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国当代策展机制转型的契机


2024-04-20

高天民

  中国当代展览机制的变革起始于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这不仅打破了旧有艺术体制和观念,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展示方式创造了新的空间。随着这种新的空间的开拓,以往的展览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新艺术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变革的促动下,以往那种只有官方才能举办展览,而且是以严格的意识形态支配展览的权力意志不得不让位更加灵活的民间方式,使集体和个人都具有了举办展览的权力。这样,无论是展览的丰富性、灵活性、还是学术性、操作方式和数量上都大大区别于以前,形成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多地并存的时代。

  反过来,展览机制服的变革,也反映并推动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丰富和多样。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但是, 这种展览机制本身如今也面临着新的问题:1、展览方式的模式化无疑,新的展览方式已走出旧展览机制的桎梏,形成批评家、学术主题、参展者和宣传四方互动的良性循性。但随着这种方式的普及,"开幕式--展览--画册--研讨会"的固定模式逐步形成。在这种模式下,展览成了一种样式的填充,似乎只要填入对应的内容,一个展览便完成了,甚至连艺术博览会这种主要面对市场的经济行为,也都沿用这种模式。虽说这种模式目前仍具有相当活力,但随着新的艺术观念、样式、尤其是新的艺术情境的出现,探索新的具有更大适应力的展览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2、学术主题的非主题化学术主持人确定展览的学术主题,并以此定性展览、选择相应的参展者,是当前学术展览的基本特征,由此产生了许多出色的展览,它们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学术主题的非主题化:一方面许多展览的学术主题本身缺乏学术上的针对性,甚至自相矛盾。这不仅反映了展览的模式化问题,也造成了艺术家的投机意识(只要是展览就参加)和学术意识的模糊(不明确自己的学术定位)。应该说,不同主题的展览只适应于不同艺术倾向的艺术家,所以,不同主题的展览和艺术家之间都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3、学术视野的囿限新的展览机制是在变革观念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展中逐步形成的,它适应了新的创作现实的需要,推动和深化了国内的艺术探索。但随着新的艺术情境文化现实的形成,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机制在学术视野上的局限性。这里既指操作方式的局限,也包括学术主题的局限。这种局限不仅限制了我们在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中更准确和清醒地去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而且也不利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出和对外交流。因此,展览本身和学术意识的国际化定位势在必行。

  我在这里讨论这种展览机制所面临的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全球化的挑战。尽管这种展览机制已具有国际化的性质,并且与中国当代现实密切相关,但它毕竟更多地与现代主义相联系。尤其是全球化的现实已把新的艺术情境和文化现实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得不从深层上去思考和探索新的展览方式和展览策略,实现展览机制的转型。在我看来,这种展览机制的性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展览模式和学术意识的国际化定位,一是展览的策划性。前者已如上简述,后者则更多体现展览的学术主导性和操作性。所以,以"策展"一词取代"展览"就更恰当。因为在全球化的文化现实中,世界一体不仅使一切展览不再是被动的现象罗列,而且使展览本身成为各文明体文化生存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生存既关乎现实也关乎未来。因此,展览的策划一方面体现了策展人的学术倾向,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该文明体呈现给世界的文化定位和文化选择。由于全球化对本土声音的遮蔽和去蔽,以及对差异性的认同和指认的交替产生都带有很强的策略性,这种定位和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策展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有识者所认识到的,当今世界的艺术既是学术问题,也是一种文化道路,这种道路不是别人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和选择,中国当代策展机制的转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面,这需要我们做多层面的探索,全球化为这种转型提供了可能。

  需顺便指出的是,策展不仅是学术行为,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我们如何看待当代艺术,如何应对现实挑战的文化意识的体现。虽然我们可以有各种应对策略,但全球化意识对策展人来说是首要的。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