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视线 31 PART 4


2024-04-19

美术馆学

艺术家的艺术资料建档工作的思考

文·何毓敏

艺术家艺术资料档案的建立可以见证艺术家的艺术成长道路。它的建立对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美术史研究至关重要。美术馆不仅收藏艺术家的创作作品,同时收藏有关作者的从艺资料与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这些资料是以后解读该艺术作品和研究艺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和依据。美术馆不仅在藏品方面要突出自己的艺术品牌特色,同时建立艺术家的资料档案,构建立体化的藏品体系。

一 、艺术家资料建档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艺术家的艺术档案资料是文化交流和展览的必要。现在各地方、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纷纷成立美术馆,各机构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举办各种展览和艺术研讨会、座谈会接连不断。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展开,藏品机构不仅提供了艺术品实物,还提供艺术家的有关档案资料,这样丰富文化交流展览的内容,也提高了展览的可读性。广东美术馆在展开民国时期艺术文化生态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在梳理民国时期艺术团体的资料时,寻找了很多报刊、艺术家家属、查找了不少史料下了一番功夫,在研究民国时期的前卫艺术团体“决澜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这两个艺术团体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一阶段的艺术团体及艺术家。广东美术馆抓住机遇,积极整理了这些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包括从艺的文字资料、艺术活动照片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从艺术家的家属或者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香港良友图书有限公司等机构提借。在整理这些史料后策划了一系列的专题展。比如“谭华牧·失踪者的踪迹”、“粱锡鸿遗作展”、“广东与20世纪中国美术——冯钢百、谭华牧、赵兽艺术专题展”、“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等等。这些展览既有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展出,又有艺术家的档案资料也同时展出,这样图文并茂的展览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观众观看展览后,能了解民国时期的前卫艺术从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现代的前卫艺术实验者也能得到启示。

其次,艺术档案反映艺术家的艺术活动真实面貌,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艺术家的个性、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在艺术品中能充分体现。艺术家群体在实践艺术活动的期间,记录了很重要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经历。这些文字就是艺术家参与艺术活动的真情实感流露。当然,每一个人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相互关联同时又是一个独立体,而艺术家对社会发展中呈现方方面面的问题又是特别敏感,此时创作的艺术作品又是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认识的结果。例如广东美术馆收藏中国水彩画大师王肇民先生代表作品《大叶紫薇》,这一件作品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创作的,知识分子迎来科学阳光的日子,心情无比激动,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创作。还有潘嘉俊先生创作于“文革”中期的作品《我是海燕》,这幅画是潘嘉俊先生1971年在福建的海岛体验生活,看到海岛战士生活很艰苦,但是战士不怕环境的恶劣而忘我地工作,这种精神令艺术家很感动。当时创作这幅作品的初稿时画的是两个小伙子。后来发现军队的女战士与小伙子一样英勇,一样能爬电线杆修电线,而且女战士像海燕那样矫健的形象深深刻画在艺术家的脑海中。艺术家经过不断酝酿,不断地深入体验生活才创作出如此引人共鸣的优秀作品。通过艺术家给我们解读作品的时代背景后,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气氛和生活环境,知识分子的情怀和人民大众的激情。艺术家给我们讲述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让我们了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段历史,也是社会发展史中片段的反映。

艺术家档案整理还为以后研究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艺术发展史是一条文化长河,它的每一阶段每一个画种都有不同的特征,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会深深刻上时代烙印。我馆收藏民国时期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一个例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时期,艺术家对百姓的疾苦颇为关注同情,强烈的民主革命意识和艺术革新思想在这帮青年的身上体现,不少画家为了谋求改革绘画,纷纷出国留学。他们有留学欧美,也有留学东洋,试图从外来文化中寻找中国文化问题答案。广东美术馆收藏了不少早期油画家的作品,并整理他们的从艺资料。广东美术馆整理留学东洋的艺术家作品包括梁锡鸿、杨秋人、赵兽、谭华牧、方人定等,收藏了留学欧美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李铁夫、冯钢白、余本、朱德群、王少陵、吴作人、萧淑芳等艺术家的作品。在整理研究这些艺术家的从艺轨迹中发现他们的差异性,看出他们的绘画风格因求学地域的差异而不同。可见不同地域文化对20世纪的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是很大的。美术馆收藏这些艺术作品和有关文字资料为今后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这一阶段的中国艺术发展状态提供第一手资料。

艺术档案的建立是编写艺术家传记的原始素材。艺术家从艺的每一阶段,都有它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艺术感悟,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颇耐人寻味的。例如我馆收藏著名漫画家廖冰兄的作品《自嘲》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这一作品创作于1979年,作品深刻表现了善良的知识分子在“举国欢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的二三十年还不能站起来的”愤慨心情。这样的心情是艺术家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也是他人生遭遇的表现。水彩大师王肇民先生也是一个特例,广东美术馆收藏王肇民先生的代表作《大叶紫薇》《向日葵》《静物》等13件及《诗草手稿》6册。王肇民先生生活在20世纪的一个风云变幻、社会动荡的时代,但他从来没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未消减对人生和艺术的热爱,可以说在艺术的征途上是一个不折不挠的创造者。美术馆研究人员通过与艺术家及家属深入了解,并且作了大量的笔录,了解艺术家的坎坷之路,这些资料的整理既令人感叹,又让人回味,更是让人三思。这些资料及历史细节都是编写艺术家传记的重要素材。

可见艺术家艺术档案的建立尤其重要,特别是艺术家早期的艺术活动的轨迹资料。

二、如何建立艺术家艺术档案

个人艺术档案是艺术家在社会艺术实践中形成的文字、图像、声像材料记录。他客观地反映艺术家艺术活动和成长的轨迹。但是我们收藏了几千甚至更多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如何整理归档艺术家的档案资料,这是我们考虑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们要从两头做起。一是抓紧整理老艺术家的资料,二是抓紧现在年轻的艺术家档案资料的建立。

