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3月21日上午,“灰色的记忆——张顺川绘画回顾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展出张顺川“记忆中的景象系列”作品80余幅。
宁波市委原常委、军分区原政委朱宝定;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夏秋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敏杰;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忻春意;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冬平;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朱英海;以及鄞州区塘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晓俊等出席开幕式。
夏秋耘指出,张顺川的艺术具备“纯粹”特质,并表现在创作动机、作品题材和艺术主题等三个方面。夏秋耘强调,在前不久闭幕的宁波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动员部署会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市委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目标和系列举措,要求“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内在契合”,通过“擦亮‘源起海洋、赓续千载’的文化标识”等,推动特色地域文化焕活新生。这为我市艺术家的创作、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守并传承港城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脉,持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推动港城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贡献出更多的文艺智慧和力量。
王敏杰认为,张顺川的作品展现了时间的印记,在有限的画幅内,通过描绘海滩、贝壳、礁石等元素,构建出一种静谧且深邃的氛围,让观众体验到时间的力量。其作品饱含诗意,通过色调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操和文化品性。张顺川以个人体验为引导,掌握技巧与画面构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语言和方法论。其绘画作品中的时空性、诗意表达和个性绘画语言,均与个人生命体验紧密相连。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将个人经历转化为视觉语言,利用海滩、贝壳、礁石等符号,传递了时空与心灵的诗性。
胡冬平认为,“扎根乡土,融汇中西”是张顺川绘画艺术最突出的风格;从鄞州到世界,传递“中国梦”,是他的文化使命。他是一位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的传奇艺术家,早年务农、经商,历经生活的磨难,40岁时毅然弃商从艺专事绘画,用画笔勾勒出对故土、对大海的深情眷恋。这种大器晚成的勇气与执着,充分体现出鄞州人“敢为、敢闯、敢首创”的精神。胡冬平表示,期待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激励更多艺术家深耕本土、勇于创新,共同书写“文化鄞州”的崭新篇章。
张顺川首先阐述了本次展览及其主题的源起。他表示,自己作品涉及的主题皆源于内心深处所希冀表达的情感与思索。在作品中,那些看似真实的山水景致,介于现实与虚幻的边缘,展现的是自己对回归自然怀抱的渴望。艺术是净化灵魂的重要方式,能够剥离世俗的尘埃。他期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让大家领略到大自然未经雕饰之美,以及那种能够抚慰与净化心灵的力量。
张顺川,浙江宁波人,中国美协会员,职业画家,白美术馆创建人。油画作品先后入选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多个重要展览,多次在国家级画展中获奖,百余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机构收藏。
本次展览较全面地展示了张顺川从严峻到明朗的创作轨迹。其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运用淡雅而简洁明快的色彩,以及深入细腻的细节描绘,并以质朴的笔触勾勒出内心至美的景象。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追溯,更是当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求生命定位的集体回望。张顺川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众多美丽的海滩、礁石和贝壳的景象,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刻思考。
展览将持续至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