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视线 36 PART 5


6600-03-29

他山之石

中美美术馆之比较

——美国博物馆之行随感

文·张维萍

应美国驻华大使馆和美国驻沪总领事馆的邀请,笔者于2015年6月12日至7月5日赴美国参加主题为“博物馆的教育”的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这是美国国务院主办并全额资助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作为2015年度IVLP的访问学者,我们自西向东抵达美国旧金山、圣塔菲、芝加哥、威廉斯堡、华盛顿和纽约六个城市,到访了32个大小博物馆进行访问交流活动。除去双休日的观光游览与自由安排,基本上每天跑两个博物馆,行程非常紧凑。因中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由美国国务院聘请的两名向导兼同声翻译全程陪同,使高强度的会面交流极为顺畅。正是通过这种高密度、大容量的考察交流,访问团一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直接最鲜活的亲身体验,收获了诸多的交换意见和思考借鉴。

因笔者在美术馆(即艺术博物馆)的工作性质之故,为比较而言,下文所列举的例子仅涉及美国的艺术博物馆,不包涵到访过的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探索馆等场馆。

美术馆的错位经营

美国的艺术博物馆建立历史从世界的层面上来看如同它的建国历史并不久远,闻名世界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均成立于19世纪末,就一百多年的时间,成立之初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经济的下滑与崩溃,财大气粗的美国商人大规模地收购欧洲艺术品,使得这些博物馆的藏品极为丰富,从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艺术至现当代艺术,时间跨度前后5千年,藏品涉及全世界的艺术领域,可称为万国博物馆。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艺术家纷纷逃亡美国,“艺术之都”巴黎丧失了由来已久的艺术中心地位,并逐渐转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美国的艺术博物馆趁势迅速发展并引领西方,由此在美国的诸多城市中数家艺术博物馆并存成为常态,逐渐形成各有各的定位、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笔者无考证的凭据来说明美国是否有联邦或州政府的条文及行业条例来规范不同艺术博物馆的不同定位,但以纽约三大艺术博物馆为例,可以估计这些博物馆成立之初以及后期运作方向,是历任馆长的经营把握在真正起着主导作用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英国大英博物馆并列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馆,是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参观者若事先不做好功课、掌握好导览手册的用途,那一定是会迷路的。成立于1931年的惠特尼美术馆,原本是惠特尼女士想将700件藏品捐给大都会,因遭拒绝后才另建的美术馆,这个馆是致力于收藏、阐释和展示美国艺术,笔者考察期间恰逢修缮一新的新馆开放,洁白的建筑矗立在哈德逊河边,在扩大两倍的展区内陈列着名为“America Is Hard To See”(难得一见的美国)的展览,美国一百多年的近现代艺术史一目了然。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在全世界现当代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早期以欧洲作品为主,后来涉及亚洲、非洲等地作品,与前两个美术馆不同的是在近20万件收藏品中,有4万件是摄影作品,还收藏建筑设计图像、新媒体作品、行为艺术等,每天有3个影片在展厅播放。有意思的是,我们面谈交流时后勤保障部主任告诉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任馆长曾将艺龄超过50年以上的艺术品卖给了大都会,一部分是印象派作品,如今他们谈论此事并不觉得这样有多大的错误,只是卖得太早了亏大了而已。

这三个美术馆对于每一个来到美国纽约想参观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家及爱好者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的关系如同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和蓬比杜艺术中心那样泾渭分明又相依相存。它们的共存见证了艺术发展的历史和所在城市经济、文化的辉煌实力,它们的定位与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避免互相的重叠,无论是以时间还是地域、艺术风格来区别,都有着各自的收藏理念与策展方式,作为观者均能按自己的喜好从中选择场馆和各种展览,感受不同的观展体验,从而获得不同的艺术教育。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出面积不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1/4,但它每年有着300万的人流量,占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人流量的一半,且以年轻人居多,这使有着15年工作资历的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研究及数字教育部总监Sara Bodinson颇为自豪,也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现任馆长Thomas Campbell甚为苦恼,想方设法把年轻人拉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来,好与年人流量800多万的法国卢浮宫来抗衡。

如今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极为迅速,各地兴建美术馆蔚然成风,在宁波美术馆成立至今短短的十二年里,全国的美术馆数量以十倍的速度从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数百家,据文化部统计,目前全国美术馆总数为418家(而这还是个动态变化的数据)。在一些中等以上规模的城市并存着数家美术馆也已常见,如何确立各自的事业规划,形成错位经营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美术馆生态,就显得至关重要,上文所述的美国纽约各艺术博物馆的分化建立,从一个角度给予我们很好的借鉴思考作用。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又往往是在没有藏品的前提下先把场馆建起来再说,必然会一窝蜂地搞美术馆收藏工作,只有大家确立不同的定位方向,才可避免不必要的行业恶性竞争与重复购藏。

中美美术馆的运营差异

中美美术馆的运营差异最显著的就是经费的来源,在美国诸多的美术馆馆长最羡慕中方的馆长就是“经费来自财政拨款”,我们会面中有的馆长笑言“社会主义好”。在美国,所有的馆长普遍的压力就是能否吸引到足够的捐款和赞助来维持美术馆的运作,这也是衡量馆长工作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每个美术馆均设筹款部,例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设立战略管理部门,主要研究全馆的预算平衡问题和各块业务财务数据,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筹款目标、筹款金额、投资结构等,这个部门主任的级别也高,相当于副馆长。笔者了解到各馆运营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除了筹款部其他各部门像策展部、教育部、外联部,也将筹款作为工作的第一要素。门票收入也是重要的经费来源,在美国除了华盛顿之外所有的博物馆均要收费参观,门票在10—30美元不等,但依然门庭若市。