在已经谢世的艺术家方面,我们在收藏艺术品的过程中联系了艺术家的家属。美术创作的艺术家资料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资料,比如京剧、影剧、电影、歌剧等艺术,这些艺术都是团体性,注重整体过程,并且他们的艺术资料的所有者相对单一,都是一个团体与单位,而美术创作者的资料所有者却不同,他们会涉及艺术家、艺术家家属、藏家等。这一阶段要注意和家属沟通,同家属一起整理艺术家文字资料及图片。例如我馆收藏广东老一辈留学归来的油画家梁锡鸿、杨秋人、赵兽的作品。我们与艺术家家属一起整理这些生平资料,包括艺术家本人发表的文章、艺术活动资料的图片、创作的说明书、获奖的奖状等实物。根据这些材料编写艺术家的生平传记、艺术年表、艺术成长生涯的图片。

对于相对高龄的艺术家,我们在举办个人展览时尽量收集艺术家从艺资料,特别是个展的有关图片资料。由于我馆是公益性的美术馆,许多艺术家都愿意捐献出代表作给国家机构收藏。我们会围绕艺术作品来建立艺术家的档案及作品的背景资料。我们定期举办学术座谈会,邀请老艺术家讲解美术馆所藏的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广东美术馆将逐步展开“走进名画”这一活动,陆续邀请老艺术家讲述有关艺术作品的背景资料。让听众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到作品的深度,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艺术档案的内容。

对于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档案,我们有下面的设想。

(一)于国内艺术实践的艺术家。我们与作者洽谈签订收藏作品时要求作者填写艺术家简历表。内容包括生活照、姓名、笔名(艺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民族、何时何地加入何种党派、文化程度、级别(职称)、本人学习简历、艺术活动经历、艺术成果(特色)、发表的文章、被邀请参加的重大艺术活动。艺术活动事件要准确记录年月日,一事一条,真实准确,简明扼要,最好有艺术活动的图片并且有电子文档。这些第一手资料由作者提供,内容材料鲜活准确。我们根据这些资料来编写艺术小传,而且跟艺术家保持常年的联系,随时增添艺术家的档案资料。

(二)于国外艺术实践的艺术家在我馆制作并展出的当代作品。这些艺术家来自全球各国,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他们看到或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思维方式比较多元化。这些艺术作品是一些装置艺术和比较前卫的艺术。很多装置作品是在我馆或广州周边寻找材料来完成。例如我馆收藏的德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张海儿的作品《土地》,这一作品是在广州花都地区组织小学生自由捏成几千个红泥小人,艺术家还指导小学生用自己的手指随意戳出红泥小人的眼睛。这件作品由艺术家构思后交给小学生来完成的。通过现场资料了解这些艺术家创作装置作品的意图和方式,并且与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念。这些资料在以后会显得很珍贵。还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表现自己的艺术观念,他们颠覆了传统的绘画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我们收藏这些艺术作品时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他们构思、所用的材料、制作过程等等。这些图像与文字的记录会给后人一个思考和启发。

在民间艺术收藏方面。我们收藏的民间工艺作品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美化生活环境和某种图腾意识而进行艺术创造。粤东地区的民间工艺如潮州木雕和剪纸。广东美术馆在2008年初提出开展广东民间美术研究、展览、收藏的系列计划,系统地对粤东、粤中、粤西、粤北等区域进行“民间美术生态考察”,并为此制定了考察路线。这些艺术档案建立主要是收藏的过程记录,包括来源、产地、征集的路线,艺人的访谈等等资料。

艺术实物是前辈留给我们的艺术财富,我们整理挖掘艺术实物的历史资料,是我们留给下一代的文化遗产。这些资料为以后研究美术史及社会的变迁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三、艺术家档案数据化的设想

美术馆的藏品数据库系统是存储藏品图片和管理藏品的集合体。数据库是按照美术馆的藏品应用程序且独立于美术馆办公自动化一体。艺术品档案的数据库设计和制作范围是在藏品数据库系统内,艺术档案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艺术品资源的完整性。美术馆典藏部建立藏品数据库系统由服务器来完成,服务器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可以将美术馆藏品的有关工作分散到其他计算机上完成,多个站点可以同时在工作,减轻处理藏品的繁杂琐粹工作。艺术品的数据输入、检索、修改的功能是由美术馆典藏部的专业管理员通过藏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去实现。

艺术藏品档案数据库是美术馆型的数据库,管理美术馆藏品日常工作的数据库。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了一些模块,我们按树状图方式进行分类。数据库模块划分为编目、查询、流通、统计、修复、打印、转移、用户、初始、口令、日志。编目模块下划分为图像、题跋与印章、出版书目、作者小传、馆藏信息、鉴定原稿、说明牌等模块。这样既方便藏品工作的分步分期实施,又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

艺术家的艺术档案是在编目这一模块中进行。艺术家信息这一板块进行设置分类,分为文字档案、艺术活动照片档案、实物资料扫描档案。收集资料是艺术家档案资料转成数字化的首要任务,也是转换成格式质量的前提条件。艺术家的从艺资料很多,如何在众多的资料中选择有关的资料输入典藏系统?首先我们把汇集好的史料进行分类排列,根据这些资料采取“选编”或“汇编”的形式来综合、系统、精练的一种书面材料。然后按文字档案 、照片档案、实物资料的电子档案的板块输入典藏系统数据库。比如艺术品的提跋、印章和艺术家手记一般比较难看懂,我们专业人员先译著,后输入系统,再打印出来与原材料进行校对,保证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必要时与艺术家本人或家属进行校对。有一些材料对藏品没有太大作用,可以不必输入,以免占据内存。

