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视线 37 PART 3


2024-04-20

诗性人生——王善珏艺术研讨会

时 间:2016年7月8日14:00 —17:00

地 点:宁波美术馆会议室

主持人:潘耀昌

陶音(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主任):

感谢大家的光临。首先我介绍下我们的学术主持潘耀昌老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史论家。同时感谢众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嘉宾和领导的莅临。他们是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会长宋建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高法根先生,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毕学锋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陈守义教授、郑巨欣教授,以及朱伟教授、钱麒儿教授。还有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王卫东先生。

南通是王老师的第二故乡,所以也有从南通远道而来的领导嘉宾。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侯德剑先生,南通群众艺术馆馆长丁壮先生。来自宁波这边的领导有原宁波市人大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市文联主席,宁波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主任陈继武先生,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油画家韩培生,浙江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宁波美术家协会主席孙佩梁,宁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沁、邬国宝。还有宁波美术馆副馆长张维萍女士。中国美术学院的赵辉老师看到我们文献展,也希望与王老师在文献收藏方面进行交流。

上午我们一直在惊叹,王老师从1978年到退休至今漫长的学术之路,以及教学改革上亲力亲为地一些探索。那么现在让我们将它丰富起来。时间紧张,我就把话筒交给今天的学术主持潘耀昌老师。

潘耀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史论家):

谢谢各位朋友。王善珏教授这次艺术展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她的艺术创作,一部分是有关她的文献:她从入学到退休后创作的一段文献。现在国内的展览当中,对文献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记得中国美院杨参军组织的吴冠中展览,其中的文献和批评部分引起众多的关注,大部分观众都集中到那儿。这说明现在观众的要求提高了——除了看作品之外,还想对艺术家有更多了解。

这次展览展出了不少王老师的绘画创作。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跨界的艺术家。这个跨界不仅仅是艺术创作和设计两方面的交融,同时也是绘画各种门类,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的综合。这是这场展览的重要看点。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设计艺术教育里手绘的作用。从包豪斯时代开始,我们看到很多纯艺术家加盟了设计的教育,推动了“包豪斯”向前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到了今天数码技术的时代,我们需要再讨论手绘的意义,因为现在很多美术学院的学生都不画画了。一次,我在巴黎美术学院的讲座上,有二十六位研究生参与其中,全都熟练操作电脑,只有一位是做版画的。我们摆了很多艺术用具让他们实践,结果发现画得都不好。在设计教育当中,手绘积淀了千万年的历史,它是一种文化积淀。不是说一个掌握了现代技术的人就能够做好艺术,而手绘在这里究竟有何作用,它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通过王善珏老师这次展览,我们能从中看到她的经历,她的绘画创作,还有现代观念,这些怎样对她的设计艺术产生巨大推动,进而影响她的设计项目。

所以,我想通过我们上午的展览以及今天的研讨,通过对王老师的作品以及她走过的整个历程探讨,来反思王老师这样特殊的个人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今天下午我们开会的时间比较紧凑,中午大家也没有休息,我也不多说。宋建明先生因为一会儿有事,需要提前离场,就请他开场吧。

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

在老师的研讨会上,我们这些学生天生就有一份忐忑。1979年,王老师第一次给我上课。那堂课的内容是手帕设计。手帕只是一个载体,主要学习的是花卉写生和表达,再将其转嫁到另一个应用载体之上。后来还学习了印花工艺,还有套色和一系列相关的知识。今天的我虽远离了这个专业,但是她的“这口奶”对我来说受益终生。以前跟着王老师学习的时候做的都是细活,丝绸、面料、麻、皮、染全都是细活还有刺绣,所有女红的事情我都会。但是今天,我已经变异成了干粗活的人,都是转、瓦、石头,因为我做的是城市色彩规划。染织学的那一份动手功夫,就是刚才潘教授所说的手绘,还有长期实践留给我的是特殊的眼力和思维模式,这些对我今天做控制城市版块方面有诸多受益。

王老师展览的两个板块——文献展和作品展。在文献展中,除了王老师的平生阅历:从图案-面料-到服装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由一个东西牵引着的,这就是她国美之路上的内核——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动笔造境。通过这个展览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在国美之路里,包括王老师所受到的教育,也是同样是尊重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反映到具体实践就是写生。关于国美的写生,我上过王老师的课,也了解过整个教学系统对于整个“写”与“生”关系的阐述,了解怎么从自然物转换成生动画面营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王老师的创作过程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具体的呈现就是她的图案。王老师以图案为抓手演绎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纺织品的部分,第二个部分是服饰的部分。从服饰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动态和静态的关联。纵观中国近代的服装史,在八十年代的中期,有一个绚丽的亮点——挂历。当年最牛的作品就是上月份牌、挂历,这是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她还走了国际上最重要的秀,这说明当年业界对她这种学术和实验的肯定,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状态肯定和“绘饰”有关系。绘饰里的图案应该是不择手段地制造画面感。

关于“不择手段”其实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梳理,大概是三个板块。这是作为学生重塑您当年的教学。一是写实类绘画,第二是写意,第三是抽象,自由表达。这些对学设计的来说穿梭自如,但反观当年在绘画专业,这种变化就太困难了。一味固守,画抽象也满头大汗,有激情缺办法。而设计不一样,设计里的方法特别多。它可以借助工艺的,借助空间的,借助破坏性的重构……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常态,而在绘画专业那边就叫革命性。所以说在王老师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验里,她在这方面如鱼得水,自如畅快。当她的图饰与应用脱离开来,回到作为艺术家的表达时,则是绘饰的诗意盈溢。

当然,王老师还有个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她有位非等闲的家属——陈守义老师。他是我们学校综合绘画专业的,他创造了这个绘画专业。我作学生的时候,常去他们家中拜访,看到他们经常开研讨会,王老师说一段,陈老师说一段,热闹之极。这个时候,我相信陈老师是从王老师的设计思想中得到了很多启示,而王老师则从陈老师的绘画中获得很多灵感。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陈老师的艺术,从写实一路放到没形象了。最近,他绕了一大圈,他又回来了,而且回得非常……画味很浓。