美国的美术馆一般没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经费支持,即便有也是甚少。但也有例外,像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群的19座博物馆(其中2座位于纽约),就属于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联邦政府有资金资助,但条件是必须对公众免费开放,因为早在1846年成立之初英国科学家史密森尼向美国捐款50万美元时,就有“须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约定。除此,联邦政府还规定史密森尼博物馆群的一半衍生产品必须是美国制造(这会极其昂贵!)以及对展览内容的限制等。这些条件让史密森尼学会的董事们很是气愤,他们在努力地扩大筹款渠道,争取早日拒绝政府的资助,脱离政府的管制。

中国的公立美术馆经费均来自财政拨款,涵盖人员工资、业务专项、物业保障、设备维修等,馆长没有民间筹资的压力,体制上也没有完善的企业或个人捐赠扣税政策。财政拨款的多少基本决定了美术馆的业务范围大小。从基本发展面来看,体制保障了我国美术馆事业的快速起步与队伍稳定,使得我国美术馆的发展呈现出赶超国际水准的良好势头。但也潜伏了事业单位大锅饭的生存惰性,少了商业社会的“狼性”、多了体制特点的“羊性”。

中国近二十年的美术馆建设,往往强调数量、大小和硬件的投入。美术馆发展从量到质,着力点到底是“人”还是“物”?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美国的诸位馆长,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博物馆的核心是人,是所有的工作人员。调研发现,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和芝加哥MCA当代艺术馆为例,前者年度经费5000万美元,后者年度经费2000万美元,在人员工资的开支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占48%,芝加哥MCA当代艺术馆占40%。据笔者了解,我国公立美术馆的人员工资比例基本是占年度经费的15%—20%。场馆面积与宁波美术馆相当的芝加哥MCA当代艺术馆的正式员工为130个(另有170个半天工或小时工,专业能力非我馆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物业员工),我馆正式员工仅为40个,其中一半还是编制外员工。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美术馆的用工人数的普遍不足以及收入的低下,收入不高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不到位,也将制约我国各类美术馆事业的专业水准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关于美术馆的收藏,美国的美术馆均是先有藏品才有场馆,中国近二十年新建立的美术馆一般都是先建场馆后收藏作品。对比来看,美国的美术馆作品收藏是以捐赠为主,因企业捐赠作品是以市场价减税,艺术家捐赠只能以成本价扣税,故往往是企业藏家捐赠多见。美国的美术馆在年度经费开支上,收藏费用是基本不在考虑范围的,有时会通过拍卖进行藏品置换。在我国,为将中国的美术馆真正脱离“展览馆”的模式,国家文化部出台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条件中将收藏经费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故购藏作品在全国的各类美术馆中属普遍现象,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依笔者的工作经验,在我国开展美术馆的收藏工作,协商无偿捐赠是难乎其难,艺术家、收藏家、企业家难见有人无偿将作品捐给国家,原因是除了无完善的免税政策、民众缺乏公益捐赠意识等之外,也与现今大张旗鼓地、一窝蜂地建美术馆搞美术馆收藏工作分不开的。而且,国家馆、省级馆的作品收藏费定得并不低,有的甚至高于拍卖价,导致市级馆、县级馆的收藏工作更是困难,也造成全国美术馆的“贫富差异”越来越大。普遍来看,中国的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已明显高于世界同类艺术家水平,这已是艺术界的一种共识,美术馆的大规模有价收藏无形中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现阶段我国出台规范的企业及个人捐赠免税政策已是刻不容缓,如何在美术馆、画廊、拍卖市场中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位和作品分级管理,规范各行业的运营规则,引导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公共财政经费使用的透明性与社会监管的机制体制,让民营资本、社会力量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上来,还需政府的重视与从业者的躬身践行。

美术馆教育的主导性

此行访美的项目主题是“博物馆的教育”,旨在学习美国博物馆的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2007年在维也纳第2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上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博物馆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将“教育”列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并取代了长期以来置于首位的“研究”职能。这样的表述表明博物馆已从过去的收藏和研究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教育和服务为主,即以“藏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工作重心转换。笔者在美国各个美术馆的交流面谈中,发现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普遍得到重视并成为核心工作,从而贯穿于各项活动中。

无论是大都会博物馆还是社区里一座几百平方米的场馆,教育部是必设的一个部门,配备了固定的、高学历的教育和艺术史论背景的正式员工。像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教育部有20多位正式员工,另有60多位艺术家、合同工等在支持诠释艺术品的工作。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教育部有全职员工70余名,非全职员工40名,义工300多名,来开展每年2万场教育活动。调研数据得出,美国的各类美术馆一般会安排15%左右的年度经费用于教育的开支(在我国恐怕2%都有困难),人员和经费保障了美国美术馆教育的专业化水准。

区分于我国美术馆将教育活动滞后于展览策划的普遍做法,美国各美术馆的教育活动设计是从一开始就介入展览策划的前中后期。美国博物馆专家古德(G.B.Goode)曾说:“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做了什么”、“为谁去做”、“做得怎样”等这些都有待于教育部门的前期调研、宣传推广、展览期间的馆内馆外活动设计与实施、导览解说、展后问卷评估等;“怎样去做”也是离不开教育部门的配合支持,因为现代美术馆经营理念的由“物”达“人”的角色转换,更多思考的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如何来更好地感知艺术品、在互动体验中建构起对艺术的知识经验。当然,这样的教育主导性也是基于对一项展览活动长时间的前期策划,像芝加哥MCA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年全年就是3个大展和4个小型展,7个展览每个都需要近三年的策划期,从主题的设定、经费的筹划、艺术家的邀约、作品的制作和调整、展陈的设计、教育活动的分期安排、展览的宣传推介等。而我国中型以上美术馆一般全年有50场甚至上百场的展览在举行,专业而周密的策划只能是零星几场而已,工作的随机性和疲于应付各种展览容易使团队的合作滋生出松懈的、粗糙的模式弊端,展览的“拿来主义”、过短的展期和缺乏对观众的重视,即会无视教育的职能或隐形于展览等其他工作之后,从而使教育部门无论就人员、经费还是重视程度都成了“弱视群体”。这恐怕就是中美美术馆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