美术馆艺术家艺术档案数据化还是刚刚起步,有许多规范方面必须通过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成功,并且结合美术馆的实际工作,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以确保数字化后的艺术资料能在作品研究中发挥作用。工作者应该在做好纸本艺术档案资料归档的同时,积极开展艺术档案资料的信息数字化工作,并且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例如备份制度、使用制度、版权制度以及隐私范围等,确保艺术家艺术档案的安全有效。艺术家个人档案建立最终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远程交流、查阅和研究。我们按照美术馆立馆宗旨,配合美术馆的美术研究,最大限度发挥重点资源的作用。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编 .艺术档案管理读本[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2]华艺廊编.百年王肇民[M].广州:广东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广东美术馆编.中国早期油画大家冯钢百[M].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4]广东美术馆编.广东民间美术生态考察·粤东篇[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5]廖陵儿,张红苗编.廖冰兄画字集[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现工作于广东美术馆典藏部。

现代艺术

一次关于“传统美术和现代数字艺术”的对话

文·yulin_Wang & 孙莉群

2012年夏天的南京,在 “中西合璧” 中、美、加艺术联展的活动中,我与孙莉群教授相见,这是她2008年访问加拿大梅迪森学院,相隔5年后难得而愉快的重逢。活动中,她谈及手头正在做一项有关中外美术教育的研究课题,认为我在国外,对现代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冲突和对比感受较为强烈;而且,虽然我教的是艺术设计,但还在坚持在传统的架上绘画,所以邀我写一篇有关“新媒体时代下的传统艺术”的文章。起初,我有些无从下笔,不是我不愿意写,而是由于我对这个题目本身的字面理解存在误区。我便和孙老师进行了对话沟通。后来,我发现正是这种观念上和对字面理解的差异成了我写这“命题”的切入点。 于是产生了这篇关于传统美术和现代数字艺术的对话。对我而言,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所谓的“新媒体”,同时“旧媒体”也并没有从我的视线中消失,相反这种传统艺术因我对它的深爱,反倒成了我在设计教学时的精神依托,和在虚拟的电子艺术间找回真实世界的一把梯子。

以下是孙教授和我之间的对话。

一、对“新媒体”和“传统艺术”的质疑

孙(孙莉群,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以下简称孙):Wang,你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传统艺术”的文章是如何思考的?

Wang(yulin-Wang,加拿大梅迪森学院视觉艺术交流系教授,以下简称Wang):你给我的这个文章题目我得跟你实话实说,这样以便于你理解和明白我的真实想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懂得了我对这个题目的真实看法,也便于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对我而言,写文章是为了表达我真实的思想,而不是其他。当我看到你给我的文章题目“新媒体时代下的传统艺术”时,我着实吓了一跳 。因为首先我不明白何为“新媒体”,你所指的新媒体是“现代传媒”(New Media),“网络世界”(Internet) 还是“现代数字艺术”(Contemporary Digital Art)。第二,“传统艺术”这四个字的外延很大,大到我都无法去解说,所以我也就显得无从入手了。这也便是我要和你沟通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新媒体”这三个字的有点像是万能胶,搁哪儿都行。在国内的文化环境下写这样的题目文章或许没有问题,因为大家习惯于不同行业对同一词汇的不同理解。我觉得我们要对“新媒体”这三个字作细化解释。因为你我是同行,所以我就将“新媒体”理解为“网络世界”和“现代数字艺术”的合二为一。这样,我就不会因题目太大而迷失方向。即便是这样的归类我总还是觉得范围超出了我的能力所及。所以,我建议将题目再缩小。我长期生活在北美更习惯于就事论事的方法,而不是东方式的泛泛而论。从这点看,我倒看出了长期生活在北美环境下的我自己的变化。这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我的思路完全和你的一致,我们也就失去了交流的意义了。

所以,我建议从小题目做起,如我是画油画的就谈谈油画艺术,这样,我的文章就可以具体到从观念表达,个人风格,到用笔、画面的色彩、韵味等等。我不太欣赏国内部分艺术家的艺术评论,大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夸夸其谈,过分夸大了他/她们的艺术,玄得很。写文章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因为他们往往都是在赶稿子,还人情。对我而言,写东西是有感而发,没东西可写我宁可不写,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我是画画的或教学生画画的,我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做那些美术史论家所做的宏观大论、大题目。知道这点很重要,我就不会去做无用功。

二、无论科技怎样进步,我们内心依赖的仍然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艺术创作工具

孙:我们邀请你参与写此文章的原因,是因为你生活在国外的文化环境中,对现代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冲突和对比有鲜明的感受,毕竟国内现在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比国外要慢,对它的应用和了解不是太多。虽然国内的学术研究有它的问题,但是,想实在地做点事情的人还是不少的。毕竟,开放的中国,面临很多的问题需要大家去思考。

Wang:我觉得国内一些对所谓“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就用词来说,我觉得“新媒体”这三个字本身就是个悖论,因为如果运用计算机软件所创作的电子艺术就被称作“新媒体艺术”,那么传统雕塑或书法艺术就是旧时代的艺术形式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区分“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就像“筷子”和“刀叉”一样都是用来吃饭的,是不同的媒介或工具罢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时间比西方人用刀叉的时间长,就不能说刀叉比筷子好。我感到这个命题本身或许正是一种深层次的对铺天盖地的电子艺术和电子产品的复杂心态,所以对传统艺术产生了迷茫感。自然,我的背景跟其他艺术家不太一样,因为我不仅有传统美术的背景,同时也有现代设计的背景。二十年来,我一直就在和“新媒体”打交道,这是我的教学工作范畴。对我而言,新旧媒体都是艺术创作的工具,是不同的表现手法罢了。事实上,电子技术本身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不变的却是我们内心的创作欲望和我们依赖的最简单、最原始的艺术创作工具。

你所说的“国外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要比国内快”,我并不认可。新媒体电子技术真正被用在艺术创作上是1990年以后的事,可以说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和世界是同步的。北京奥运会上所出现的“新媒体和新技术”难道不是引领世界潮流吗?我觉得好的艺术作品是由人创造的,而不是“新媒体”。

国内的很多传统艺术家大都没有机会涉及电子艺术,对他们来说电子艺术是遥不可及的另类世界,所以不少传统艺术家有被电子时代遗弃的感觉。但是,电子艺术不能离开传统艺术,国内艺术家对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本能排斥,实际上是因为存在着将传统艺术和信息技术相对立的倾向。这种现象中国艺术家是这样,国外的艺术家也一样。但是,国外艺术家和国外的美术教育,是将这两种艺术分别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这也反映出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所具的自信心和对外部世界(电子和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及面对新事物心智的成熟。

二、设计和美术的关系

孙:你现在所从事的是设计教学,就我们知道你同时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油画创作上,也就是还在画画,你是怎样平衡设计和美术之间的关系的?

