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美术馆馆刊2010年第1期总第14期 PART 1


2010-05-07

学术专题 城市山水画的那些事儿……[/b] 编者按:   “城市”与“山水”反映了人类社会进程中反差极大的两个时代,即“田园山水”时代与“都市化”时代。自工业社会以来,城市正以几倍甚至几十倍于之前的发展速度迅猛扩张着,在由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向过程中,不仅改变了自然景观也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思想观念,在“都市化”的今天,传统山水画中“林泉高致”的理想境界,已成为生活在钢筋水泥中浑噩生息的人们“画饼充饥”式的怀旧与向往。不管我们对日益扩张的城市持以何种态度,它已不可回避地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于是涌现出以城市建筑为题材的“城市山水画”。   然而,山水画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很明晰的图式,“城市山水画”能否将现代化的水泥森林与传统中国画中文人墨客寄寓情思的山水并置?传统的媒材能否表现城市形象的同时承载“都市化”背景下个人精神生活中强烈的心理冲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深圳画院,根据水墨画发展的现状,反思时代脉搏的把握与水墨艺术的现代转型,率先提出了“城市山水画”这一新课题。画家们或以寻梦的方式表达都市人对自然的依恋情感,延续传统文脉;或体悟着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变异的造型,大胆的色彩和狂放的笔触,表达画家梦魇般的城市心象;或以意味深长的图像,隐喻高科技发展下人性与自然性的丧失,揭示都市人内心不被感知的盲点,谋求水墨性绘画对当代观念问题的表述。“城市山水画”已成为当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家们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精神和人性,拓展新的文化视野。但是,在当代艺术中城市山水究竟如何界定?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个题材?对这个提法如何认识?在新的题材下,如何看待体现在作品中的气韵和所处的艺术时代?等等思考仍在继续   本次“印象•都市——当代城市山水画提名展”展出了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9位艺术家近百件作品,让观众对处于不断探索中的艺术新课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虽然我们无法全面系统地展示十几年来“城市山水画”的成果,但他们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传统文脉、探索精神以及艺术取向足已让我们体味到“都市化”过程中人的精神力量和不同的人性感知,引发我们对“都市化”背景下本土艺术的当下方式发展可能性更为深刻的思考。   1月28、29日,策展人宋珮、《美术报》副总编王平老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惠东博士,以及王秋童、宋玉明、樊枫、聂危谷、乔圆、邹明等多位参展艺术家齐聚宁波美术馆,借此机会,我刊编辑人员组织了本次座谈及针对性的访谈。通过对这两种交流形式的整理、归纳与统编,充分凸现宁波美术馆策划此展的目的与意义并由此呈现学术平台上的各种主张和观点,让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灵感和认识,从而推动城市山水画这一艺术形式的探索力度,扩大观众对城市山水画的关注、认知和共识。 PART Ⅰ 策展人眼中的“城市山水” 编 者:在“城市山水”中,我觉得“城市”和“山水”是两个相互抵触的名词,您是怎么理解的? 宋 珮:“城市山水”作为一个概念,要去深究它,把它的含义割裂开来,进行逐一理解,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山水面积在不断缩小。而这个概念刚提出时,城市与自然还是有结合之处,是有一定的联系。与现在不同,到处开山填海。即便是现在,我觉得也不能够将之看作是矛盾的两方面。尽管是高楼林立,但景观、绿化(自然的也好,人造自然也罢)仍然存在,而且大家也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所以,我的那篇《“城市”“山水”画》在结尾就提到,希望城市最终与山水融为一体,这才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环境。我一直沿用了城市山水的概念,就是希望两者能相互交融,而不是彼此分割独立。   另外,“城市山水”这个话题是有延续性的,以后必定会有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它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编 者:“水墨山水”是中国的传统,“现代城市”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城市山水”如何解决或者调节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二者在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宋 珮:这次展览中有很多艺术家,包括樊馆长,所创作的题材不乏反映国外城市情况的,但是看他的作品绝对能感觉到是出自东方艺术家之手,这种味道西方画家是表现不出来的。中国画,或者水墨画本身所用的材质、技法,就有中国人的特色。用中国人的审美去看国外的城市,与西方当地艺术家的审美取向自然会出现一些差异。这里更多蕴含的是东方艺术家怎么看世界,而不是世界或者西方人怎么看我们。当然,我觉得当下我们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了西方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方式的影响,并反映在绘画作品中。但是作为真正独立的艺术家,肯定会站在自己本土文化的立场上去看待其他的文化,他所表现出的情感与作品的最后呈现肯定是带有他个人的绘画语言以及审美趣味,因而有他自己的独特性。 