美国美术馆的教育部门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女性主管,女性的亲和细致、善于沟通以及相关教育背景想来较适合开展美术馆的教育活动,中国似乎也如此。比较而言,中美美术馆在教育活动的实施上也是相近的。如教育部门都会根据教育对象实施项目管理:成人教育项目、家庭教育项目、学生项目、教师课程项目、作品诠释项目、社区项目、会员和志愿者管理项目等;教育内容和手段多采用像各类导览手册和教育刊物、形式多样的导览解说(语音导览、多媒体导览、APP应用等)、艺术家讲座、网站建设、图书馆开放、艺术竞赛评比、节庆纪念活动等;重视开辟教育中心、活动中心、工作坊等。但美国的美术馆教育内容有着更强的精细化与针对性,庞大的志愿者和义工队伍显示了民众对美术馆的热爱程度。而美国的“博物馆之夜”、博物馆剧场或影院、青少年研习营、免费音乐会(有些只对会员开放,须预约)、艺术实验室等活动往往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在中国的美术馆还不多见。

美国芝加哥MCA当代艺术博物馆1997年成立演出部,地下一层的专业剧院可容纳300名观众,每年有28个演出项目,每个项目演2—10场次,由驻馆艺术家完成,相比传统演出50美元以上的门票,这儿只收28美元,人气颇高。星期二是该馆的Free day,每年6月到9月,户外的“博物馆之夜”音乐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参与。2015年教育部安排了夏季“MCA爵士之夜”系列活动,有专业的音乐人士参加,也有草根艺术家的倾情表演。啤酒爵士,阳光草地,气氛很High。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每年的夏令营活动有州政府的经费支持,2015年为期二周的夏令营主题是“印第安文化”的纪录片,经考试选拔10名高中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当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时也要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切忌盲目搬抄,如多语言的语音导览开发,是项高投入的美术馆教育工作,但前提是高比例的国际观众,像纽约MOMA现代艺术馆60%观众是国际游客,对教育部门而言开发多语言导览就显得极为重要。但笔者发现,在我国某些地方美术馆,又不是旅游城市,观众寥寥,却化大精力去做其他语种的语音导览,实属浪费。

结语

在我国,现在正是美术馆发展的机遇期,国家相关政策连连出台,民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美术馆成熟的运营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美术馆工作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并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为民众的终身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术馆学

公众的美术馆

——浅谈我在宁波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实践

文·岑佳妮

公共教育在美术馆当中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转型升级,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美术馆的职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单纯的展览场所进化为集展览陈列、收藏保护、学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为了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在新时代背景下体现它的教育职能,美术馆往往是把这个教育职能放在尤为重要的位置。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始终需要面向社会,它既是个社会教育界平台,又是研究、策划和具有创造性的专业平台,更是面对社会公众的、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多元跨界资源协调整合的教育大平台。

而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一个平台和资源,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活动策划不联系社会热点,吸引不到观众参加,无法和外面社会活动竞争;策划人员贪图省事并不尽心尽力,服务意识欠缺;平台生态欠缺,在没有馆内资金保障的情况下无法运行;参加评比雷同性大,换汤不换药;观念落后只要求有此功能,并不要求做大做强等,种种弊端难掩大多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疲软现状。在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美术馆博物馆事业的大气候下,如何用正确的打开方式打开公共教育,是我们需要去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宁波美术馆自2005年10月开馆以来,成立教育拓展部,其职能就是以公共教育为主要目标,以培训和考级为主要工作,针对不同年龄群开设不同班级,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让学员在艺术的殿堂中受到专业训练和熏陶。并且每年组织儿童绘画比赛评选与展览。所有的工作仅此而已,这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教育的新需求。

美术馆公共教育所承担的职责

习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见,习总书记把文化的力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的文艺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南,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新时代背景下的美术馆不仅是一个欣赏美,且充满思想与智慧的地方,更加是传承文化、传播艺术的地方。而美术馆的教育推广部就承担了这样的职能,它以推进社会教育为己任;有时它需要联合其他部门联同策划活动共同展现美术馆风采;有时为了使更多人能读懂展览和馆藏,也担负着一系列教育活动和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纵观各馆的公教活动,基本上所有教育活动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这个“人”主要指的是馆内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受众的接受程度。教育工作者作为美术馆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工作积极主动,思想观念勇于创新的人将会是中坚力量;社会资源中的高素质个人和团体又是公共教育坚强的后盾;而受众是教育的对象,受众的接受程度体现了教育功能的成败,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形势下我在宁波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新探索

近两年,我们教育拓展部创新思路,与社会各界进行协调与互动,建立公共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公众进行高水准的艺术教育推广以及服务、以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根本目标,公益性为活动宗旨,策划新颖多元的公共教育活动惠及公众。

1.以展育人——开展展览配套的公共教育活动

好的展览是一块“吸铁石”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而策划实施好展览以及展览配套的公共教育活动是整个展览的“重头戏”。好的公教活动能有效延伸展览,并进一步烘托其内涵,开展配套的公共教育活动能更好地让展览找到其受众,让展览的内容得到充分的诠释。针对不同的人群,满足多元化观众的多层次需求,策划并组织多场次的公共教育活动,让观众更好的读懂展览,以展育人。

2016年5月份,宁波美术馆自主策展了《不朽的旗帜——贺友直晚年艺术展》,策划前期我们教育拓展部与策展人紧密商讨教育功能在活动中的体现。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我策划了 “发现宁波”、“听爷爷讲宁波风俗”、“儿童世界的线描画”等多场公共教育活动,以配合展览内容。