Wang: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正是我想通过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明传统绘画和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我当初在美国德州大学攻读油画专业研究生时想到了将来的出路问题,因为当时在德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大都是数理化专业的老辈留学生,他们都想在离校前顺利找到工作,这样也就能留在美国的公司工作。他们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的情况相当普遍,一般都是朝好找工作的专业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辈留学生们有好几个博士学位的原因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从油画转到设计也是时代所趋,因为我当时所面临的是在美国的生计问题。

我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开始了我的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我的导师Louise Ocepec是美国最好的在平面设计教学方面的专家。他对我的传统美术方面的背景很是着迷,我成了他为数不多的有很强绘画基础的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三年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设计和美术的平衡关系。我在此期间恶补了计算机设计软件和与现代设计相关的基础课。用计算机设计对我而言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传统设计中所出现的复制、粘贴、放大、缩小、线、面、构图、色彩等等在运用设计软件时变得那样的具有效力和容易。我很快在设计上成了内行,这要得益于我的绘画基础和对新事物的敏锐。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家不一定要涉及到计算机领域,但一个用计算机的设计师你必须懂得设计语言,这语言便是以传统绘画为基础的。

三、在设计教学上如何引导学生

孙:从你的身上我们确实可以看出设计和美术的关系,以及艺术对设计的作用所在。在你的设计教学上你是如何引导学生的?

Wang: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题目。在我任教的视觉交流系几乎所有的教授都是多面手,从设计到陶艺、雕塑、摄影/影像和音乐,但总体来说,我们系是加拿大的为数不多的以设计和美术为平衡核心的设计专业系科。就本人所教的设计来说,我强调的是设计观念和美术的完美统一,也就是好的设计作品同时也是好的艺术作品。基于这种理念,我需要学生掌握必需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构图及视觉原理有初步的认知但所有的设计作品都是以计算机为平台而做的设计作品。我非常强调基本原理在视觉交流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工具。在此,设计作品中所出现的观念、字体、构图及色彩是传统设计中数字艺术形式的再现。

我发现,学生总是试图处于新技术、新软件、新观念的顶峰弄潮人,他/她们往往更关注将来的工作机会和设计作品的实际运用,有急功近利之感。每年都在更新的设计软件很容易吸引和满足学生们的探索心理,但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也就是这每年更新的软件很容易使教学滑入‘新软件’的培训从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设计基础语言。我的解决之道是让学生除了带U盘到课堂外,还得要随身带着铅笔和草稿本。这样的好处是“新工具计算机和旧工具铅笔”便成了一家人,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我的用心。

四、加拿大艺术院校在设计教学上的理念

孙:学生的“新软件”怪圈确实存在,国内的美术教育也一样,忽视艺术素质和审美,偏重技能,结果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创新思维的能力。你能谈谈加拿大艺术院校在设计教学上的理念吗?

Wang:我不知道加拿大其他学校的情况,但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系的情况。从教师的构成看,除不同的专业背景外,我们可谓是个世界大家庭,他/她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本土,而本人则是从美国而来的中国人。这点你或许可以看出我们系与其它院校的艺术系的不同之处。

作为本科教学,我们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设计技巧、知道如何运用设计软件,学生还必须完成其他必修课,如美术史、设计史论及大量的作品选评等等都是我们设计教学的一部分。学科之间的相互混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在我们这儿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这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接受了我们的预期教学目标。我很自豪我们的学生有广泛的兴趣和宽广的视野,这是通过他/她们在校四年的比较广泛的学习而得到的一个综合知识结构,这对他/她们将来的设计工作有直接的帮助。 就设计本身而言,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视觉上或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能力,而是借助现代新技术和设计手段而进行的独立理解和判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创造性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中国留学生的作品

孙:你们系有中国留学生吗?他们的作品如何?

Wang:我们系每年都会有几个世界各地来的留学生,主要是日本和韩国为多。中国来的留学生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我倒看出了一个普遍现象,即中国学生都有画石膏像的影子,作品往往太过程序化和表现手法的单一化。中国学生的作品和本土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时对其他洋人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但他/她们(中国学生)的作品如果被放回中国教室的话就一定会被淹没,因为大家的作品风格都是一样的。我知道这是‘中国式产品教育’的结果。这就引发了我对国内绘画艺术和设计基础课的思考。国内的艺术或设计往往太过强调技巧,而正是这种所谓的‘技巧’摧毁了学生的自然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孙:对这种现象你看得比较清楚,因为你知道两边的情况,这也是我找你来谈这个议题的原因。国内的美术教育面临一些问题,美术基础很多是速成式的,进校后又迫于就业偏重技能学习,结果,创新能力削弱,从长远来看,学生的素质和个人竞争力是在下降。

结 语

Wang:是的,我两边都看得比较清楚。大学的艺术和设计教育其实不能脱离中学教育,而中学教育又离不开小学教育……不能离开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你或许明白我的意思了。不过,事情也并不是像我所担心的那样,我有点杞人忧天,毕竟世界因网络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本文为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美术教育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1YAJ60063)

