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期 总第10期 PART 2


2024-04-23
美术馆学 打造“百年美术馆”的战略思考(一) □ 韩利诚   宁波美术馆是一个建馆才四年的美术专题博物馆,肩负着艺术展览、艺术收藏、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的重任。从历史角度看,它是时间的收藏馆,是文献中艺术品的收藏馆,也是艺术生命的收藏馆。因此,美术馆的各项职能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与历炼,才能走向成熟、博大和辉煌。有鉴于此,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深刻领会国家文化部新近所颁的中国国家重点美术馆评价标准,及早谋略,对本馆重大发展事项作蓝图式勾画,提供长期发展目标框架,少走管理弯路,显得尤为重要。打造“百年美术馆”的构想,因此而生。 一、打造“百年美术馆”的展览涵义   美术馆举办的各种展览必须讲究计划性,其计划既有短期的,又有中长期的,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这里必须从概本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展览原则,一是策展理念。展览原则,因馆而定。但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全面执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一旦这个原则被确定下来,就不能是朝令夕改。自然,它是具有策展过程的可操作的灵活性和尽可能的最大社会效益。宁波美术馆的展览原则是“学术性与民间性相结合、专业性与业余性相结合、国际性与地域性相结合”,即“三结合”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策展人遵循。策展人在策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将一定量与一定质的学术展览与民间繁衍、发展的各类特色艺术一并谋划,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予以相当比重的展示或陈列。在规定的一个计划期内(一般以一年为一个起点的计划期),同时要考虑给专业艺术工作者、职业艺术家作品展示的机会,又要考虑给广大业余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作品展示的机会,以及所展画家、艺术工作者的艺术风格及区域特性。不能只囿于本地,必须解放思想,多方突进,省内省外、国内国外,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都应是策划范围。“三原则”一开始就给策展人提出了一个与本馆宗旨相一致的策展定位。严格的执行,势必丰满宗旨的完整性,给概念性的宗旨以血与肉。本馆自2006年提出“三原则”以来,年度展览安排都较为严格的自觉遵循。使高端专业性、学术性展览与本地的或民间的、或业余的艺术家作品相互纷呈。如潘公凯、励国仪的作品展、梁平波先生的展览、肖峰、宋韧作品展、蒋铁峰油画展、徐建融学术艺术展、宋文治艺术展、庞薰琹艺术展、刘海粟作品展、郎静山摄影作品展、安正中绘画艺术展、曹力个展、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文本、十六~十八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油画展、俄罗斯当代油画展、鲁林和达利雕塑展、古特罗夫作品展、韩国金善球雕塑展、伦勃朗铜版画展、马克斯•理查尔展、美国当代艺术三人展、奥玛尔•嘉里展巡回展、伊朗女画家古寂油画展、明姬大幅写生画展……以及浦江美术馆藏吴茀之、张书旂作品展、深圳美术馆藏品展、福建省美术馆馆藏品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藏品展。本地的,如宁波市中国画提名展、宁波当代艺术十人展、宁波老干部书画展、宁波市中青年美书摄作品展、宁波当代陶艺展、宁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少儿书画展、谢才华民间剪纸艺术展,甬式起居文化展等等。每年展览50—56场,展览艺术品种,从国、油、版、雕到书法、摄影、装置、岩画、陶艺、瓷玉器等10余类。为各阶层、各类别、各年龄段市民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大餐,使全体市民每年都可在美术馆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时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服务机构“为民、兴民”的“大众共享”思想,受到广大受众和艺术家的肯定。   策展理念,是策展目的、预期效果、实施计划(包括展览方式、手段)等一揽子思想和展览表达(或称展览语言)。它与展览原则相辅相成,但属不同概念。它的核心是给受众以全方位的最佳艺术服务。它要求策展人坚持展览原则但务必创新,要求策展人具备不断创新能力。而创新最急需的是策展人所要具有的哲学思想、文化修养和营销能力。如果策展人没有哲学思想或对哲学思想、哲学思潮不甚了解,对策展对象的艺术格调、文化含量和本区域本国度文化基调把握不准或“漆黑一团”,那是根本担当不了策展重任的。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创作,艺术品又反映艺术家的艺术哲学;同样,文化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品又反过来折射艺术家对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思想和文化是艺术发展的内驱力。策展人的营销力,是指将策划的展览视作自己生产的作品、商品,创造性的加以推销的度。策展人的推销是一套完整理念的推销。需要策展人抓住各种机遇、利用企业优秀营销员、经理人的手段积极推广自己的策展品。而这方面,就要求策展人有较为广阔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宣传策动的资源、兴趣、能力。   我国美术馆发展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与世界接轨的日子也不算短。目前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创造美术馆自有文化的问题。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博物馆,还应是文化博览馆。