为了让参观者了解贺老以及他画笔下的宁波风俗,教育拓展部配合展览的内容编辑设计了《亲子手册》,参观者在欣赏画作之后,通过互动参与填写这本手册,让人对展览更为印象深刻,手册上的内容与展览精髓紧密结合,将贺老的一生进行简单概括,并对画作的特征进行提炼,我们努力让贺老的文化基因图形化,在端午节、宁波马灯等传统风俗节日等知识板块中我们用彩色图片进行分类说明,并系统化了延展信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作用。《亲子册子》让观众看到了贺老身上特有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精神,并用连连看、画画看等通俗的手法,深入浅出地让参观者对画作内容主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此次活动参与人数有500人之多,本次展览对当下年轻艺术家创作精神是一种激励,也是对普通观众的一场视觉之旅(图一)。

另外针对此展览,我们邀请到了文博专家杨古城老师,为此次展览的作品进行现场解读,杨古城老师专业且声情并茂的用地道宁波方言讲述着每一张作品及配套的旁白,并结合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把艺术家画中的细节分析的淋漓尽致,让观展的众多市民觉得获益匪浅,深感贺老艺术的魅力。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人数众多。学龄前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家庭亲子等不约而同来到现场。观展后在观众与专家的互动问答环节中,杨老师风趣幽默的话风让观众再一次收获到宝贵的知识,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观众都觉得收获满满。(图二)

宁波电视台、各大纸媒的记者都现场采访了此次活动,特别是东南商报、宁波晚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专版报道,扩大了此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宁波美术馆之友微信公众号全程进行跟踪报道,整个活动影响覆盖范围较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艺术花开之旅——开展各类特色的艺术普及活动

从2015年开始,我们教育推广部推出了“艺术体验工坊”和“艺术之旅”等系列活动,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公众接触艺术、了解艺术,走近艺术,通过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进而使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我们推出“艺术体验工坊”一年多时间里,前后已策划了活动十余场,其中首场的《春暖花开画江南——手绘明信片》活动,采用明信片为互动的媒介,让观众体验国画、油画、水彩画、插画等创作手法,在活动现场邀请各专业的老师现场指导,此次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现场100多人踊跃参与,争相体验。明信片背面是美术馆的信息,既为美术馆做了很好的宣传,又让观众在繁忙的生活中,体验了一份纸短情长的交流。(图三、图四)

在去年10月份的一天,正值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美术馆迎来了150多位小朋友,活动现场热闹非凡,那是我们特地策划的“艺术体验工坊”系列之“艺术生日派对”,邀请10位10月份出生的小朋友,并且由他们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一起过个艺术派对,精心策划了艺术课堂、美术游戏、庆生宴、纸塑压花体验等环节,让小朋友在玩中学到知识,由专业的艺术导师——苏水老师给现场小朋友上了一堂别出心裁的艺术课,利用互动的环节,让每一位现场观众积极参与进来,在游戏中轻松的学到艺术知识。(图五)艺术课堂结束后,紧接着是分享蛋糕的时刻,以奶油为笔,蛋糕为纸,用涂抹、拼贴等方法,一幅梵高的名作《杏花》跃然呈现,杏花盛开唤醒梵高对自然神性的情感,梵高在画作里倾注了希望,就像传递春天开满花束的纸条,让小朋友们看到用不同材质表现艺术,感受艺术其实无处不在。最后的压花体验活动中,小朋友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装入镜框,为了让活动更有纪念意义,印在镜框上的“宁波美术馆十周年庆”的字样承载着我们的祝福,每位小朋友在完成作品后,欣喜满足的把这份特殊的礼物带回家。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家长和小朋友都玩得很尽兴,迟迟不愿离开。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收到许多家长的称赞,希望美术馆能多举办这样富有创意的公共教育活动。类似这种形式多样、表现材料特殊、内涵丰富,并根据主题策划的艺术活动经常在宁波美术馆出现,我们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设计策划不同主题的艺术活动,为所有人群提供体验艺术的载体,让大家有机会感受艺术普世般的魅力。

曾经接到一位普通在校老师的电话,讲起了现代学生艺术教育的迫切需求,校方希望带学生们来参观美术馆,并在美术馆中体验特色艺术课堂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提升艺术修养的目的。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我们推出了“艺术之旅”系列活动。教育拓展部的工作人员精心策划课程,推出《剪纸体验课堂》《泥塑体验课堂》《创意画体验课堂》《书法体验课堂》四类活动“套餐”,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及年龄段,自主选择“套餐”,接待不同的学校学生。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接待过北仑爱学国际学校幼儿部、小学部的师生、宁波华茂幼儿园、宁波江东实验小学学生等共计500余人。“艺术之旅”这种形式的活动受到各校领导好评。对学生而言,走出校门、离开课本感受艺术,在参观好展览后,意犹未尽的亲自动手体验艺术实践,把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带回家,这样的“艺术之旅”一定能为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可能引导他们爱上美术馆。(图六、图七)

3.常来常新——树立品牌意识,保持品牌新鲜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铺天盖地的信息随处可见,观众的视觉疲劳已成为文化传播道路上的荆棘,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是一种品牌,我们需要树立品牌、保持品牌新鲜感,与新时代接轨。对于展览活动我们不仅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在历年打下的基础上,让创新更上一层楼。“荣安杯——庆六一儿童画展”是宁波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品牌项目,每年六月份与荣安集团联合举办,已经历经十年,每年设立特色主题,每年都会不同,其中在宁波地铁项目动工那年,我们策划了“坐着地铁去旅行”绘画比赛,获奖小朋友可以去参观正在建造的地铁。这种结合时事的主题很受欢迎,常做常新,得到社会各界的接受和认可,“荣安杯”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在未来我们需要将这种文化品牌效应一直持续保留下去,做大做强。