作者yulin_Wang系旅加艺术家,加拿大梅迪森学院视觉交流系教授,孙莉群系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策展札记

编者按

策展如何进行?美术馆并非如普通观众认为只是把展品挂在展墙之上就叫策展,它涉及到学术选题、研究提炼、给观众呈现什么?展品陈设视觉效果如何体现,如何让观众获得公共教育的知识等等。本期以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锋下情涌:出发或方向”为窗口,较系统而完整地呈现了策展过程的方方面面,亦为同行在规范性策展上提供了实例。

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锋下情涌:出发或方向

宁波美术馆馆藏宁波籍版画名家作品展

文·展览策展组

展览时间

2014年8月1日-2014年9月1日

展览地点

宁波美术馆1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

李焕民 贺慕群 俞启慧 金明华 史 一 张国琳

蒋铁峰 陈 川 柯 克 张奠宇 陈聿强 李小明

何永坤 朱维明 徐英培

策展组

策展人:宋文翔

成 员:魏惠东 陶 丹 鲍贤杰 岑佳妮 徐子现 

展览活动组委会

顾 问

陈继武(宁波市人大原副主任、宁波美术馆艺委会主任)

翁鲁敏(宁波市人大副主任、宁波市文联主席)

张松才(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邹大鸣(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

何业琦(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 任

韩利诚

副主任

孙佩梁 张维萍

委 员

于效祥 宋文翔 江宇华 黄易锋 胡 卫 乐大巍

前言

文·韩利诚

宁波美术馆在展览、收藏和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国内外宁波籍艺术家的作品。今年的展出季,我们发掘了馆藏的版画作品,并对这些版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特点,版画家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集中探索与研究,形成了《锋下情涌——馆藏宁波籍名家版画研究专辑》,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本季在展厅展示的作品为107幅,具体涉及版画家15名。这些画家以刻刀雕刻着社会、时代与人生,无论行至何处,身处何时始终怀拥理想。他们从家乡出发,炼历于江湖山川,随乡入俗,生存方式变了,绘画方式变否?嬗变有无方向?在留有深深履印的路径上,他们铭刻下怎样的悲喜与激愤?他们刀下奔涌的激情能否共鸣当下时空心灵?本展的策展人宋文翔和他的团队制定严密的策展方案,根据宁波籍版画家的生活与创作路线图,依次设定地域板块,并开掘其中的艺术史倾向,探讨风格与时空的关系。于是他们将展览的主题定为《锋下情涌·迁》。不久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馆前书记钱林祥先生来电告知评委对该题提出希望修改的建议,当时,我正于南京参加人社部的一个培训,与宋文翔几个信息往返之后已是晚10时余,我提出将“迁”改为“出发或方向”,以显示起点与终点,过程与方位,方向与定位之间的多重意构。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采纳了最终的修改。在此感谢文化部展出季评委会,感谢秘书长。一个直面大众的展览如何用清晰的语言,讲述百姓关注的故事是美术馆策展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曾几何时,策展最大的挑战已是最广大的群众。

版画是阳刚与柔美相济的艺术。“锋下情涌:出发或方向——宁波美术馆馆藏宁波籍版画名家作品展”旨在发现这种结合的学术高度、社会照度和情感契合。

韩利诚

宁波市文联主席、宁波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语

出发·方向:没有乡愁的版画家园

文·宋文翔

“锋下情涌:出发·方向——宁波美术馆馆藏宁波籍版画名家作品展”的策展意图在于:宁波出发,方向四面八方。创作这些藏品的画家都是宁波籍,他们的原点就是宁波,就像风筝一样飞向四面八方,他们在当地的生活与工作怎样影响或改变了他们的创作风格呢,这的确很符合法国艺术哲学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探讨和研究关于地域性及其文化氛围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即艺术家生活的特定环境与文化氛围,在相当程度上启蒙了艺术家,影响着其艺术取向与审美追求,直至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面貌。在笔者看来,中国有着沉实丰厚的地域文化,并同古往今来的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一个画家的创作,除了精湛的技巧、深刻的思想、艺术的磨砺,还有画家本身的经历、阅历、情感、知识、智慧等,都会体现在里面。画家创作出的作品,总是会在里面打上画家本人生活的烙印。很多温馨的东西,就是画家心灵化了的故乡。

一般来说, 在相同的地域内容易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稳定的文化群体, 而受这一地域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美术创作就会形成一定的地域相似性, 也就是形成了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事实上,地域性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美术史上出现的“画派”大多是以地域性名称冠名呈现的,可见艺术创作和地域性因素密不可分,版画也不例外。中国的版画艺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四川、江苏和黑龙江为代表的地域性发展的特征,到80年代云南版画加入后,出现了群体版画发展的旺盛态势,而进入90年代以来,地域群体性的发展才逐渐有了减弱和淡化的态势。

中国当代版画除了黑龙江版画、云南版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外,以黑白木刻为主,来表现人物题材的四川版画,以及清新淡雅、擅长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套印技法的江苏版画,都在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实,这种本土文化资源还是或多或少地带有区别于他地的地域性特征,由于共同地域,相似的题材,有组织的创作方式,造就了其别于他地的创作共性。李焕民、史一常年居住于我国西部地区,他们分别是四川版画群体和云南版画群体中的翘楚。在四川版画群体形成过程中,李焕民一直坚持从自己长期生活的地域环境本身特色出发,多次赴四川甘孜、阿坝地区乃至西藏自治区,关注当地藏族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反映社会现实,积极从本土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他的版画作品以火热的激情、强烈的色彩效果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质朴的生活方式,在歌颂藏族人民崭新生活的同时,塑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新形象。云南版画群体的“绝活”是绝版套色,这种印制方法以印痕不断的叠压,一改传统的多版套色较为单薄的面孔,超越了版画以往概念上的色彩关系的局限性,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细腻、浑厚。这种技法和中国传统版画、近代木刻以及主次版套色木刻相去甚远,它是通过技术解构的手法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新的版画图式。史一在创作的高峰期也创作了一批藏区题材的版画作品,这种黑白木刻的方式是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的血统而让他一直保持的风格。当然,史一还是脱离不了云南版画群体对他的感染,他同样创作了大量以绝版套色完成的作品,而且色彩雅丽、丰富、细腻、浑厚,融入了云南地域性的审美意识,这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思维和创作语言已经融入了云南地域性的审美意识之中,也说明了地域性群体创作风格特色对画家个体的影响力。