今天我们来解读王老师的作品,她作品的诗性建立在崇尚自然,有着浓郁的写生意味。由于染织专业织花的要求,对绘画花卉的表达只能算是基本功而已。也就是说,通过平面的几套色能够把层次充分表达出来。今天王老师的水墨画中这点都有惯性的表现。比如她的紫藤,比如她香蕉前面的那些花,还有她彩色的那部分画。她对这种花卉结构的把握和转型成水墨的变化,无不反映出这点。这是我看到第一个特征。这种特征,在与同类的绘画,国画相比较时候,它有一种语势。

第二个特征就是她画中平面结构。由于染织出生的人非常讲究折枝和编排,如何使得大幅面上,随意裁剪都没有道痕,这种天生就有的构图意向和意识,在王老师的画面建构里得到充分体现。细腻的叙述和画面结构性的建构也是她的一个特点。

然后,是她色彩表达。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这让我看到她对于整个绘画语言的把控。从王老师今天的五十余件绘画作品当中我可以看到三种的表述方式。第一种表述方式就是彩绘花卉。它西洋不西洋,中国画不中国画,图案不图案,绘画不绘画,有绘画的西洋特征又有中国画的表达,这种东西出自图案,出自王老师特殊的审美感受。这是一种表达,尽管这种画面很少,但王老师功夫娴熟,定然是长期实践的结果。第二种表述是庭院花鸟。庭院花鸟中,她都有石头和大植物的建构,然后再对照细小的,小动物、小昆虫穿插。这种绘画里,我看到有两个趋势在悄悄地移动——纯水墨和彩墨。第三个是我个人特别欣赏的表述,它形成了王善珏艺术里比较清晰的思路——墨石。从石头转到了大写意的状态,再从大写意出发拉回到庭院式的表达。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到王老师在国美的百花园之中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特征——从图案出发。其实她学的时候从绘画入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创作是从图案启程。在她退休以后的创作中——尽管她以前也在画,但真正大规模的创作是在她退休之后——从图案出发。然后,再来叙述。我个人认为在学术上可以叫做反刍,把以前想要的,却受制于工作的愿望,在现在完全自由状态的下,一步一步完成过去心里的愿望,将其一张一张给画出来了。这反映了王老师,也就是我们老师这一代人的特色和他们的追求,有着清晰的时代特征。

主持人:

刚才宋教授对王老师的一生所做的业绩做了一次非常好地解说,特别是对她绘画作品的分析我深有感触,非常动人。下面由陈守义老师代金鉴才教授宣读他的发言。

金鉴才(中国画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杭州国画院院长):

真正的艺术总是诉诸于情感和心灵的创造。画家总习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选择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于是作品被艺术家酿成性情之作。中国画家当然不能例外。艺术的世界是明心见性,情感的抒发,心志之外发。这是常理,也是共识。于是这笔下的鸟语花香,月映万川,必然要是心性的流露,真情的宣泄。

王善珏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并不局限于她对绘画或者设计的视角选择,她有一个远方童年的记忆。1943年她父母生下她,便奔赴新四军前线,把她寄养在乡间。那是她幼年的乐土,浸着她心里的故乡。童年的记忆从未远去。在田头河边的生活里,有艰辛、有感伤,更有幼稚,有纯真和浪漫。在她笔下留下的是由心向往与慕恋的美好与温暖。把她令人眷恋和追求的理想,化为追寻的梦,让我们看到一个充盈江南诗意的柔蕴和谐的圣境,在她整个人生经历中不断的成长蔓延。她并不像某些职业画家那样,将国画当作田地,讲究效率与产出,她更多的是情感的酝酿和灵感倾泻。

王善珏的作品将中西绘画和设计艺术的实践经验融为一体。她心中始终怀有一个艺术的大框架,兼容各画种所长,广采重博,实质是主张引向跨界与融合的大道。她在国画中融入色彩的表现,体面的塑造,花鸟与山水的相结合。

我们在与绘画的对话时需要用心灵神会去感受,从而聆听在绘画背后画家灵魂的强烈回响。画家由内而外的创作冲动,往往来源于画家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诉述与表现。我们从王善珏的国画中不难感受到,那花、鸟、虫、鱼,还有哪怕是一块石头和一方池塘畔的水草花丛,无不呈现出她由心敏感的激发和对孩童时代美好记忆的重温。虽然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复述画面表现的价值,然而,我们却能从她张弛有度的用笔,随心所欲地着色和用墨,享受如同早春午后的阳光,散淡而又浪漫。在王善珏的作品面前,看似她在图绘眼前的景致,倒不如说更像对美好生活的拾遗和采集,表达的是她内心对真善美追寻的映像。

绘画是王善珏人生的热望是她整个生命的所求。她把绘画的灵感同样贯注于设计艺术的创造中,体现在种种手艺或技巧的运用中,使她的设计艺术如同艺术的高贵追求,成为影响生活的精神性产品。为此,在中国高级时装设计中,她带给我们的既是珠绣技艺和传统纹样优美组合,又是渴求东方情愫的滋养对西方时尚的对话与超越。我们从中看到的,不只是时装,不只是技艺,更有一种对艺术设计的完美追求与精神力度的感召。面对躁动的时流,王善珏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内心的本真,虔诚地维护着这份静好的心性,焊接起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共性,达成她艺术作品特殊的和谐美好,这正是王善珏国画创作的个性特色和成功之道,从中表达出她的自信与坚定,这是非常可贵的,值得大家关注和赞许。

主持人:

谢谢金先生,我感觉到王老师的这个展览人气很旺,很多人来不及参加,都以书面形式发来了自己的祝贺和评论。下面请郑巨欣老师发言。

郑巨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这次展览,文献部分我帮王老师写了几句。希望通过这样写的形式,与平时拉开距离,使大家能够更完整地看到王老师的艺术历程和教学科研的过程。