每一次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成为我们下一次超越过去的压力,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面对着诸多困难,我们敢于挑战,敢于迅猛的超越过去,时刻想着如何在体制内把项目做得更好?如何兼顾传承与创新?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2016年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出了“六一儿童季”这一主题,新增了两项活动,“美术馆之夜——儿童MINI剧”、“‘匠心·童心’创玩市集”,加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平面的画展到动态的剧场表演,鼓励观众双向、平等的沟通交流,以及参与互动。让艺术更加立体化、动态化,从演员的服装、舞台道具到背景、地毯、场景布置都是原创设计,此次活动特意安排在六月份的周六晚上,到场观众近两百人,现场座无虚席。通过一系列教育项目的创新和发展,引导观众“耳听、眼看、手动、心跳”,并最终赋予他们有意义的、精彩的、难忘的美术馆之旅。

我们提倡的不仅限于画板上的艺术,更要运用综合艺术体现教育的功能,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将这些不同的艺术进行跨界表现,激发多元创新思维。(图八、图九、图十)

4.艺术常驻——开设儿童体验区

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Jean·Piaget)曾说:“儿童是在亲自触摸、操作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最基础的教育的。”鼓励亲子家庭前来参观展览,参观结束后可以到儿童体验区进行不同种类与创作方式的艺术体验。在儿童体验区中,我们准备了绘本、儿童美术工具、儿童益智玩具等,还不定期的策划设计不同的内容,如第一期,针对幼儿小朋友,我们准备了形态各异的万花筒,小朋友可以随时体验万花筒,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出来,虽然每个小朋友看到同一个万花筒,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图案各式各样,无一重复,这正是开发锻炼小朋友想象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临摹和模仿。幼儿时代需要的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涂鸦表现形式,这些图形是孩子生活体验的真诚表达。无视眼前自然具象、直呈本质,画面构成无所顾及,大小随意却又饱满、和谐,此纯真天然的艺术创造,不能不令人叹服!孩子们的满意也就意味着父母受益,一个快乐的儿童观众也会长大成为成年观众,最后成为父母观众。我们期待观众从小培养兴趣,并为生活创造一种新的社交行为模式。(图十一)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意义与前景

美术馆不仅有着展览、收藏等功能,更是以发展教育和以人为本为己任,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深化,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被日益重视,市民们迫切需要一个能提升自身素质的载体,这与我馆教育拓展部的使命不谋而合,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职能日益突显,市民们纷纷进入美术馆接受文化与艺术的洗礼。“让公众走进美术馆,更好的读懂展览、让公众更好的发现艺术、享用艺术”是我对公共教育实践的目的与愿景。

我将随宁波美术馆进一步深化公共教育方面的探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公众的美术馆”!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教育推广部副主任。

从预防性保护的角度浅谈美术馆的藏品保护

文·易丹妮

国内美术馆藏品的保护意识,相较于博物馆藏品的保护来说,起步晚了很多年。当然这与美术馆藏品的创作年代较新、前期美术馆从业人员保护意识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联。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美术藏品的保护意识也被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人所重视并付诸实践。

美术藏品保存期间有十大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的物理伤害、藏品管理人员保管疏忽导致信息缺失、盗窃、水害、火灾、不当的温湿度、光照紫外伤害、虫害、污染物、霉菌。目前一般地方美术馆因收藏工作刚起步,藏品往往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在美术藏品修复方面都处于雏形阶段,因此美术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且在操作上更容易实现。本文将从美术馆展厅和美术馆库房两个方面来探讨美术馆美术藏品(展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一、从美术馆展厅角度进行的预防性保护

谈到预防性保护,首先从美术馆的门面——展厅说起。一些美术馆采用世界上当代美术馆普遍流行的柜架式展厅设计,展厅立面高、空间不规则,少见传统的靠墙密封展柜,但展览内容却往往还是国人熟悉的油画、国画、版画等,温湿度的调控、污染物的防控、虫害的防控就存在较大困难,行业规定较为理想的展厅温湿度是相对湿度50%(±5%),温度22℃(±2℃),一般不超过24℃。对于布面油画来说,高温会使得画布变脆、加速其老化,也会使画面颜料出现软化或开裂、老化加速等问题。由于国内纬度落差大,极端气候对画作的伤害容易出现,将影响美术藏品的寿命。而湿度的变化对画作的影响更显著。美术展品如果长期处于高于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比如有的美术馆将咖啡吧、盥洗室设置在展厅边,又没有相应的隔离防护,引起局部湿度过高,展品容易滋生霉菌、引发病虫害;而出现长期低于相对湿度35%的情况,则表明湿度过低,美术展品则会出现纸张脱水、画布加速干燥、颜料开裂脱落等加速老化现象,都将影响藏品的美观与使用寿命。同时,笔者注意到国内美术馆的展览更换较为频繁,每次展览前展厅装修时间很短,万一刷墙就会出现墙面未干透,引起湿度过高影响展品。博物馆、美术馆要控制好展厅温湿度环境,难度显而易见是极大的,一方面展厅设备设施改建投入巨大,美术馆如果经费不足也没有能力提升硬件水平,从客观上来说就存在着较大的局限;另一方面观众数量众多,不稳定因素随时带入,因此国内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做法是预防性保护重在微环境(以展柜为主)的调节,他们引入了更密闭的展柜,使用更好的吸湿材料来调节展柜湿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展柜内部环境的模拟,展柜中各类微量污染物监测试剂的使用,无酸材料替代传统材料运用在展品的装裱和展览过程等,这些做法都将提升展厅尤其是展柜微环境平稳的控制作用,十分值得我们美术馆界学习采纳。

