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美术馆于200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设计之初,沿甬江一侧的青砖外墙上点缀有十余处大小不一的壁窟,灵感来源于“敦煌片断”。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馆方有意将这些壁窟开辟为展示雕塑作品的载体,设计师后来也特别强化了壁窟的展示功能。至于将展示哪些题材的作品,当时有过许多争论,存在不同看法,但最终各方意见在争论中趋于统一。
宁波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美术馆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之一,是公众的精神文化家园,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众美育等使命。另外,宁波美术馆坐落在老外滩,为原宁波港客运大楼(俗称轮船码头)旧址,场馆建筑风格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它理应成为展示宁波海洋文化、浙东文化、藏书文化和商帮文化等的窗口。
因此,馆方在征求多方意见后,决定在这些壁窟中展示一批辨识度高、最能反映宁波历史文化的考古出土雕刻艺术品,时间跨度起自河姆渡时期直至现代,形式上则不拘于人物、动物、装饰等。这一工作后来由宁波画家、雕塑家毛国富先生领衔,完成了全部作品的设计制作。
最终呈现出来的,如大家所见,均为宁波考古出土雕刻艺术品的复制件,其中多数进行了放大,像河姆渡时期的《连体双鸟太阳纹象牙雕》、南宋时期的《文臣石刻》等。这些雕塑作为宁波美术馆建筑环境的构成元素,作永久陈列,为美术馆建筑,也为老外滩街区增添了文韵风景,让大家深切感受宁波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