同样,受到居住地创作风格影响的还有许多,比如,贺慕群就是一位为了生活和艺术理想辗转台湾、巴西、西班牙,最后落脚于法国的艺术家,她在巴黎生活和创作达37年之久,其艺术风格则明显受到巴黎自由艺术之风的熏染,静物、人物是画家最常表现的题材,面包、蔬果、生活用具、劳动者、孩子、画家自己……画面简单、单纯、稚拙,充满着西式审美趣味,是明显的法兰西艺术风格。

不同于贺慕群、蒋铁峰等人多地辗转的生活经历,许多宁波籍艺术家离宁波家门口并不远,他们就待在杭州,最多也只是去了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的江南地区。由于江南一带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滋养,这里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绿柳红桃、舟船如梭……构成了其独特风韵。这是一种秀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常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名家陈聿强、俞启慧、朱维民在这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创作出平和柔美、清新婉约、诗意盎然作品。陈聿强的《柳浪闻莺》以其创新的丝网版画技术在菲林聚脂片上随意率兴地或滴流、或涂扫、或泼溅,营造出妙趣横生、凝而不滞的多层次的拙朴醇美的墨彩意境。而旅居美国的版画家徐英培在居于江西的十余年间,选取革命历史题材,切身体会井冈山的山山水水,用夸张有力的刀法和简洁概括的人物造型创作了套色木刻《井冈山斗争生活》组画,1979年在离赣赴中国美术学院任教后又先后创作了《早春》、《断桥残雪》等极富杭州气息的西湖小景。金明华的水印版画具有典型的江苏版画群体的特点,他把中国国画中的水墨技法和水性颜料引入版画,多刻少印,有印有染,极注意留白的经营和虚实处理,充分发挥水的效能,干湿浓淡相得益彰。

不过,作为艺术家生长、成长背景的宁波地域文化难道对艺术家的创作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吗?受居住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改变与同化难道是不可逆吗?其实也不尽是如此。例如,生活在西部云南的何永坤,他的《哀牢春晓》虽然表现的是地处哀牢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场景,但照样用明快清秀、活泼精致的风格笔调描绘彩云之南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其审美明显保留了家乡四明山的情韵、儒雅等文化趣味。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把这种文化趣味表象在画面上的,有许多人是潜移默化地融汇在自己的创作风格中了,更有能够多种地域趣味而化者,能够把在曾经生活过的、最能影响自己创作风格的地域文化发扬光大。比如,生活在云南的蒋铁峰抵美国后,更是将他所倡导的“云南重彩画派”带到了美国,持之以恒,受美国文化影响甚微。以《花季女孩》为例,他借鉴和运用了很多传统艺术的元素,如青铜器、漆器、民间刺绣、岩画等,这正是阳光明媚的云南少数民族风情所体现出来的趣味,线条中交织着丰富的色彩、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感。

文化是属于地域的,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相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艺术家的作品则呈现出一种文化的集合;相对异域不同的艺术作品,它又体现出一种地域文化式的独特个性。其实,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并不是艺术的本身,而是表现心灵的境界,展示纯正的美好,那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内心存在着的最完美的崇尚。宁波籍在外艺术家所追求的也正如此,在不断进行的出发与方向选择上,淡定地留在艺术家作品中的,不是迁徙之中的不安与惶惶然,而是没有乡愁的笔下家园。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学术典藏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藏品故事

锋下情涌:眷家

文·展览策展组

“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突出当代,兼顾历史”是宁波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一直紧抓的艺术品收藏和学术研究的方向。 宁波7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我馆做“宁波”牌、亮“宁波”牌的收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建馆伊始,我馆就在与中国革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全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油画展”上收藏了以全山石、胡振宇为代表的宁波籍艺术家作品,拉开了我馆“宁波”牌收藏的序幕,其后又陆续对孔仲起、童中焘等著名宁波籍中国画家实施收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零星、分散的收藏,虽可为我馆馆藏增光添彩,但对收藏体系和藏品研究并无实质性的帮助,此时对艺术家个人作品系统收藏、研究显得迫在眉睫。直至2005年8月,宁波籍国画家陈秋草首开我馆大批量作品收藏的先河,收藏其国画作品18幅;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现居江苏的宁波籍艺术家金明华先后捐赠国画、版画及版画原版作品共计180幅,数量之大,令人钦佩;2009年12月,宁波籍版画家张国琳在回乡主办“张国琳版画作品展”的开幕式上更将代表作《生死印》等30幅版画慷慨捐赠给家乡的美术馆……

在数次成功大批量收藏宁波籍艺术家作品的工作经验中,我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加强与艺术家联系沟通、增进艺术家对家乡美术馆的感情;邀请艺术家回乡办展,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在且展且藏的基础上实施对宁波籍艺术家作品的大批量收藏和研究;建立个人展览陈列厅,进行轮换展示等。

