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张乐装置作品展》记者采访录
2008-12-05
时间:2008年11月19日下午4:00—5:00
地点:宁波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
采访人:《生动•生活》记者叶秋
采访对象:宁波美术馆学术典藏部主任宋文翔
旅加华人艺术家张乐
记者:今天下午《联接:张乐装置作品展》开幕了,展出效果很特别,给人很多遐想。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对于装置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还很陌生,希望宁波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的负责人和创作作品的艺术家给广大的宁波市民作一个大概的介绍?
宋:在国内美术馆里有艺术家工作室这种形式的还是不多的,官方美术馆的话也就我们一家,在上月举行的国际美术馆会议上大家都对我们这个项目比较感兴趣。我们已经操作了几期,还都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大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疑虑的。毕竟这种模式操作下去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就说张乐这个装置艺术展,我们请他来入驻艺术家工作室,虽然我们馆有这个平台,但还是要有一定的投入,比如说生活经费啊,创作经费啊。像以往的架上绘画,我们是很清楚的,艺术家来了之后我们会在合同上和他协商,最后能给我们留下几幅创作作品。但是像行为艺术啊,装置艺术啊,作为一个非传统的架下观念艺术,它是没有实物的,那么最后能留下一个什么东西?回报是什么?这个就是大家特别怀疑的一个东西,像这次张乐入驻艺术家工作室,这也是我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
记: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把这种当代艺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
宋:我觉得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跟大众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大众理解的艺术是传统型的,比如国、油、版、雕,完全是一种审美形态的。但事实上,装置这种艺术形式是二战后,在西方现代艺术发展之后出现的,由杜尚最早呈现出来的。如果要理解装置艺术,首先还是要了解西方艺术史,尤其是怎么从现代艺术发展成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传统古典艺术的形态主要还是审美型的,到了现代艺术它可能是为了追求一种“审真”,就是追问事情的本质,在真的前提下它可以是丑的,也可以是美的,但不一定就是大众审美的那种很唯美的形态,只要是真的、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就像追求真理一样把它呈现出来,那就是好作品。艺术这种方式发生了改变,装置也是通过现成物,最初就是杜尚将厕所里的小便器搬到了博物馆就变成了一件作品,这个大众是不理解的,因为它是一件现成物,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一件作品呢,这就涉及到艺术理论的几个问题,第一个是语境问题,第二个是所指和能指的问题。什么是语境呢,比如说一个杯子,在生活中它是一个用来喝水的实物,当我们改变了它生活中的这个功能,把它放到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在这个艺术环境的前提下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比如说放到美术馆,那么美术馆这个语境就把杯子变成了一件作品,那这个杯子的意义是什么赋予的呢,一个是美术馆这个语境,另外一个就是艺术家本身,就像张乐的这个帐篷,同样是这个前提,首先是美术馆展出了他的帐篷这件作品,其次,他这个方案是很充分的,他赋予了帐篷背后的思想内涵。因此在美术馆这种语境下,美术馆和张乐的创作理念所共同赋予了帐篷成为艺术品。当然他这个帐篷就不仅仅是作为户外的、使用功能意义上的这种帐篷。第二个是所指和能指的关系问题,比如说这个杯子,是个很重的杯子,它的使用功能是用来喝水的,那么杯子的使用功能就是所指的关系。如果改变了它本身的用途,就变成另外一个功能,这个很重的杯子我拿它来做武器,那它就是能指关系,而这个能指关系是谁赋予的呢,这就是艺术家给的。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装置艺术会容易一些。就说杜尚的那件作品,小便器的实用功能是厕所里的一个器皿,但是杜尚把它作成一件作品,取名为《泉》,它本身就是对安格尔的新古典艺术的绘画作品《泉》的一种调侃的反叛、对经典艺术的反叛。这个物品本身已经不再是它表面的一种物象了,更多的是物象背后的一种意义。很多装置艺术作品就是这个意思,超越了对象,作品背后是隐藏着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也就是它的思想性。刚才在展厅和张乐一起探讨这个思想性,这种思想性是艺术家本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之后,带着质疑、批判、反思来把它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作品引起观众的一种互动,如果你理解了背后的意味,你就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思想。欣赏装置艺术作品还需要一种在场性,你必须要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你才能感受的到,如果放在印刷品上你可能就没有这么强烈的一种感受了,所以这个在场性是非常重要的。对张乐的作品我们一直还是比较关注的,从他去年8、9月份给我发邮件以后,我觉得他的作品有比较好的思想性,他毕竟代表了海外华人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理的、生存的一种状态、一种对文化身份的确认,这对任何一个海外华人来说我想都应该是可以理解到的。