有意思的是这么几个时期。1978年,王老师从南通印染厂来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在那个时候美术类高校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美院里的老师通常是擅长绘画造型方面,而对于企业,尤其是技术方面、工艺方面的有所欠缺了解。这时王老师从企业到了高校,这对于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而且,她的到来弥补了当时教学的不足之处,带来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可能性。第二个阶段,从1986年到1996年的十年。这个十年刚好赶上了中国设计大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服装为龙头带动整个纺织产业发展的新的社会诉求。在这个阶段,王老师主持着工艺美术专业的染织与服装教研室的工作。由于这个社会需求以及她对于染织和服装这一学科发展本身的认识,所以她建构性地提出了一体化设计。当时王老师也曾做过一些出口的时装设计,把中国风带到了国外,带出了一个好方向。第三个阶段,从1996年到2004年退休。1996年,我们原来隶属的工艺美术系,因为学校设计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由宋建民为系主任,王善珏老师为副主任。而后宋老师调入院里做领导,则由王老师来组织染织服装系的工作。这个阶段,王老师其实承担了双重的任务。一是进一步扩大染织服装系在全国的影响;另一个,王老师为了学科的发展,开始着手培养后备新生力量。我们现在的吴海燕老师,陶音老师都是王老师一手带出来的。

除此之外,今天的展览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在文献展背后放置的一批图片,我发现第一张图片,王老师在画画,最后一张图片,王老师和美院国画系的一位老先生在一起探讨国画。这似乎也是种暗示——王老师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到现在,艺术一直是她最重要的基础。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王老师孜孜以求的还是她的当初的情怀。但是,她为什么会跨到设计这个领域里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担当。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对设计的一个需求量是巨大的。对国家的经济来讲,设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换个角度来说,王老师实际上把她对纯艺的追求一直压在心里,直到她退休才爆发出来。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看到这个画展。

如何去读王老师的画,在我看来,关键是她在画什么。我看到王老师的画,几乎每一幅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点:一是她的山石,她的山石不是北方的大山大水,而是江南的灵巧的小石;二是她的题材,主要围绕着的花鸟植物。但这些都是有“根”的;三是在她的画里的一些小鸟,似是生命欢快歌唱;四是王老师画的色调淡雅,这可能是王老师长期从事染织服装专业所致。正是由于长期从事这一专业,才让王老师区别于其他的画家。这也形成了她从教学、科研到绘画的完整体系。

我想起两天以前,我在上海松江所看的雷圭元先生的展览。我们了解的雷圭元先生多是知晓他在图案教学方面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贡献。但在看了他的整个展览后,包括他的文献展、他的绘画作品。我看到了上一辈,比王老师更早一辈的教育家艺术家和设计师,他把他的教育、艺术和人生实际上是融合在一起的。雷圭元先生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画名曰《桃花》。他画得就是路边的小姑娘在卖篮子的这么一个小场景。从他的提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一种社会的担当。

今天来参加王老师的画展,我突然发现我们的前辈他们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不是说我为了教学而教学,不是说我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融为一体的。据我了解,王老师承担了很多角色,既是母亲,也是妻子,同时又要是设计家,教育家,又是画家……这些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诗意,这是一种由人生完整性、理想性、系统性的建构出的一种诗意。这种诗意与雷圭元先生不一样,王老师显示了她女性细腻的、有情调的诗意。

主持人:

学生对老师时隔多年的评价,可以让我们找到很多被忽略的,或者被遗失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国外某些学校让学生给老师评估的时候,不是当场让学生对老师评估,而是找一些毕业多年以后的学生来评估,因为隔了一段距离就看得比较清晰。王老师的涉猎面很宽,她能将各个涉猎面互相促进互补,这对她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她在设计上有设计的成就,绘画上有绘画的成就。我知道童中焘、卓鹤君、孔仲起与王老师在国画上有过切磋,对她的探索比较肯定。而王老师一方面对中国画语言的纯粹性有一定的把握,但又并不拘泥这一种纯粹的语言,而有所突破。她不曾固守那些传统的语言,看得出来,她用构成的方法、现代的观念,站在比较中国的立场上,用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话语、中国人的思想、中国的方式来表达。在我们这个中国的自信心越来越强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多地挖掘自己的东西。王老师是这个方面的表率。下面请大家踊跃发言。

吴海燕(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我早上虽然在开幕式上做了讲话,但现在我想再次强调几点:首先,王老师是一位倡导染织与服装一体化课程,形成特色的设计教学的倡导者。第二,王老师是自己以身作则,践行实践,反思教学体系,不断深化课程。第三,王老师非常注重国际事业,注重科研,她创作了一流的作品走向世界。第四,她探索艺术成为设计灵感和源泉的一位诗性者。谢谢各位。

王卫东(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

我觉得今天王老师的展览是一个跨界的展览,也是王老师几十年的回顾展。如此多的作品和文献的并置,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她本身的教学和创作上。但是我觉得可以把这些放在“国美之路”上去考虑。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问题就会变得明晰起来。比如说有些画家,有些共同特点,他们可能还有传承关系,比如说王老师的老师邓白先生,邓白先生的老师陈子峰校长。如果这样去考虑的话,我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我没有想得太深,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他们有共性。首先,是写生。不管是王老师也好,邓白先生也好,陈子峰先生也好,他们都有深厚的写生修养,通过这些修养来创作绘画作品,甚至将这些手法直接运用到创作当中。王老师画的石头不是程式化的,而是写生的一种表现方法。陈子峰先生的作品中有些树干完全是素面的关系,他画多为工笔画,王老师的很多画也是。我们乍一看与一些传统的工笔画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地去比较,这完全是用写生入画的方式。其实王老师写的花卉造型技法里有大量的写生插图。由此可见,她的写生手法熟练,她对花卉的造型结构有着深入研究。所以,写生在她的绘画语言中的比重极大。

第二是色彩。其实色彩也好,写生也好,都与西画有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称为工艺美术,现在叫设计了。它与西方的绘画有天然的联系,所以受到西方色彩的影响是很自然的。邓白先生画过油画,他甚至还学过现代艺术。陈之佛先生也画水彩水粉,喜欢梵高,喜欢后印象派,他们对西方色彩非常有研究。这些影响体现在他们的国画创作中。我们看王老师她的画,她喜欢用透明色,这可能也更西画有关。一般的传统画家他们一般更多喜欢用水色,喜欢用藤黄加花青,王老师更喜欢用石绿还有一些赭石。另一方面是邻近色,邻近色一定用得非常漂亮、非常和谐。我想这都跟西画、工艺美术、图案有关。

第三点是不同学科门类的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影响。这也是一个重要特点。陈之佛先生和邓白先生的羽毛都是图案化的。不细看陈之佛先生画树与传统的没什么区别,但仔细一看它是素描关系。我们仔细看他的羽毛,都是图案,这与他们的专业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王老师的作品中也不乏这些迹象。就像刚才我讲到的邻近色,这既是一种色彩的关系,也是一种对工艺美术的借鉴。还有构图和表现手法,仔细去看都能找到一些特点。