以宁波籍艺术家史一的版画收藏为例。2008年6月下旬,我馆副馆长张维萍、学术典藏部宋文翔主任、孙周三人赴云南对数名在云南工作的宁波籍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收藏意向沟通。在这次云南之行的基础上,宋文翔主任和史一教授一直保持联系,史一先生对学术典藏部提出的回乡办展览一事很感兴趣。2008年11月,经学术典藏部申报,馆领导协调,正式把史一回乡省亲版画学术邀请展列为2009年重要的展览项目之一,展出时间确定为当年12月18日到2010年1月17日。2009年10月中旬,张维萍副馆长再次联系史一,就展览和收藏的相关事宜作了双方的意见交换。史一同意免费捐赠在全国大展中获奖的5件重要作品给宁波美术馆。同年11月中旬,史一借云南文史馆组织到华东地区考察之际,专程到宁波美术馆,与宋文翔就展览、学术活动、收藏等事宜进行了磋商,达成了史一回乡省亲版画学术邀请展协议书,并在之前答应捐赠5件获奖作品的基础上再增加50件的作品捐赠。12月18日,“史一回乡省亲版画学术邀请展”及“史一版画艺术研讨座谈会”如期进行,来自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和宁波本地的版画家们欢聚一堂,参观了史一的版画展览和学术研讨,对史一在版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宁波美术馆在史一捐赠55件作品的基础上,再收藏了17件作品,加上2008年收藏的3件作品,使史一版画在宁波美术馆的馆藏作品达到了75件,为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2010年1月9日出版的《美术报》专版报道了宁波美术馆为打造宁波籍艺术家收藏与研究平台,举办“史一回乡省亲版画学术邀请展”及相关学术活动的报道,并登载了史一的版画作品及朱维明、宋文翔的评论文章。为了深化对史一创作的深度研究、巩固研究成果,宋文翔再次撰写学术评论文章《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从史一版画创作中管窥版画语言的美学内涵》,发表在《美术》杂志2011年第11期,以此表达史一先生对家乡美术馆的厚爱,并以这种学术力量来吸引更多的宁波籍艺术家对家乡美术在收藏研究上的支持。

在如此有力的宣传之后,果不其然,此后我馆对宁波籍艺术家的收藏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先后收藏了顾生岳的作品34幅、张英洪的作品27幅、蒋铁峰的作品70幅、俞启慧作品36幅、徐英培作品21幅、李焕民作品32幅等。

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在申报项目之初,我馆就宁波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初步整理,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主办“锋下情涌:出发或方向——宁波美术馆馆藏宁波籍版画名家作品展”参与本次活动。展览题为“出发或方向”正是紧紧抓牢宁波籍艺术家的出发点——宁波,他们从宁波走向了各自的居住地,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创作出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作品。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指出了地域性及其文化氛围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即艺术家生活的特定环境与文化氛围,在相当程度上启蒙了艺术家,影响着其艺术取向与审美追求,直至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面貌。这是一个有趣的理论,本次展览以艺术家各自迁徙的地域板块为主线进行学术梳理,从馆藏300余幅宁波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中精心挑选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107幅,其中宁波3幅,浙江20幅、江苏7幅、江西6幅、安徽10幅、山东8幅、云南11幅、藏区21幅以及法国19幅、美国2幅的作品,正是对这一理论的有力例证。

同时,本次展出的作品也是馆藏版画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版画种类丰富涵盖了水印木刻、水印彩拓、纸版粉印、铜版画、丝网版画、黑白木刻、油印套色等各类版画作品。不同的种类的版画表现形式也迥异,也为观者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机会。

通过梳理、分析、归纳初步在“出发或方向”的主题下,策展人以田野考察式的研究方式深化了策展主题的内涵及其外延。其撰写的《策展人语》,正是在艺术风格与地域关系的探寻上定位本次展览“出发·方向:没有乡愁的版画家园”的较好体现。其实,在当今社会艺术市场日渐兴盛、艺术品价格急剧攀升的形势下,艺术家放弃利益,选择将自己的作品藏于家乡的美术馆,奉献给家乡的人民,使这些艺术珍品成为服务于民的公共文化财富,此次策划、研究、陈列展出这些馆藏版画作品正是对宁波籍艺术家们思乡念家敬意和感谢的一种回应。

“叶落归根,情系桑梓”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每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晚年的夙愿。艺术家也是如此,在他们心里能够回乡办展或是将自己的作品藏于家乡的美术馆也是大部分在外艺术家的愿望,是思乡之情、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对家乡眷恋的寄托。

“锋下情涌:出发或方向——宁波美术馆馆藏宁波籍版画名家作品展”展出的是五彩缤纷的版画艺术,是各迁徙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更是显现宁波籍版画艺术家们埋藏在心底里那颗深厚、浓郁的眷家之心。

现场的锋下情涌

文·展览策展组

展览概述

为了巩固学术研究成果,整合藏品资源,充分发挥馆藏作品的展示、审美和教育功能,让藏品的“大众享受”得以实施,形成馆藏作品的常规展出机制,特此举办“锋下情涌:出发或方向——宁波美术馆馆藏宁波籍版画名家作品展”。

展览主题

作为艺术家生长、成长背景的地域文化对其所产生的艺术影响。

展览范围

宁波籍版画艺术家各阶段、各形式、各地域的馆藏作品

展览场地

一号展厅:面积1800平方,展线460米。

展览理念及布展实施方案

A、展示理念:

根据作品进行展示规划与设计,主导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展示设计方式,倡导传统与当代创作的互融互通。

B、布展实施方案:(图示)

⑴ 前言台a:

前言台设计形式为一张简单的版画机,以木板雕刻的形式展现文字,正上方放置一台投影仪,播放版画的动画效果,以体现传统模式下版画制作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

⑵ 展览标题b:

展览标题采用实木立体字,具有一定的厚度,体现版画历史凝重感的同时又不失简约而醒目

⑶ 装饰墙c:

墙画用版画制作工具矢量图进行装饰,普及观众对版画制作中工具、材料等的基础知识,了解版画从而喜欢版画

⑷ 主题部分体验区d:

搭制表演展示展台,主要展示版画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以及版画制作的实物,包括原板、工具等。进行教学展示的同时与观众进行互动,萌发广大群众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⑸ 主题部分地图区e:

