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潘公凯、励国仪、朱仁民特展


2008-10-09
前 言 流淌着宁波精神的三江流域,不仅是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起泊地。数千年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聚集的不仅仅是勤劳、精明的宁波帮商人与繁荣的商贸氛围,更积淀了丰厚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由无数人文思想学者、旷世书画名家组成源远流长且浩瀚的文脉。 顺着这股文脉仰望璀璨的星空,潘天寿无疑是近百年以来宁波籍艺术家们的一面旗帜,他以“一味霸捍”的人格和学术精神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不仅以杰出的艺术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传统,借古开今,对现代画坛影响深远,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还以“有常必有变”的创作思想影响着后代,形成了画风沉雄奇险,笔墨苍古高华,构图出奇制胜的家学艺脉。其画大气磅礴,具有慑人的力量感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四大家”。 受文脉与家学艺脉的熏陶,如今的潘家后人继承和发扬了家学与绘画艺术,把潘天寿在现代中国画的探索与贡献继续深入和拓展,形成了以潘公凯、古仪、朱仁民为基本面的第二代潘氏画风。 潘公凯强调 “格调”、强调笔法与墨法的关系,既继承了其父亲在中国画作品中对于笔墨和构成的研究,又对中国画如何体现现代性作了突破性的实验和探索。在他的作品中,借用当代构成,用笔触对画面的大的分切,把画面的空间与笔触、墨色的渗化、挥运习惯所带来的细部形状等融合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整体,形成了强烈的画面视觉冲击感。他曾任中国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院长,在艺术管理、美术教育、中国画、书法、版画、装置和设计等多个领域均有杰出的成就。 古仪,原名励国仪,潘公凯的爱人,杭州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古仪的绘画创作构思宽阔多样,绘画风格清丽、典雅。她在认真研习中国唐代、宋代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写意画的水墨韵味,运用水与色的渗化交流,通过工笔与写意两种风格把人物和背景融为一体,使传统的中国画显出了生动活泼的新意。同时,她亦注意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画面构成的处理手法,使她的作品在东方特有的诗意中显现出现代的审美意念。 朱仁民则从四岁起就开始在外公潘天寿身边学习,深厚的家学渊源给他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潘天寿身上那股文人式的硬气和韧性品格无疑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曾获得过陆俨少先生“将门虎子、潘老遗风”的称赞,还获得过1979年全国美展的铜奖,大家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中展示的《千里饿殍图》即为他的作品。他的艺术创作,将西方的光感、层次随机自然揉合在传统的笔墨语言之中,将大海、生活、艺术的感悟,严严实实地凝滞在如诗如梦的禅境里面,他的书法、诗词、感情舒放,无拘无束,洋洋洒洒地奔泻出他的生活经历、艺术气质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是文脉与家脉,让他们踏上了艺术之路;是梦想与不懈,让他们成就了艺术的永恒。固然,逝者已斯,继者图强,然而其艺术精神却永不磨灭,撼然人间,且文脉与家脉的渊源依然在延续、传承和光大••••••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