美术教育家、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教授曾对本馆发展作出过适时举办“形象文化”展览,为高端企业搭建形象展示平台的建议。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馆活动——国际美术馆长论坛上,曾呼吁美术馆界重视创造“美术馆文化”。他说各类新闻发布会美术馆可以引进,影视首发、首播式美术馆可引进。现在有许许多多的文化活动放在宾馆里,这是给美术馆界的一个警钟,也是一个应当深思的问题。两位专家的观点南北呼应、一脉相承。美术馆引进文化活动,多多少少都有探索,广东馆的轿车展,本馆的丰田车展和佳能相机新产品发布会……。但从全国范围以及一个馆的比重份量来看,是远远不够形成文化氛围的。艺术是文化,艺术之外的大文化,我们美术馆要去做。但这里的关键必须对美术馆进行形象策画与社会推销。这也是策展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策展人要会“营销术”,要懂MBA。   可见,策展人策展理念的形成非一朝一日之功。我们仍要从长计议,悉心培养自己的策展人。只有当成熟的策展人出现,真正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流艺术展览和多种风格的艺术流派作品,特别是当下的艺术实验才可能成为全民视觉大宴的桌上佳肴。短期、中长期的计划才会有条不紊的一一展开。在此,我们必须强调对艺术实验的关注。从计划的时间性和艺术发展规律来看,艺术实验是一种着眼于中长期或未来式的展示。它的当下可能不拥有掌声,也不希冀有较广的受众,但美术馆绝对不能漠视。它可能成为艺术发展的主流,未来艺术的主流。这种实验,哪怕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应责无旁贷大大方方地提供给展示平台,这是美术馆成为经典的炼历,也是打造“百年美术馆”的职责。 (未完待续)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馆长) 名家访谈 表达内心的审美追求——沈行工访谈 访谈时间:2009年2月17日 地点:沈行工老师寓所 采访人:陶丹   沈行工,194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6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1年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作品参加第六、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第一、二届中国油画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及私人收藏。先后出版《沈行工画集》、《沈行工油画集》、《沈行工油画作品选》、《抒写审美感悟》、《中国油画名家•沈行工》等。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陶丹(以下简称陶):沈老师,您好!听说您出身于宁波,是宁波市区人,由于家庭原因您仅于儿童时代在宁波生活了短暂的几年。几年前您回过一次宁波,那么在您的印象中宁波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   沈行工(以下简称沈):儿童时期对宁波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前几年重新回到宁波,我感到非常高兴。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海滨城市,我感觉它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越来越繁荣。现在宁波不仅经济发展很快,市容的建设也越来越漂亮了。如果说宁波在文化建设方面能够有更好发展,那就更令人向往了。   陶:现在美术领域的发展很快,高考选择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很多。但是学生选择学习美术时可能并不是由于自己对美术喜爱,仅仅只是因为它是进入大学的一个捷径。您在选择美术道路是何缘由呢?您的选择与您生长的家庭环境有没有一些联系呢?   沈:我选择画画与我的家庭是有一定联系的。我的祖辈在我幼年时从宁波迁到上海,到了父亲这辈,由于工作的原因,父亲又带领我们一家迁到了江苏南通。我母亲年青的时候,曾在上海教会学校学习过一点西洋美术,所以我在儿童时代曾看到过母亲的画。估计这种影响应该是我喜欢上绘画最早的因素。在小学、初中时,我一直很喜欢美术,所以初中毕业以后,我就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学习绘画是我从小的一个愿望。喜欢画画,这是一种出自于内心的兴趣。在我的印象中,其实我当时各方面功课的成绩都不差,如果选择学习其他的专业应该也是可以的,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兴趣爱好所致。   陶:您的艺术道路开始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随后您进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进行学习,1978年您又再回南京艺术学院攻读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在您的求学道路中您一定碰到了不少对您的艺术有着重要影响的老师。而且在绘画领域中,师承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您的研究生导师苏天赐老师,对您的艺术道路,存在着哪些影响呢?   沈:我在南京艺术学院从附中到本科学习了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南通市文化局的创作办公室工作,一直从事美术创作和群众美术辅导工作。在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之后,我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之所以重回南艺报考研究生,一方面是自己一直希望能有在油画艺术上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此前时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的谢海燕先生曾问过我可否回南艺工作,而当时南通创作办公室的领导却不希望我离开,于是后来就决定报考研究生。   1978年我重新回到南艺,研究生导师就是苏天赐老师。苏天赐先生是一位著名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在中国油画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