用巨幅的地图对墙画整体的装饰,配合针对地图的设计以及灯光的装饰,告诉广大群众这个展览的主题——迁。了解宁波籍艺术家从宁波走向各个不同的地域继续从事对版画的艺术创作

⑹ 版画印刷过程图示f:

在该展区前端放置版画机,搭制展台,展示版画印刷的整个分解过程,营造和映衬此次展览的主题

⑺ 整体展线布置g:

在各个区域采用手绘水墨图的方式来体现版画艺术家在不同地域进行创作。对整个展厅展示设计上的统一但又不失各处独特亮点

⑻ 互动区h:

① 搭制印刷展台,观众可以自取百家姓的版画模子和纸张进行互动印刷

② 搭制台子,放置印刷好的版画复制品,每台子20-30张,供观众自取留念。

市民的锋下情涌

文·展览策展组

概 述

“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突出当代,兼顾历史”是宁波美术馆建馆以来收藏和学术研究的方向。 为了充分发挥馆藏作品的展示、审美和教育功能,以“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推动公共文化教育”为宗旨, 让藏品的“大众共享”得以全面实施,进一步探索馆藏作品的常年特展机制成功经验和发展方向。此次活动旨在研究学习宁波籍艺术家从宁波走向了各自的居住地,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创作出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版画作品。开展版画专题讲座、和艺术家一起看展览、参观版画家工作室、版画实践体验等富有生趣、多元化的公共教育活动,使观众从不同角度与视野享受馆藏精品的艺术魅力,更好地发挥公共美术馆的主导地位和公共教育作用。

本次展览以艺术家各自迁徙的地域板块为主线进行学术梳理,从馆藏300余幅宁波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中精心挑选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107幅,其中宁波3幅,浙江20幅、江苏7幅、江西6幅、安徽10幅、山东8幅、云南11幅、藏区21幅以及法国19幅、美国2幅的作品。同时,本次展出的作品也是馆藏版画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版画种类丰富涵盖了水印木刻、水印彩拓、纸版粉印、铜版画、丝网版画、黑白木刻、油印套色等各类版画作品。不同的种类的版画表现形式也迥异,为观者提供了欣赏空间。也给我们研究与学习宁波籍版画艺术家在外创作提供了契机。

公共教育计划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践行公共教育职能和社会服务义务的体现,旨在利用美术馆的空间和资源向公众推广当代版画艺术,增补校园教育之外的艺术知识。基于这样的缘由和初衷,美术馆走出形而上的当代艺术语境,将视线投向个体的公共意识和社会的问题现场之中,希望借艺术的力量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体验系列】一

邀请2名版画家现场版画制作与示范,教育观众版画基本创作流程。

版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对观众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他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集绘画、手工制作于一体,其灵活的构图、淳朴的用色与美感特点极为契合。通过版画的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

1、制版(立德粉与白乳胶调和,铺在版上,晾干,用先粗后细的砂纸磨平)

2、画版(将画画在版上,或先画在纸上,拿去碳粉机器复印,复印好的画铺于版上,用煤油搽与复印纸上,画就会复到版上,不用画)

3、刻板(黑白的一次性把白的部分刻掉。套色是先刻浅色,再刻深色,一步步来)

4、印版(在刻好的版上用滚筒滚上油墨,用纸覆盖版上,磨啊磨,印出来)

5、悬挂晾干

6、完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孩子的心里,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的纯净却奇异;在孩子的眼中,有一个异于成人的视角,以至于难以用我们的知识和理性去叙述。他们的创造力源自直观的感觉和体验,然而这些便是他们在自身生活中所经验到的细枝末节的视觉显现。艺术厚重深刻但又鲜活多姿的内涵能够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而孩童心中最本能的灵感亦展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帮助艺术家回溯到人之初最原本的语境,重新审视周遭。“艺术计划”同时希望借艺术之力为需要帮助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聋哑学校等弱势群体送去关怀与祝福,用刻刀与色彩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光明和能量。

【体验系列】二

在展区布景“观摩体验区”,由观众亲自体验版画的魅力与乐趣。现场以宁波“天一阁”、“鼓楼”、“宁波美术馆”等文化地标建筑,制作T恤衫、环保袋、小书签、明信片等公益活动。

画稿-刻版-印制-编辑

【讲座系列】

讲座古称“会讲”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讨方式。古代中国的私学皆沿袭“会讲”之传统,学术同仁齐聚一堂,学问佳者为师,众人向其讨教,此为“会讲”。当今发展为传媒讲座, 用现代手段开展观众与艺术家一同在三个小时之内相互切磋,共同拓展已有版画知识与认知领域。开展版画家做“版画历史与发展”主旨讲座活动,受众为艺术院校师生和版画爱好者,讲座延伸至新芝8号周枫版画工作室,实现“讲座与制作”互动。

【交流系列】

在日渐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下,馆际交流互动更为频繁,进一步扩大藏品延伸受众面,合作的方式和规模在未来都将展现出新的特点。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其传统的使命,研究出吸引更多观众的新策略,特别要不断改进展示藏品的传统方法,加强馆际交流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使美术馆公共服务延伸与共享无可取代的价值日益显现。

9月至甘肃庆阳画院做巡展。

10月至贵阳美术馆做巡展。

【时间安排】

8月1日【体验系列】一

8月10日【体验系列】二

8月20日【讲座系列】

8月25日【讲座互动】

9月-10月【交流系列】

9月至甘肃庆阳画院做巡展。

10月至贵阳美术馆做巡展。

在开展公共教育时,我馆充分地考虑到观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相关活动,结合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基地创建,鼓励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实践,使美术馆真正成为公众延伸学习、拓宽眼界的艺术空间。今后,宁波美术馆将继续贯彻“服务公众”这一宗旨,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推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社会公众对艺术文化的需求。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