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现代绘画——似水年华八人展


2024-03-29

展览时间
11月22日—12月5日(逢周一闭馆)
开幕时间
11月22日(星期四)15:00
展览地点
宁波美术馆2号厅
主办单位
宁波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宁波美术馆

序 言
今年是二零一八年。
一九七八年,《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社会各界焕发出勃勃生机。宁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周年。回顾这四十年的历程,有些人沉沦了——然而,更多的人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困顿中没有丧失信心。这是中国历史长河里值得纪念的岁月,正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所言——回顾过去,使人精神振奋!
今年,各行各业以不同的形式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主办方选择了一个小小的侧面,即从上世纪80年代宁波几位从事西画创作的青年入手,呈现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受到国际新艺术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这是一场关于上世纪80年代宁波艺术青年——现在已经是中年的老朋友的展览,这个展览是为了纪念那难忘的起自80年代的几位宁波艺术家探索与成长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年代。作为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宁波在经历了革命的风雨冲刷及后来的文革动荡之后,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的江南名城,却以一种无奈的姿态,孤独地失落在“中国铁路线的最东端”。
当时,虽然“文革”随着四人帮的倒台而结束,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界人士依然惊魂未定,在创作思维上仍然处在僵化的氛围里。然而,探索新艺术新观念与新手法的冲动,已经是一些青年艺术家私下聚会时最热衷的话题。尽管市里举办的展览依然是“红光亮”“高大全”,实际上年青人已经开始接触从狭窄渠道得到的国外新艺术资料,从而形成了一股民间的新艺术探索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在宁波市展览馆举办的各种展览上,我们从一大堆依然有“红光亮”“高大全”身影的展览作品里,偶然会遇到几个陌生的年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跟那些套路化程式化作品完全不同,看上去有很不成熟的意味——新艺术风格探索的先行者一般都是这样。面对他人的“成熟”样式,他们小心呵护自己独立的研究道路。在努力学习艺术史的同时,塑造自己的语言风格,成为他们艺术生涯里的一种自觉意识。他们的名字是:门简成、陈志光、杜刚、林绍灵、任昌久、陈峰、王大伟和胡瑾蔚。
作为宁波80年代最有活力的一群年轻画家,他们常常结伴外出,怀揣面包奔波于大城市美术馆去观摩最新的国内外画展,或集结于某个文化馆美术班与各路热爱艺术的青年畅谈新观念新手法,或在朋友家聚餐酒过数巡难以遏制青春激情而鼓盆放歌,或因观点不同意气用事通宵争辩以至于屋内烟蒂狼籍次日脸色苍白,或当有外地高人造访时呼朋引类聚谈艺术无边无际……总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大家满怀理想、爱情与艺术。他们自觉地以艺术史星空里的北斗为坐标。宁波的大街小巷留下他们或清澈或闷骚的自行车铃声。
从90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经过狂热的80年代的探索与思考,差异性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现在已经很难理清当年的差异性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每个人当他开始反观内心并倾听内心声音的时候,他必然开始了某种有意识的艺术资源的调整与组合。期间,扬弃与重新评估,是每个人不同的心路历程。门简成,90年代开始探讨油画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关联,2000年前后离别宁波前往深圳发展。他目前主要关注对象是早期中西文化碰撞的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场景。现如今他已成为深圳重要艺术家之一。林绍灵,从原来多种媒材探讨转向古老但充满灵性的水彩,并打破常人认为水彩无非闲情逸致小品的论调,常以人物组合作大题材创作,在国家展览里掠金夺银奖项多多。陈峰,在经过八十年代表现、超现实与抽象之后,转向综合媒材的视觉探索,期间的主题一再摇摆于自然宇宙运动与重塑山水精神之间,现在他往来于北京与宁波,在两个城市都有大型工作室。任昌久,早期强调绘画的观念性思想性,后来迫于生计下海经商,历经多年人间沧桑,现在又重新进入到了绘画领域并在意象绘画方面颇有建树,与陈峰一样,他也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来回穿梭于北京宁波两地。陈志光,北大荒归来的老知青,在版画油画方面很有探索精神。他后来移民去了澳大利亚,现在是当地颇有成就的摄影家和画家,他经常漫游在澳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以画家的眼光面对照相机镜头所指,他所拍摄的图片常常使人想起某些80年代关于艺术形式语言之类的争论。杜刚早年执着于海派写生,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于灰暗的苏派腔调。他后来下海经商,但项目仍然是与艺术有关,他操持一个大视觉艺术的设计公司,但仍念念不忘绘画,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设立了一个大画室,常常在众人娱乐喧闹的时间,他沉迷于绘画——油画依然是他的精神归属地。胡瑾蔚经历坎坷,早年的作品强调表现主义的那种意味,对艺术对人生的思索充溢着她那些风格强烈的画作,后来她移民去了美国,并在达拉斯城重新开始绘画。现在她是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王大伟原先从事视觉设计,后对宁波色彩现象进行持续考察和研究,分析宁波地域色彩的起源,他以古巷为切入点进行实验性绘画,于此同时,对城市的色彩痕象进行长期跟踪观察,探索绘画中的潜意识现象。
今天,当大家再次聚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各自东西,人生历程不同,但聊得最多的还是绘画。尽管不再有当年那种谁与争锋的豪迈,但毕竟在中年人貌似温文尔雅的谦虚礼让的缝隙里,偶尔还可听见来自时光隧道的匣中宝剑的锵然之声。
三十多年过去,从为人子到成家立业,从一个步履杂乱的艺术青年到自具风格的艺术家,他们已经成熟。是时候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做一个展览了!
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在一个非中心城市的生长与伸展的轨迹或案例。比如说,这些参展画家早年基本都是半业余状态,但是三十多年过去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自由职业化,如陈峰、门简成、任昌久;还有就是专业化,如林绍灵、王大伟;更有跨界后回归的,如陈志光、杜刚、胡瑾蔚。除此之外,这些画家更有一种伸展性——离开宁波在更广大的空间里求发展,比如陈峰、陈志光、门简成、任昌久、胡瑾蔚,他们分别在北京、深圳、澳洲悉尼与美国达拉斯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生活。
通过这个展览,主办方希望探索寻求像宁波这样一个非中心却又很重要的江南名城,在建设当代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亮点,发现一群足以代表宁波本地现代艺术的艺术家,并将他们这四十年来艺术创作的心路,完整地呈现出来。
是为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