此外,一般美术馆展览平时较少地关注灯光设置的问题。临时展览在设置灯光方面,某地美术馆的展柜上方有三排荧光灯布局,虽然画面采光充足,然而灯光过强伤害作品,光线对画作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纸本作品可接受的光照度要低于50lux,油画作品要低于200lux,高照度会使得画面褪色,作品老化加快;荧光灯含有大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伤害展品,理应安装防紫外线罩。这里,笔者要提及上海博物馆书法绘画常设展厅的例子,展厅灯光的控制极为细致,观众靠近展品灯光开启,观众离开展品灯光渐渐变暗至关闭,采用感应灯光的好处是可以使得纸本作品在展览期间尽可能少地接受光线辐射,这一做法值得美术馆界学习引用。同时,笔者了解到上海博物馆书画常设展厅备有三到四套展品,每三个月对展厅的展品进行更换以更好地保护藏品,这一细微的动作意义非凡,很多美术馆却尚未有意识,未来在美术馆的常设展览中应尽可能地借鉴上海博物馆正确的做法,以更好地保护美术馆的美术展品。

二、从美术馆库房角度进行的预防性保护

笔者从事藏品管理的岗位,因此更关注美术藏品在库房的预防性保护,库房环境要求恒温恒湿,藏品管理工作人员要对恒温恒湿系统周期性(如每月)检查整修。地处南方的美术馆重点之一是防潮,梅雨季节湿度容易过高,避免湿度走高影响藏品。我们知道“在相对湿度50%,温度为25℃的环境中,纸张仅能保存100年;而在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降至15℃,的环境中,则纸质文物可保存581年”①。可见适宜的温度对于藏品的寿命也至关重要。较为理想库房的温湿度是相对湿度50%(±5%),温度18℃(±2℃),展厅、库房的温湿度仪要经常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库房虽然理论上是恒温恒湿的,但是有着多年典藏管理的前辈提醒:实践过程中要避免循环死角,例如油画最好存放在开放式画架上,然而很多国内美术馆库房出于防尘美观考虑,都采用密机柜画架,外观高端大气,但密机柜画架的缺点是柜子之间合并后不透气,局部形成循环死角,会使得油画容易发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做法是给密机柜顶部、边缘开双排孔 ,促进空气流通,较好地解决了密机柜透气不良的问题,美术馆库房也值得引入此方法。

虫害防治方面,威胁美术馆的虫害很多——如纺织品类害虫衣蛾,木材类害虫白蚁,纸张类害虫书虱,其他害虫蟑螂、老鼠等危害,有些害虫通过通风管道,墙缝进入库房;有些害虫本身在画框的木材中寄生,因入库时除尘消毒不到位,随画框进入库房,由于库房是相对密闭的空间,害虫一旦进入就难以出去,将会对库房内藏品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典藏管理员要严加防范它们侵入库房。要定期清理库房保持库房的干净整洁,在库房外设置准备区用以检查待入库的藏品,藏品入库前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病虫害,一旦发现虫害,立即隔离,绘画类作品除虫的方法是充氮杀虫法,将物品放入密封的袋子隔绝氧气,充入氮气,温度设置在25℃以上,保持20天以上,能基本将害虫杀死。

在藏品入库排架过程中应规范操作,藏品入库前完成登记著录、影像采集等步骤,最好进行消毒除尘等工作,但很多美术馆不具备消毒的条件,也要进行必要的除尘检查工作;多张纸本作品平放至抽屉需要有惰性材料(聚酯薄膜Mylar)来隔开,带框油画临时摆放要使用垫砖,引入无酸材料进行藏品的保存和保护工作等等。同时要做好美术馆库房的应急预案,以防范于未然。

美术馆库房内藏品的出借和包装运输时,典藏管理员首先要了解藏品的状态,是否能够出借或搬运,制作一份详尽的借展前藏品状态报告,了解借展方能否提供充分的保护。藏品的包装一定要规范,尽量采用安全的无酸材料进行包装,以保证藏品的安全,运输公司要选择有运输博物馆藏品经验的运输公司,必要的话给借展藏品购买保险以防万一。到达借展方展厅后,至少放置24至48小时后方能开箱,以使箱子内外温湿度相近,避免藏品因环境突变受到伤害,国内地域广阔,气候相差巨大,这一做法对藏品保护意义非凡。这些日常维护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却深深影响着藏品的命运。人处于一个环境多变的地方或进入一个新环境都会不适应,藏品也会有相应的反应,但藏品自身不能讲话,我们典藏管理人员就应充当藏品的监护人,细致入微地日常维护以减少藏品因环境突变而发生危险。

藏品的预防性保护相当于藏品保健,而藏品修复则是给藏品动手术,我们典藏管理人员要尽可能不让藏品进医院动手术,以日常保健为主。一位从事油画修复的修复师说过修复工作慢就是快,而预防性保护比修复更重要,到位的预防性保护将使库房内所有藏品都受益,将延长美术藏品的寿命,减轻修复师的工作负担。

从根本上说,预防性保护是每个美术馆人的职责。这话看似简单,做起来很难,预防性保护工作要深入到美术馆运行的方方面面,除了馆内外各项硬件设施的满足,而对于很多地方美术馆来说,经费的不足使得美术馆的展厅、库房的相关硬件是不达标的,难以做到恒温恒湿。此外,所有支持美术馆运行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预防性保护中来,甚至是观众,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预防性保护目标。目前中国任何一个美术馆都不能保证百分百做到,可见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范围、难度之大,可谓任重道远。换言之,美术馆内再先进的设备,背后的工作人员在藏品保护的过程中疏忽大意,那么结果将会更糟,这是国内很多美术馆存在的现实问题,美术馆工作人员、展厅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限,藏品保护意识亟待提升。各个岗位的美术馆工作人员参与到预防性保护中来,就要求美术馆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典藏、展陈、工程设备与展厅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出现问题一起解决,从藏品本身出发,来共同承担美术馆藏品、展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注释:

① 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5.