编 者:宋老师,现在有些评论家认为,将当今的“城市山水”称之为中国山水画是十分牵强的,因为无论从题材、笔墨、意境等各方面“城市山水”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您是如何看的? 宋 珮:我对“城市山水画”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为此次展览而出版的画册《印象•都市》中也有提及,我不认为它现在能用一个确切的定义进行概括,因为从它最初被提及时就不是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其实中国画也同样存在着一个“概念模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中国画还是城市山水画都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来理解。“城市山水画”这个提法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题材发生了变化,可能仅仅是当初某个人灵机一动提出的说法而已,并不能把它归为某一画种。因为在当下,不论是画人物、山水、花鸟,或是做现代的装置,都不需要去刻意追究它属于哪个范畴。我觉得概念并不重要,界定概念本身就像一根“锁链”把自己的想象力锁住,其实,“城市山水画”这个概念的提出更像是一个“引子”——引出一个话题。 编 者:我发现展出的作品画的都是夜景、雨中街道等,如王秋童老师的《夜香港》、《维多利亚港》,宋玉明老师的《湘江夜色》、《雨中的深南大道》,董小明老师的《雨中的哥本哈根》,即便是画的晴天,也总是多云的晴天,给人以云雾缭绕的感觉。是否只有通过雾、水、云、光等具有漫散性天气特征,才能将中国画所特有的水墨效果融入进去呢? 宋 珮:我觉得并不完全是这种情况。像这几位艺术家所代表的那一代人,他们对高楼大厦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特别具有“标志性”,它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社会形态,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而我们年轻一代因为对其习以为常,不认为那些建筑有任何特别的地方。像这次展览唯一的80后画家乔圆,她的作品就完全脱离了高楼大厦。在她看来,鳞次栉比的高楼已经不是时代特有的、稀奇的东西了,她的视角就会发生转变。   另外,刚才你提到是否一定要用灰调子才能加以表现的问题,这个也不尽然。像宋玉明《雨中的深南大道》,其实这是他早期创作的“城市山水画”,所以沿用的传统手法会较多一点,而同是在展厅里展出的、他近期创作的反映国外城市的作品,你会发现,颜色都是很明快、亮丽的。风格是处在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并不是只有灰调子,只有云雾缭绕的效果才能反映都市题材,只是他们从传统山水转入现代城市,必定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我相信,随着观念的解放、理解的进一步深入,在之后的创作中,肯定又会有新的、不同的语言产生。   本次展览由于选取的是某一个时间段的作品,时间跨度不大,多是一些画家早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跟现在(创作)的风格、面貌截然不同。 编 者:中国画强调“气韵生动”,也就是所谓的“神韵”,但是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古时的高山流水,而是高楼大厦。这种“神韵”与古时的“神韵”有何不同?城市山水的“神韵”是什么呢? 宋 珮:神韵,换句话说,就是描述当下的心境或者心态。有没有神韵?就是看是否表现了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它(神韵)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的。像古人的神韵可能是悠然自得这样一种心态;而到了现代,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态、价值观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改变。我们不能将“神韵”这种审美特质仅仅归属于古代的那种悠闲自得,并要求现代人继续去表现古人趣味下的这种神韵,因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毕竟与古代是迥异的。所谓能否表现出神韵,其实就是看他的作品能不能反映当下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如果说现在的画反映古代的神韵,我个人认为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编 者:山水画在画家心目中已经形成一个定式,觉得山水画就应该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那么对于“城市山水画”,为何我们非要局限于去表现高楼大厦,何不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表现从古至今的山山水水?我觉得会更有意义。 宋 珮:这是肯定的,我觉得从这次展览中创作选取的题材上,也多少能看出些端倪。这次我选择的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影响了他们对于题材的选择,他们选取了高楼大厦,选择了建筑本身,而没有关注到现代城市的其它方面。相反,当下的年轻人他们的角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在这次展览当中,我没有把他们纳入进来,其中只有一个80后的。我还是希望在展览上能有个延伸,在今后其它的展览里,会以当下年轻的艺术家为主,他们的题材与角度肯定与这一批是不一样的。刚才我也提到了,这批艺术家选取的题材是鉴于特殊的时代性,因为这个时代最明显的变化就体现在城市这些高楼上,他们之所以采用这个题材,也是和当下的时代变化以及自身的经历相吻合的:他们觉得城市很神奇,以前住的是四合院、平房,现在住的是高楼,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更是一段历史。而我所接触过的当下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