记:请您谈一下您入驻宁波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以来这一个多月的创作过程吧。
张:宁波美术馆提供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来做这么一个现代的装置艺术,我觉得非常的荣幸。能够把这个项目实施,我得到了学术典藏部宋主任和各位工作人员的帮助,非常感谢。我在国外生活了7年多,一直从事的是装置艺术,我觉得现代艺术是一个大潮流、大趋势,这并不是说传统绘画就没有了,应该说是百花齐放吧,大家可以从事各种艺术,装置艺术把绘画的平面性和雕塑的立体性,包括一些动态的东西做了一个结合,它是一个综合体。绘画里有很多暗喻、借代,像打哑谜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我也是借一个物体指代另外一件事,比如说我借助了绳子,有人说像蜘蛛网,我就是借助绳子来指代文化脉络、文化链接。网络你看到的是无形的,事实上它归结为一条条的线、光缆,天上的卫星它也是一种无形的线,现在做这种东西就是通过物体的名称、形式来隐喻,最后综合成一个作品。帐篷也是一个借代,它就是一个最简单最原始的、流动的家。像杜尚做的那个作品,用小便器来借代,它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表面上的解释,还有一个就是对以前艺术形式的一种反叛和否定,其实也是想开阔艺术的思路,使艺术走的更广泛,不想再延续以前走的路。作为艺术家,每个人都想创新,创新就包括思想上的创新和形式上的创新,有些人在考虑,可不可以在艺术形式、美学逻辑上有所创新。对于逻辑的问题无外乎就是正和反,正方面思考之后我可不可以从反方向进行思考,艺术和科学不同,不一定存在对与错,它最关键的是一个思考的方式。我们做现代艺术,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不理解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传统美学方式上的不理解,为什么它不美了,不能直接看懂了,这是审美观上的一种不理解。第二个就是形式上的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东西。我们想做的就是去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同样是一个美学的事情,一个社会现象,别人通过画画把它表现出来,我逆向思维,用一个装置、立体的实物来说话,说的不那么直白,让你们去动脑筋思考,去一层层的想,它会有一个思维的转换,一个现代艺术的作品呈现的时候,它希望观众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去思考,通过思考去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宋:我觉得不理解最主要是观看艺术作品的方式,或者是思考的方式,人与人不同,所以看和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差异性,因此有的人理解,有的人不理解。
张乐:我们也不强求每个人都能够理解,艺术的争议是最普遍的,没有争议的东西不一定是个好东西。艺术永远是具有开拓性的,宁波美术馆这个平台就起到了引导社会去理解艺术、欣赏艺术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艺术引导性、领先性和开创性。
宋:刚才我和张乐在作品面前探讨的时候,觉得他的作品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视觉性,都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结合,尤其是在展厅这个环境里,在灯光的配合下,达到了一种非常唯美的效果。
记者: 你这次都在宁波哪些地方取了景?
张乐:我取的景每一个点都说明一个问题,比如说老邮政局,虽然是简单的一个建筑外墙,但我觉得取景并不在于取到什么东西,而在于取景的过程,你是否把你需要的思想采集过来,当采集的景表现在布上的时候,就承载了艺术家赋予它的思想。为什么第一个选择邮政局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交流。再比如说码头上栈桥,这个码头是宁波最老的码头,宁波就是从这个桥走出去的,这个栈桥虽然不一定和那时候一模一样,但是栈桥就承载了这个历史,它就象征着交通和人员的交流。
记者:那你的作品里是不是每一个采集点的素材都有一个意义在里面?
张乐:对的,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个背后的故事,再比如说选择老外滩的天主堂,我来宁波第一天,路过这里,这个教堂是宁波最早的教堂,它的外墙就相像一本历史书,记录了宁波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也代表了东西方文化与思想上的交流。我还选择了一个山上的一块裸露的岩石,它象征着大自然与人的交流。
记者:谢谢你们的释疑,你们的讲解对认识装置艺术作品打开了一扇门,尤其是能更好地理解了张乐作品中帐篷的这种文化的联接。
张乐:不客气,希望更多的人继续关注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