第四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入研究。刚才例子中的三位画家都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也有很多其他门类的影响,但是中国画的味道还是十分浓烈。

我们从这么一个脉络,去考量她的某些艺术特点可以更加明晰。如果我们不考虑师承关系,单个去研究,可能会觉得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却又不那么明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根溯源,摸清历史的脉络发展,进而了解王老师个人艺术价值所在。

侯德剑(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首先谢谢宁波美术馆能为王老师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我作为她第二故乡的学生代表参加今天的研讨会。现在有机会听到各位教授对王老师的简评,我学到了很多。今天走进这个展厅,首先让我有了温故知新的感觉。王老师在南通工作了十年,陈守义先生在南通工作了八年。而我有幸和陈老师在一个单位工作,因此有幸接触到王善珏老师。

那时候,他们在南通生活艰苦。我记得有次我到他们家去送信件,他们居住的小屋漏雨,地上放着脸盆里发出滴滴答答雨滴声。而他们两个人还在那里研究绘画的稿子。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为南通带来了中国美院优秀的学风、家风和作风。这阵风对我们南通地区的美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献里,我看到王善珏老师带着他们做设计的一批同志在野外写生的照片,让我感觉特别的亲切。因为我们都知道,正因如此,他们扎根生活,他们的花卉并不是概念的从其他的图案挪进来去设计,而是走进农村,扎根泥土,从注重生活和自我感悟中提炼出来的。当初他们花卉设计在全国花卉评选中获奖最多,而且在展销的时候是最受农民兄弟喜爱的。这一点深深积淀在王老师今天的写意画中。

今天,王老师作品中写意的纯粹性。如今社会比较浮躁,画风也比较杂乱,你中有我我中抄你,王老师的画犹如一汪清泉,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她从她对自然生活的认知入画,她用她独到的感觉来创作,给人以宁静,能让你去深深地思考、细细地品味。

她的写意具有独创性。中国美院出了许多写意画的画家。但是奇怪的是王老师的画中不太有他们的影子。就像王卫东先生刚才所讲,她从她生活中直接获取的素材,让她的画面上呈现出新鲜的感觉,这点很难。现在大家常说画坛上给你吃罐头的太多了,吃新鲜蔬菜的太少。王老师就给我们一种新鲜蔬菜的感觉。所以看王老师的画对我们学习中国画的有所启示。首先眼界要宽,自己的吞吐量要大,然后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要去粗取精,笔墨更要有自己个性的凝练。

陶音:

接下来请我们设计学院的老师教授们发言。虽然毕老师没有直接上过王老师课,但是今天上午展览也给了他很多感触。毕老师先请。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我说两点:首先,王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的课,但在我上学时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为师楷模的特质。他们那一代的艺术家或者说设计师,能力都特别强,拥有匠人的能力和智巧。不管是图案还是染织,甚至是书面上的字,全都是手绘的。那个时代的老先生留给我们的就是楷模的特质。刚才潘老师也讲,现在的年轻学生都是用电脑干活了,失去了锻炼手绘能力的机会。王老师这一代带给我们的是对事物、对世界模写的一个能力。另外一个是“写”的功力。我指的是,今天看到了王老师的国画,但我这一刻不想用“描”,画画有些要用“写”的,“写”出来的是一挥而就的。正因为有这样的能力才有她今天的国画体现。还有就是她认真的特质。今天很多老师,包括我,似乎都没有那么认真地备课。文献展中备课本上的记录将这点清晰地记录下来。所以,我们老师的那一代留下的印象是为人楷模,为师楷模的特质。

其次,王老师的作品特别现代。除了有国画表面的特征之外,它还有现代内涵。这是王老师作为设计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带来的特质。比如说,画中有强烈的空间感。不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她像西方的印象派。刚才诸多老师也都提到过有一种“写生”的感觉。她利用空间感形成一种国画的意境。她有强烈的立体明暗关系,而国画其实并不需要这样来表达,但在王老师这里看到的不只有空间甚至还有明暗。像《故园恋》这样的作品,有明显的空间感。立体的作品像《春色满园》《相思的故园》,有明暗关系的体现。另外,我觉得王老师在骨子里还有现代绘画的特征。比如像《九山玉荣》这种像泼墨挥洒的感觉,甚至她的经营位置都不单单是一个传统国画所体现出来的。

综上所述,我强调了两点,一个是为师楷模的特质,这是我的榜样;另外一个就是其艺术创作的特征,鞭策我除了设计之外,在艺术上也要有所探索。或者在设计之余,体味艺术给设计带来的滋养,这个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主持人:

毕教授概括得很精到——为师楷模。我之前与杜曼华老师一起招生时发现工艺系的老师都非常认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当时,不管多么不看好的学生都要花同样的时间跟他聊。我佩服非常。另外一点,毕学锋先生对王善珏老师的作品评价也十分准确,我也不啰嗦,下面请接着发言。

钱麒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王老师总是给我非常多的感动。从我十余年前调入浙江美院至今,王老师一直是我的领导。虽然从未受教于王老师,但她一直是我崇拜的对象。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其他各个方面,王老师一直是走在我们前面。

我有幸三次欣赏过王老师的绘画作品。正如刚才侯德剑先生说王老师一直在安静的绘画。这是绘画当中比较高级的状态。当下的一些绘画大家,他们的绘画已经形成了语言,有一定了形式。但你会发现在现在绘画界当中,有些人为了各种目的,会刻意去追求一种形式,形成他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是生搬硬造、扭曲出来的。这种画或许会吸引人的眼球,却难以感人。但王老师的作品不是这样,她让人觉得自然、舒服。很多绘画的人试图通过学习的形式、学习设计来改变自己。但王老师的作品,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她没有去刻意去追求形式或是去改变自身,她的画很自然、很和谐。这是真正艺术家也很难达到的境界。

数十年的同事,我对王老师的工作作风,诗性人生,还有她那种认真负责的劲深感钦佩。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美院染织服装专业能发展到现在,王老师功不可没。

