业的向前推进,创作日趋完善。尽管有些年轻作者在技法和表现方式上还有欠缺,但是比起第一届来说还是有了很大进步。我们评委在选择上也是更加宽泛,相对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的。   本次青年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展览评审时我们开始学术跟进的新举措。首先,我们中国书协在这次选择评委时有意识地在评委构成上采取了些措施。我们中国书协理论部的主任刘恒先生、我们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先生,还有吉林大学的教授丛文俊先生均为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在理论上都很有建树,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评委的选择上,我们除了邀请这些理论家的参与以外,有意识地强调了中青年评委的参与,让评委的队伍也年轻化。这样他们的观念、审美眼光可能更贴近年轻作者,更适合年轻作者。   另外通过这个展览还给年轻作者一个启示——书法创作是多元的、是丰富的,正像我们提出的“风格多样”,不仅仅限于一种。这种多样化的创作也是和我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是吻合的。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书法创作的队伍也在不断成熟,尽管上次的展览中我们觉得年轻作者可能略显生搬硬套,比如说对日本、西洋等国外的一些创作方式进行僵硬地复制和模仿。这次尽管有些书家还是不怎么成熟,但是他有才气、有思想、有创意的东西还是存在,且这种作品不是一、两张,而是一批!这一批是十分可贵的。以后的展览我们会更加着眼于年轻人,为这些有才气的作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不管这次学术跟进也好,年轻评委的介入也好,都是我们第一次的尝试,肯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对有活力、有创意的作品制定出更好的保护措施和评审办法?如何强调青年展的特点?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它办得更有活力,将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得更充分?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任何一个评审办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们在每次评审过后都要开座谈会。在这次评审过程中我们出现了争论,因为我们引进了学术机制。评委所持的观点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有些趋向传统、趋向技法性、更喜欢古典的作品;有的趋向于现代,比较充满活力的、有创意的作品。对于有争议的作品,在评审中我们也鼓励评委多争论,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与其他类型的展览是不一样的。评委通过争论、碰撞,产生出思想上的火花。一些新的想法只有在争论中才能够提炼出来、才能够升华。同时对我们展览的评论和争议,更容易突显出展览的学术品位,更加明辨审美眼光。正因为青年展强调活力、多样性,所以传统的东西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限制,这样新的东西才有出现的机会。过去做得不够,所以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在理论上也想到要这么做,但是评委的接受能力、评审的实践办法、操作程序中可能仍有不足。 陶:针对同一张作品,假如传统派的评委和现代派的评委发生争论,那么最后又是如何评定这张作品呢? 白:这种时候评委们往往是针锋相对的。学术是我们这次引进的重要机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争论归争论,争论的结果并不是谁占上风,或者谁占下风。这是可喜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这种思想,能带动我们评审进行学术探讨,升华了艺术本质,也更加公平。但是结果还是由投票决定。可能投票的结果并不如人意,因为只有一方会以票数取胜。但是通过这个争论、这种学术跟进,可以相对的把我们的想法贯彻始终。 陶:这种学术跟进,会成为以后大展的常规机制吗? 白:那倒未必。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考虑到青年展的特点,考虑到这个展览要不同于一般。怎样办出有特点的展览一直是我们中国书协探讨的问题。要办出特点,那么在思想上要达成共识,要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如何来呢?就是通过这种碰撞、交流。通过我们倡导的东西能不能贯彻始终来实现!没有学术跟进,没有探讨,我们要做到这点很难。个人的思想要统一实属不易,因为这毕竟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在起作用。但是有了学术跟进以后,这些习惯多少会受到影响,固有的东西会出现一些动摇。当然有些年轻评委不善于发表意见、不善于探讨,我们就鼓励他,不管你说的是否正确,这都是你的权利。你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对错并不重要。我们在将来的展览中将逐步地扩大学术跟进,即使没有学术委员、理论家在场,也要提倡。 陶:换句话说,就是在评审过程中将各种风格的评委都吸纳进来,不会只选择哪一个特定风格评委? 白:因为我们在评委构成上有意识地把一些有创意的,或者是一些传统意义上来说离经叛道的,或者过去认为是流行书风的,代表某一个派别的评委囊括进来,我们特意让他们进来的,有意识地让他们关注和自己风格类似的,或者比较前卫的、有创意的作品。 陶:假如某一个作者知道评委喜欢这种风格,他就投其所好也写这种风格,评委会不会对其的评价有所增高呢? 白:那倒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所有评委的选择都不是公开的。在书协的各个书体专业委员会的专家里面选。同时我们是在评审之前,直到最终入展获奖作品公布之前,评委名单是不公开的。所以作者无从去跟。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谁会是评委。 陶:他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