参考文献:

1.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修复中心编著,油画修复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典藏管理员。

展事回眸

东方视觉

何朝兵

顺应内心 独自行走

文·桂鑫波

何朝兵

1974年出生宁波鄞县,中学美术教师。作品参加十届全国美展,浙江省青年油画家提名展学术奖 ,浙江省油画展铜奖,浙江省美展银奖,深圳国际小幅水彩画交流展金奖等。

何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而言,他有着很多美好的品质,而最让我感动的则是他对艺术的追求、对自己的诚实,以及对别人的包容。很多时候,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孤独、恐惧、理想、艺术和爱是我跟何老师常常谈论的话题。我常常深受其扰,而何老师总能对我报以理解,并跟我分享他的感受和见解。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孤独和恐惧,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表达,没有对真爱的渴望,便不会对这些话题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洞察。我想何老师一定对这人世间的轮回,对这心灵深处的宁静,有着比常人更多的体验。

在他面前,我可以勇敢地做我自己,诚实地将我的感受完整地表达出来,特别是那些极其细微的情绪和显得有些激进的思想,即便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听着,或者指出那些我没有发现的事实。这让我常常备受鼓舞,也让我感觉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有着如此深刻的连结。

是的,我们常常用灵魂来沟通。

他高度的敏感,有时候,他也会经历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那些孤独和恐惧,常常让他难以和那些不适合自己的事情说不,从而远离真正的自己。这些充满孤独和痛苦的情绪,也体现在很多他的画作当中:独自行走的人,阴郁的树林,似有若无的场景,还有那些难以言说的色调。我不知道他是否有意识地创作那些画面,还是这样的创作无意识中成了他情感表达的出口和慰藉。

然而如果只有痛苦的体验,那绝不是完整而深刻的人生。很多时候何老师又有着高于常人直面人生的勇气。正是这份勇气,让他面对那些孤独和痛苦时,才能够淡然处之。他喜欢独处,但这并不是对世界的逃避,而是与自己诚实地相处,感受自己的存在,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所以我又常常能在他的画面中看到那份平淡、素雅,还有对景物平静而细致的刻画。这让人感到宁静。宁静之中,体现着无限的可能和张力。

何老师还喜欢画那些枯萎的花草。生活中,他也喜欢保存那些已经死去的植物。在他的画面当中,枯萎的花草常常被细腻地描绘,也常常与背景融为一体,模糊不清,好像一段生命已经结束,进入一片无人知晓的未知,又好像生命初始的混沌,即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在这生与死之间,画笔只是平静地刻画着,仿佛对这个轮回世界的观照。或许生死之事,在何老师看来,已不过平常。在不惑之年,他正练习着在生活的每一刻里死去,又在每一刻里诞生。

最近几年,我感受到何老师与周围的一切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在限制中不断地出走和回来,让他面对生活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但我知道他心中的激情一直都在,不管是对世界的好奇,对艺术的执着,还是对自己的信心,一直都在。而这,也让他的生命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愿你能永远顺应内心,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何朝兵供稿,作者系青年摄影师。

陈国毅

一位痴迷黑白韵律的敏感者

文·刘永琴

陈国毅

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任教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10年前在友人处偶遇一幅版画《莲》:构图奇绝,四支莲蓬被压低至画面下方四分之一处位置,留下绝大部分背景以纯黑处理。猛一看,仿佛暗夜里熠熠发光的神物。四支莲蓬欹侧生姿,表面肌理生动雅致,浑然不觉中就成了画面的主角。这幅作品使我重新定位了友人的品位。之后得知,《莲》竟是身边同事陈国毅老师的手笔,不禁顿生敬佩。

后来有幸见识了陈老师更多的作品,尤其这十年中他在版画创作上锲而不舍,完成了数量众多的作品,不时有令人惊喜的新作。

外表看,陈老师好像北方的粗犷汉子。实际上,出生于江南的他不仅能细腻感知平淡生活的细微精致之处,也能敏感捕捉到时代气质的瞬息变化。这使他的作品大体分为两类题材。

一类,他关注光阴的四时流转、生活的物象之美和个体生命的刹那情绪。如《荷》系列、《凝固的表情》、《植物》系列、《季节·十月》系列、《生活的味道》系列、《张嘴男人》系列等。我们身边再普通不过的景象,却能被陈老师发现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在《生活的味道之一》中,人们随意晾晒的一堆尖椒,无序摆放出的疏密重叠被他转化成生动的形式构成。一组组短促多变的刻线在方向、长短、粗细、深浅上塑造出尖椒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形体:排列严谨的简短直线使尖椒脆嫩起伏的油性表皮栩栩如生;线条的疏密对比刻画出尖椒厚实皮质的光滑色泽。整体来看,尖椒的短线、背景的点状肌理,以及阴影的空白处理,让画面的明暗灰调性和谐统一,仿佛能感受到阳光中尖椒的鲜活和温暖。

这种对版画技法创新的专注,肇始于他多年前就读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时。期间创作的《有鱼的风景》系列中,相同尺寸的四幅作品在构图、刀法、点线面构成方面极尽表现的可能性。多种刀型与丰富的刀法相结合,探索点与线的大小、粗细、曲直、平行、相交、重叠等多种表现效果,形成趣味盎然的视觉肌理,彼此之间对比而和谐。主体的鱼则大胆地以留白来处理,鱼的大块黑色与丰富细腻的背景造成极大的视觉反差。两者的并置将画面空间压缩至前后两层,摆脱了写实空间的制约,使传统版画出现新的视觉面貌。而后的《状态》系列中,人物形象重复放置在空白的背景上,俨然后现代艺术中波普艺术的惯用手法。

第二类题材侧重于对时代变迁和社会事件的关注和思考。陈老师虽说是70后,但对更新神速的电子产品和各类功能新颖的应用软件了如指掌,总是同事中最早尝鲜的时尚达人。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从刚毕业时的《状态》系列,历经《流行色》、《凝固的瞬间》、《2013》系列、《扫一扫》系列,再到《生态》系列,其中既有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有平凡百姓身上透露出的时代气质。在题材的表现角度上,也常常选取独特的一面。如《凝固的瞬间》,以废墟中出现的一个挂钟来展现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和人们被摧毁的正常生活。