张维萍(宁波美术馆副馆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宁波美术馆副馆长张维萍。昨天听到陈老师说让我今天也参加这个会议,我真是非常忐忑,诚惶诚恐。

我以两种身份来表达两层意思。哪两种身份呢?一种身份,我实际上是陈老师的学生。按这个辈分来讲,王老师就是我的师母。但,说实话在读书的时候对王老师也不太有印象。当时年纪小,也不懂事。可我是知道,陈老师的爱人在工艺系。刚才学院里很多教授都近距离地谈了对王老师感受。那我作为不是“嫡亲”的学生,感受可能不太一样。

我昨天傍晚看了王老师的陈列以后,一个年份——1988年,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曾经1988年,我还在学校里,也曾经在你的这个“方块”里存在过。早上看到王老师的图案,我就想起了当时为我们上工艺课的邓小鹏老师,我也曾画过这样的图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师承关系。以前的美术教育系,课程多由来自不同系的老师来任教的。国画,版画,油画……都是。我们的课程与国美各个系都密不可分。所以昨天我看完这个展览的陈列,回到家里,吃完晚饭,脑子就一直在回忆里。1988年,那一年我印象很深刻,因为那一年是学院六十周年,还有校庆活动等,今天还见到毕教授,也是我的老同学,那一年的学生会主席……

我做过十六年教师工作,加上十二年美术馆工作,也有二十八年的工龄了。在这么长的工作时间里,越来越觉得,学院带给每一个学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随着年纪渐长,会觉得学院在方方面面不断地影响着我们自身。在2009年我再度拿起画笔时,学院精神会整个会贯通我们自身。学院精神哪里来?还不是一位位老师叠加起来的。正因为有这多的前辈,他们的成就,他们的教学,他们一辈子对艺术追求的积累,成就了学院的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多年的美术馆工作中,也会给艺术家做一些访问、收藏等等。往年的陈秋草老师,顾生岳老师也好,今年的贺友直老师,吴永良老师……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作为学院毕业的学生,我感谢学校,感谢学院的每一个老师。尽管我没有直接接受王老师教育,但这本身就是血脉里的一种滋养。

第二,站在美术馆的立场来讲,我觉得很惭愧。作为一个公立的美术馆,每年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展览,所以无法给王老师安排一个合适的档期。七月,对于老年人来说挺热的,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从展览角度来讲,昨天和今天先后有两场展览开幕,并且都召开了研讨会。两场展览带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昨天的美术馆很热闹,又是展览又是演奏,人来人往很喧闹。这个展览很时髦,也挺雅俗的。看上去挺雅,但其实很泛俗的那种。但是今天的展览是艺术性展览与教学方面文献相结合的模式。这是一种鲜少出现的模式,我的记忆里似乎只产生过一次,就是潘公凯先生的一个展览。他做过一场艺术作品与他对“现代性”课题研究成果并置的呈现。我认为王老师的这种模式,对宁波的设计学院的教学有益。在宁波有很多高校,比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这些学院当中都有艺术设计方面的学科。美术馆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工作室的成果展。今天在这个展厅中呈现的到王老师关于国美设计专业院系建设的专业文献,可能会为宁波本地高校的老师,院系的建设起到借鉴的作用。这个展览呈现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的、是学术性的。所以我认为昨天的展览和今天的展览根本是两码事。当然,这也是我们美术馆工作多元性的责任。

最后祝我们王老师的展览圆满成功,在此对老师表示抱歉,服务不周。

邬国宝(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与张维萍是同班同学,应该叫王老师师母。与师母认识是在2006年,中间断断续续有一些联系,但也不是非常了解。这次展览看下来以后,我也是想讲两点。第一点,文献展这一块看了之后还是非常有感触。从王老师的这些文献里,我再次感受到了国美当时作为艺术上这一块的教学高度,它不是凭空而起的。刚才毕教授讲的作为老师的典范,她的备课,她的科研,以及她怎样把自己的艺术感悟渗透到整个设计教学中去,使得她的设计既有高度又有格调。这一点,作为我们这些能够在国美里学习的人是一件幸事。

今天我们看到的主要是王老师近几年的国画作品。这些花鸟作品跳出了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传递了出一些山水画的意境、气场,让人耳目一新。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王老师的作品里艺术语言非常有个性的。比如说她的用色用墨是块状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色块墨色,通过叠加拼接之后产生的意味。这与传统绘画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感觉上它是从传统中来,但是又有新的结合,有类似西方构成的元素在其中。当然,作品中也不乏现代特点的运用。有一张我印象很深的。《梅园怡神》中线的力量、质地、节奏以及本身的水墨表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现代性”。这些线条让我看到了一些西方绘画中对线条、对画面结构,节奏控制的影子,让人清晰地感受到画家的激情,一气呵成的忘情表达。这些线条在有力量的同时,又体现了女性画家的敏感。画面中一些留白的运用也是很有意思的,它有别于传统绘画中的白多黑少。她也是计白当黑,她大面积的甚至有些画面都是中间留空,或者有一些地方留空,通过这样的构建产生出一种意境,非常有意思。而色彩这一块,我听到不少观众在评论:“这幅画我看上去很舒服,很清新。”这是因为王老师在作品中的用色并不概念,更多地是来自她对现实的观察。她住在钱塘江边,原来是西湖边上的。可能那种环境,那种绿色,那种湿度,让她把它应用到画面里去。她的作品能打动别人不是凭空的,而是有她的比较到位的地方。

总的来说,王老师这个展览里面,一个是她的文献,一个是她的作品。她的文献里更多是以设计内容来呈现的,这些设计里她更多呈现的是绘画中感动和灵性,而作品里面又有设计的格局构架以及包容。所以王老师的作品给我很多启发。

徐忠育(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

感谢王老师这次的展览,让我又回到了美院。已经离开美院二十三年了,我感觉又回到了毕业答辩。我看过王老师的一些作品,我自己进行一个随意的表达。

第一,看了王老师的画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什么事呢?王老师在追求什么,王老师想表达什么?这是我想了解的。我回去看了王老师的视频,我从里面找到了一句话。贾岛的一句话: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我想这可能就是王老师她画画的心境。之后又看了文献展,我感觉我们做设计的老师,包括我,都有一种情怀——画画的情怀。因为我们从小都有艺术追求的梦想,这种情怀在考美院以前是非常炙热的。考进以后我们开始学了设计,可能把绘画作为了一种爱好,一种副业。但其实在设计学科里,同样体现了我们这种情怀,体现了我们对艺术的追求。

我看了文献展中的一个课程体系。其实也是我经历的一个体系,写生-变化-表达。绘画也是这样。我发现,最后我们到同一座山的顶峰,但是我们从不同的南北坡往上爬。设计也是这样,我们最终表达的是人们的情怀。这个情怀就是艺术的一种追求。宏观上讲,即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如何去处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表达。这也是国画里讲到的“借物咏志”,最终追求的是这个“志”,物有各种形式表达。

王老师这里突出的是跨界。设计、绘画包括各个画种。王老师的创作不仅仅有国画、水彩,还有油画,今天在座的设计系老师多是这样,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怀。跨界了以后,又有了创新。我在拜读了潘教授的文章后,强调了一点“跨界的创新”。我现在在做的工作就是在创新,我自己现在跨界也不知道都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呢?我现在负责动画数字媒体系,可我是染织出来的。然后我又跨界到毕老师的平面设计,最后又跨界到影像数字媒体……我发现我走得太远了。但是在我的经历中,跨界融合以后,我发现了创新的东西。我做任何的工作,都离不开前面图案的基础,我的形色基础,构图的基础。这些基础决定了我用各种形式去表达我的情怀,我想这是我们最终寻求的。在王老师的画里,我体会到这一点,不拘一格。画里去掉了很多中国画的范式。

我个人认为,一旦一种艺术形式成熟了,就开始走下坡路。为什么?因为范式已经形成了。当一种艺术形式还没成熟,还在创新过程中,它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这也是我对学生讲的,你们一定要没有边界的意识,艺术是无疆的,艺术的手段是多元的,大家都可以去实现。一个时代的经典,往往是这个时代最有创新力的东西。达芬奇也好,王羲之也好都是那个时代的创新。他的创新就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我就讲这一点,王老师的艺术展给我的思考。

陶音:

那我们先把话筒给我们的朱伟老师,我们的上半场结束一下。

朱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我实际上不是中国美院毕业的,所以我应该来讲是没有当过王老师的学生。但是,从1985年,我到美院工作后,一直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教学。那时她是教研室主任,伴随着整个工艺系服装专业的成长。当时是没有服装专业的,那时她和陈老师刚从法国回来,她带回了很多法国时装的信息。她有魄力的,一直在呼吁、奔走、说服学院成立服装专业。在19世纪80年代末,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服装专业终于在1994年成立了。

今天看了王老师的文献展我感触很深,她的那些手稿和她的教学是王老师引领着专业走向的见证。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以后,王老师对中国美院染织服装这个老牌专业,花费的精力之巨,难以想象。这个精力不仅在于她自己的教学,还在于她带领整个团队在那个年代走向何方。在我调过来以后,王老师在我们的专业教学中除了写实之外,还加入了抽象的,三大构成的介入。所以她在教学方面也是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更是一位引领者。后来她自己也从面料走向了服装设计,尤其是高级成衣,到法国展览,参加过中国服装界一些有分量的展览,名望不小,这些在今天文献中也有记录。所以虽然我没有做过王老师的学生,但是作为她的学生辈,我看着王老师在教学上如何引领,自己的科研上如何去创新,去创作,如何来用她的实践地践行来带领这个团队,一直兢兢业业的从南山路的校区,做到滨江校区,滨江校区退休之后她还在为学院做贡献。

王老师的功底很好,尤其对于植物的描绘,到现在,我们目前的专业绘画,色彩,仍然延续着王老师的当时开创的教学范式前行。虽然现在也有突破,可仍离不开当时王老师留下的教学财富。我在美院工作以后,在听老一辈,像杜老师他们那一代人,像讲故事一样的告诉我。王老师的功底,从考进学校当学生,到毕业都是班里最优秀的,而且是班上最小的。所以王老师专业能力我们一直是有耳闻的,在教学上随便演示给学生的花卉,植物的造型都非常见功底。所以今天王老师的中国画有这样的见地和呈现,我觉得一点也不奇怪。一是王老师自身几十年来的艺术修养,另外就是她对专业能力的掌控。这个专业能力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一生的绘画艺术上。她的功底不是一般人能马上学到手的。这是她一辈子的看家本领。

她的画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大厅右边中间的四个条幅。从这里我看到了王老师绘画上面的激情。她绘画时奔放的激情。同时她基于设计技能对于花草表达的劲道的地方。在石头边上的那一缕,那一点小的构图,那些生动的小鸟,让我觉得王老师不仅是工笔好,她的艺术还显示出很多的灵性。有些人画了一辈子,即便他是学中国画的,他有范式了,导致他很难突破。王老师是跨界的,她的一生都是敢于创新的,敢于实践创新,这跟履行创新是有区别的。

退休以后,她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绘画上,无论是前几年展览的油画,还是今天令我吃惊的中国画。我不禁惊叹王老师的功底,她对艺术技巧技能的表现力。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炜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我是王善珏老师78届的学生。大约在二年级下的时候王老师从生产第一线调入美院,开始担任我们的图案设计课程教学。记得第一次是折枝花卉图案,后来上印花图案设计。王老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也十分认真,对于设计与工艺,设计与市场的链接非常重视。作为当年引进的青年教师,王老师补充了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口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务实创新风格。在三、四年级的时候王老师兼任我们的班主任,非常关心团队的建设,强调品学兼优和鼓励个性发展。如果说老染织班人才辈出,老教授多成绩突出。那么与她的熏陶和努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本人对此铭记在心。

毕业以后,我和王老师一起共事了二十多年,由学生转为部下,一直有机会和王老师请教和学习,也一直看着王老师推陈出新的教学创新课程模块和著书立说的模范带头。我认为在染织设计的教学当中,王老师功在美院,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后辈敬仰传承。

同时这次展览也反映了王老师退休之后的艺术创作和文献回顾。这种退而不休的创作过程,这种在国画领域追求突破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些刚刚退休或快要退休的老染织们的榜样。