正在制作的《生态》系列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品。创作灵感源于2014年陈老师在法国艺术考察时,于巴黎蒙马特高地无意中看到的一株百年老藤。繁华落尽的老藤扭结着攀援而上,错综复杂、粗细相交的藤蔓散布开几十平方米,仿佛百年时光的交集和沉淀。在生出树如人生的感叹后,陈老师将这些藤蔓提炼为或粗壮或纤弱的线条,盘旋缠绕在画面空间里。主干般的粗线浑厚有力,好似命运沉浮中人类的忍耐和坚韧;其余的细线则如枝蔓般瘦劲挺括,饱含盎然生机。这些线条在画面中恣意生长,遒劲流动如同张旭的狂草。富有弹性的弧形线条在刀刻的过程中留下细微的起伏变化,正如同毛笔书写过程中的缓急和提按,避免了线条过于均匀而导致的流滑和柔媚,也仿佛老藤粗粝的沧桑之美。对线条的准确操控感与陈老师对书法的研习有一定关联。书法是中国艺术以线造型的最高典范,线所蕴含的各种表现性在多种书体中被深入探讨。在《生态》系列中,以刀为笔的造型手段与书法的线相融合,呈现出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情趣,可以说当代版的“以书入画”了。整体而言,所有线条,无论粗细、曲直都以留白的纯黑色调处理,而密集的点状刀法则形成非常浅的亮色调背景。这种鲜明的对比,让线完成了对整体空间的分割与融贯,使画面的构图具有强烈的形式构成感,如同日本书法大师井上有一的现代书风与蒙德里安抽象艺术的结合。

《生态》系列由多幅作品组成,90cm×120cm的巨大尺幅需要花费超常的时间和精力。在已经完成的几幅作品中,可以看到陈老师对版画语言的创新和题材的把握已近臻化之境,这使我们非常期待他之后的创作。相信,今后在高校从教之余,陈老师依然能够继续保持真挚的版画创作。同时,作为时代与生活的敏感者,将带给我们更多独到的艺术感悟。

陈国毅供稿,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研究生,任教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王烈昕

水彩,从写生到创作

文·王烈昕

王烈昕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提到写生,总会把它与素材搜集、提炼归纳联系起来。在我看来,写生不仅仅是创作作品前的一个前置练习,同时也是构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往往忽略了“写生也是创作”。从我本人接触水彩画起,在练习与创作过程中,写生一直占有一个相当大的地位。每年的暑期我便与三五好友一起探访国内的名川大河或是隐秘小景,细细数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也走过了不少地方。走过的这些年,在让自己的眼睛得到美景滋润的同时,也为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笔。

最近几年我的创作思路从“港船、机械造物”这些历史沉积题材,逐渐转为相对轻松的人文题材。这恰巧与我前些年的写生游历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些年时候,年纪还轻,喜欢往远、往偏了走,去过东北漠河,到过西北敦煌,也走过黄土高坡,那时看的景,画的画便于这些景色分不开,回来创作时,作品也往往充斥着这些地方的“厚重与悲凉”。不管是以生锈铁锚作为主体的《寂静的角落》,或是充满机械崇拜的《港口·沸腾》都是如此。

老是与大气的题材打交道,总归有失偏颇,所以近几年,远的地方也几近都去过了,开始瞩目离自己近一些的景了。《风和日丽》、《礁石与松林》这两幅出自威海写生期间,我看到的是不同于家乡东海的另一片海域——黄海的样子。《西溪湿地》、《西溪酒吧》则来自杭州西溪,是有别江南水乡、古镇的另一种自然风情。

水彩与水总是分不开的,看水画水,运用好水这个媒介是水彩人永恒的话题。在两次写生期间,所有的作品均是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完成的,因为季节的关系,夏天的烈日下,水和颜料会干的很快,这不得不让我加快挥笔的速度,往往很多复杂错乱的颜色和结构都需要一次次归纳统一,只留下最重要的几笔。威海的松,我只留下了稀释的靛青和普蓝,西溪的树,也只有寥寥三五层次。每一幅作品,画面均是由最基础的颜色和干涸的水痕交织构成。回家之后,把几张得意之作给刚上初中的女儿一看,女儿便给了我四个字的评价,一句常常出现在武侠小说的里的话:“返璞归真。”忍俊之余,也不禁反思过往的创作历程太偏重主题性,主体物几乎都是静止不动的事物,如何原先学画期间那样,背景和氛围通通围绕主体物,为主题所服务,画面也可以用“凝和紧”来形容,忽略了随意和松动。

之后便是创作这组新的人文题材作品《致青春》和《灯火阑珊》,素材均是取自于简单的手机照片,并没花大力气背着单反到处取材。人物主题之前创作的不多,往前细数,好像只有多年前的《凝聚时刻》了。这段创作过程,在延续以前的技法和部分画面特点的基础上,摈斥了过去以主体为中心,层层反复叠加颜色氛围的习惯,大量的中、远景处理都往写生期间的颜色运用相靠拢,整体偏向于“松而不散”。无论是《致青春》还是《灯火阑珊》似乎都存有一到两个人物主体,但是每个主体又并不与其他人物拉开过大的塑造差距,整体呈现的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把组织出来的画面“活”了起来。

张璪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朝的古人就已经和近现代西方绘画的几位大师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了。本来的大意指的是绘画不能照搬照抄自然,而需要加入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我看来,写生如果仅作为一种练习,的确可以单纯的复制眼前的内容,但当写生和创作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有目的的截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会非常重要。当你从每一次的写生中,获得之后创作时需要的一点点灵感、想法或是技巧时,这便有意义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