由于都在杭州,王老师画画除了请教国画大师,有时也请我们这些外行人评议,如何把设计美学融入到当代水墨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我感到王老师的探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董倩(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我跟王老师和陈老师是因为我们的国美设计之路结缘的。因为正好采访了王老师“关于我们中国美院设计之路怎么走过来”的过程中,接触得比较多,所以王老师我了解得多一点。事实上,王老师在国美的设计之路上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家来说,王老师是在十一年印染设计的基础上重回校门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她独创了两门基础课。因为我们之前的设计教学在美院的体系里,常常会出现绘画基础课跟设计基础课脱节的问题。这个情况至今也还存在。王老师做了一个重要的改革,也就是她开创的两门课——花卉色彩写生和花卉素描写生。后来出版了专著《花卉造型技法》,获得了重要奖项,也一直在今天的高校,作为新课程的创新教材一直沿用。

其实她是我们服装专业的开拓者,不仅仅是中国美院的,而是全中国服装专业的开拓者。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生活中色彩还是很贫乏,对于时尚还是很回避的时候。因为年轻人对于服装和美的追求,在1980年的时候王老师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服装专业的美好前景了。所以她自学服装设计,这点我非常感动,因为当时没有服装专业,只有染织。她自学立体剪裁,自学服装设计,率先把服装设计纳入教学里面。1984年的毕业设计是美院染织专业的一次转型。在那之前,所有染织专业的毕业生都是只交一张平面的图纸的。那一届的毕业设计中,王老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想。染织面料有两个方向:家纺,像窗帘,靠垫等;另一个就是服装。她提出了设计一个人两套系列的想法。正好当时的学生楼留有十二个空房间,而毕业生也正好是十二个人。她就将这十二个空房间进行布置设计。每一个学生做两套毕业设计,一个是服装,一个是成套的家纺设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是现代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型变革的第一次实验,开启毕业设计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单一转向综合的历史性突破。在当时非常轰动,请来了上海的模特队来国美餐厅里,把餐桌拼成T型台,请他们在美院的食堂走秀。各个专业的人都有来看,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王老师还是美院第一位走出国门,到法国巴黎考察服装设计的人。应法国皮尔卡丹公司的邀请,她前往巴黎考察服装设计和教学。经历四个月的考察之后,她在1988年正式提出创立了服装设计专业。同年她还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时装专著。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重视,邀请她录制系列讲座,在黄金时段播出。作为时装设计师,王老师戴着中国十大设计师的光环,她的作品作为中国人设计的时装登上国际舞台。此后还在世界各国巡回展出。在时装这方面,她是一个重要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如果提到中国服装史的话,王老师也是绝对不能绕过的一个人物。王老师自己的服装作品包含了东方的古典韵味又融合了西方构成的意趣。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文献展上王老师的几幅服装作品,非常空灵飘逸超凡矍铄。

另外,我还想讲讲个人对王老师今天画展的感觉。我想说的是净、静、境之美。第一个“净”,纯净之美。第二个“静”,静谧之美。第三个“境”,意境之美。所以叫净、静、境之美。

首先讲纯净,我看了王老师的作品,作品中无不盈溢出一种超凡出尘,超凡绝俗的那种洗涤心灵的纯净之美,纤尘不染的一种感觉,很清新,那么烟雨蒙蒙,绿蕴悠悠,给我的感觉就是江南园林的,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感觉。就像在江南园林里独自徘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感觉在画面中呈现,纯净直抵灵魂的感受。其次是画面中静谧之美。这种静谧,绝对不是一种完全无声的静谧,而是有着类似小森林的细微声响的静。正如鸟鸣山更幽,不是说一点声音没有而觉得很安静,恰恰是小森林的声音让我们感觉更加的静谧。唐诗里面说“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我觉得她的画面里就有这种雨滴,经过荷叶滴入水面的轻响的那种意境。小森林里有鸟,有鱼,有蝴蝶,有蝉,有螳螂,有鸳鸯……。每一个小森林,我都感觉是画家自己化为了花、化为了鸟、化为了鱼,诉说着一种喜悦,一种欢欣,在画面里透露出来的静,却又充满生机的一种体验,一种静谧的美。第三个是意境之美。她的画里有一种幽玄的意境,我们说什么是意境呢?就是从有限指向无限。看到她画面里的花,水流花静一朵白莲的感觉,还有一些紫藤,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历史感,一种人生感,一种宇宙感。我们会忍不住吟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也可能会想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我们从有限的物相里体会到人生的惆怅,那种历史感,那种宇宙感。

韩培生(原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

今天王老师展览,让我想起了她前两年的油画展,陈(守义)老师的作品在一楼,王老师的作品在二楼。陈老师的作品大气、奔放,王老师的作品优美、轻柔,色块之间很柔和,像王卫东说的一样邻近色用得比较好,感觉亲切温馨。因为油画、水彩同中国画一样,也讲究技巧,讲究干湿浓淡,如果整个画面都是干巴巴的那就没味道了,该柔和的时候柔和,该强烈的时候要强烈,该干的时候干……这样看上去艺术语言就丰富了。我现在画油画就马上想起你处理一块地面的方法。边线柔和一点,不要很硬。第二就是原来的底色要保留着,让它留出来,使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这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但给我的感触是很深的,我一画就想起来这个。所以你是我的老师。你的油画像诗性人生一样,每一幅油画都是一首诗,诗意盎然。

油画,我喜欢苦辣的,我总是画渔民,眼睛翘起来,嘴巴弯起来,最后给刀劈了一下,给人很凶的感觉。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两只眼睛像瞎的一样,东一个洞西一个洞,很强烈,因为我喜欢骷髅似的东西,唤起色块的本来面貌,强化感情强化对象,这是我的理论。

所以说,看见你的东西,感觉很美,很温柔,很诗性。我现在想起来,油画也好,中国画也好,水彩也好,没有人规定应该是怎样的。因为画油画的人也不一定不会画水彩,也可以画得很好。现在科学上叫边缘科学,它是互相渗透的。天文学、物理学还有其他学科,都是互相渗透的。艺术也是这样,叫边缘艺术,互相渗透。没有硬性的规定要怎么样。我想就是还是要朝这方面去努力吧。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卖得掉更好,卖不掉也无所谓,赚得了钱养家,赚不了钱一点工资也好用。

陶音:

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觉得王老师是一个外柔内刚型的女人。从本科、到研究生,我一直跟随着王老师。但是我从王老师身上看到的是作为一个女人,她有自己的学术主张和学术追求,这一点我一直铭记在心。外柔这一方面,我每次去王老师家都能看见。在陈老师面前,王老师一直是一个很温柔的女性。所以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女性,从王老师身上学到的这一个特质,是我的最大受益。谢谢大家。

赵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我在今天的展览上着重看了看王老师的文献,因为王老师有意将其捐赠于我馆。我先后看了两遍,发现这些文献对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来说太重要了。它是一种见证,是学科发展的见证,是学校教学的见证,同时也是王老师个人艺术成就的,或者是艺术传承的见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目前也有一些教案,教学笔记,教学挂图的收藏,我经手的有俞启慧老师,朱维民老师的与教学笔记、挂图,还有教案和出版物等。我想有了老师们的这些东西,它真正让别人看到了我们的“国美之路”。我们现在说的“国美之路”,每次梳理的时候总是那么艰难,因为有非常多的空缺。美术馆如果系统地收藏了这些教学方面的文献,以后做“国美之路”就会显得更加丰满,更加有力量。在这里我代表美术馆谢谢王老师和陈老师。

当然,我也欣赏了王老师的作品。说实在的,我远观王老师总是觉得特别的严肃,不苟言笑。我原认为她的画应该是很刻板。但没想到,看到了以后才发现这些作品如此切题,洋溢着一种诗性。这种诗性,我想源于王老师的修养,也源于跨学科的综合。我看到,王老师作品里挥洒自由的境界。作品有些即兴的,但这种即兴掩饰不住她的才情和诗情。在严谨的后面,她其实有奔放的一颗心,诗性的一颗心。

不仅如此,她运用最朴素、最简单的中国画材料,中国画的语言,画出的却是一种现代人的境界。这让我想起一个法国的策展人在馆里看一个国画的写生展。法国人连连叫好。走了一圈,最后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些古人的画真棒。我顿时崩溃。我想今天如果这个法国人来看王老师的作品,看一圈下来,最后绝对不会说王老师是个古人。这些是我的感受。谢谢大家。

潘沁(宁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执行院长):

昨天晚上,我邀请了几位老师去交流。当时陈老师说了几句话,我很有感触。他说:“王老师平时出了门可以不带钥匙,也可以不关门窗甚至自己的化妆包括服装也不加粉饰。可是一旦她开始作画的时候,她非常专注。”我觉得这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在我看来女性在劳动时候是最可爱的,专注的时候是最可爱的,如果她是在专注于劳动的时候,那她是最最美的一个状态。我从王老师的作品里,我能够隐约地解读到这是对于艺术的专注所呈现出来的气息。就像我们潘老师给出的评价,“面对自然的花落花开,四季的轮回,生生不息,我觉得这就是对江南灵性的婉约于静的生活的艺术表达”。不管是花鸟虫草,还是庭院、太湖石,这些艺术的表达我都能感受到王老师的专注,对于艺术发自内心得热爱。

我是学设计的,对艺术没有过多的探索和研究,我也不好对她的艺术胡乱表达。我是觉得在我们这代,已经缺失了很多东西,我们能从王老师身上看到艺术家教授的潜心专注,真诚以及大度,这是我们这代最最缺少的东西。我们必须从教学这个层面去反思自己,面对我们更年轻的老师,如何给他们这些。我们这个时代最为要拾起的就是对工作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我非常荣幸,王老师的展览能够在宁波美术馆展出,我也有幸能够参与到这里面。从1993年,我毕业后远离中国美院20余年,王老师的展览,给我们重温美院的经历,重新向各位老师学习的机会。

主持人:

谢谢各位,因为大家的支持,这个会议得以持续到现在。王老师的这个艺术展,实际上为绘画创作与设计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这里说的绘画也不仅仅是国画,油画,而是一个综合的绘画。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能够让我们了解王老师。美院有这样的老师,美院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素质。我刚才听到美院在做“国美之路”这样一个课题。我觉得这是中国美院的一种传统,注重自己的历史回顾,传承和建设。它不仅仅是有潘天寿,林风眠这样的一些人物,还有大批兢兢业业的老师。通过王老师的展览,通过文献和历史的记载,将来也会成为国美精神人物之一,她会融入史册。当然王老师还在创造,她现在精力旺盛,好戏还在后头。我想最后是不是请王老师说两句。

王善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首先要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能够赶来参加我的这场活动。刚才我听大家说了很多表扬我的话,这对我是种鼓励。

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短暂的,但是你要做一些自己觉得值得做的事,你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工作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段。这一段我尽力了,我努力了。现在我退休了,我还是不能忘了我的初心。中国画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大学前,我原本可以在中国画与工艺系之间选择,后来我进入了工艺系,现在回头来讲,还是选对了。为什么呢?我要是真的在国画系,可能会被框住。我前几天在家里,我邀请与我同一届的在画花鸟的在中国画教授请他来看我的画。他说他很想像你这样画,可是我画不出来,他被传统的东西框住了。此外,他没有更为宽泛的知识营养。我在工艺系学了五年,四年都在打基础,中国画的基础,西洋画的基础,中国画的花鸟从最基础到大写意,都学了。西洋画的基础从石膏一直到人体也都学了。西洋画的色彩,从水彩开始,之后学了水粉,画静物,画风景。所以说绘画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而设计,只有图案学了一点,学得不多,之后就去南通的厂里去做设计。我们那个年代,有点像书里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就是打好绘画基础,搞设计肯定没问题。但对我来讲,在染织服装教学里,我尽力了;从绘画讲,我得益了很多。因为我在学生时期的学习和我设计教育过程中间的学习。比如说三大构成,20世纪80年代我就开课了,我就要去学。在这个学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淀。潘老师提出来的跨界融合,我觉得对现在的教学来讲,就应该是不要太专一,基础还是要宽。

最后,创作要画你自己心里想要的。绘画是我想要的。当时我父母叫我考医,家里都是考医的。我不喜欢,偷偷摸摸地考艺术,考上了,我就到美院了。所以说,你们今天讲了很多表扬我的话,对我是鼓励,我也会继续努力。可能在我的人生当中,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我身体允许的话,还可以努力去做。

谢谢各位的到来和发言。

以上文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编辑整理:陶丹。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