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开幕式现场
8月22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提名项目“湖山远旅——中国山水图像的现代演绎”展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也是宁波美术馆建馆二十周年系列展之一。展览以山水图像为叙事线索,通过近现代影像与诗韵湖山的跨时空对话,探讨中国山水艺术从传统向当代的美学演进。
领导嘉宾合影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葛瑞康,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戚颢,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傅拥军,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矫健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宁波美术馆副馆长魏惠东主持。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杨劲强调,美术馆通过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艺术史脉络与当代语境中进行学术梳理与重构,成为推动自身发展与美术事业进步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一批年轻策展人的加入,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新的视野与活力。本次展览以中国山水精神这一永恒主题为线索,跨越摄影、绘画、综合材料等多种媒介,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对话与映照,呈现山水精神在当代的多元表达与延续。展览不仅展现了青年策展人的学术视野与美术馆的丰厚馆藏,更构筑出一条可供观众沉浸其中的审美路径,引导大家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展开思考、获得共鸣,进而实现对美的感知、学习与追寻。
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致辞
张维萍指出,自主策划展览是美术馆实现收藏、研究、展陈与公共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旨在激发创新精神与自主意识。这类项目不仅推动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也彰显了美术馆向“文化引擎”转型的转型。宁波美术馆凭借多个获得文旅部表彰的自主策划项目,展现出在学术研究、展览策划与公共教育方面的扎实实力。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美术馆鼓励青年员工不断突破与创新,将艺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策划出更具时代感与现实意义的展览。同时,美术馆将持续推进藏品的活化利用,让藏品真正“活起来”,融入公众日常生活。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傅拥军致辞
傅拥军表示,本次展览主题含有“对话”性质,是一场具有话题性的山水艺术展。对话的维度丰富,既包含古今艺术的交融,郎静山与牧溪之间的艺术呼应,更延伸至跨界艺术家的互动,以及当代创作者与东方艺术精神之间的深度交流,展览学术性强且接地气。傅拥军强调,艺术的重要魅力正在于激发想象,这也是艺术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本次展览从整体主题到各个单元的设计,皆致力于为观众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展览的呈现方式也经过特别构思,引导观众走入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艺术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矫健致辞
矫健指出,自2016年“山水宣言”展览以来,浙江艺术界持续开展对山水艺术的深入探讨与实践。以“看见西湖”等为代表的影像艺术创作与展示活动,不断推动对东方美学内涵的深化与理解。而宁波美术馆此次推出的展览,不仅是对既往山水艺术实践的拓展与丰富,更以系统性的梳理方式实现了总结,展现出独特的视野与魄力。“湖山远旅”展览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展陈,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宁波美术馆创作研究部画师、策展人吴金晶致辞
吴金晶表示,此次展览从构思到呈现,始终得益于美术馆系统性的培养与支持。在市文联的专业引领和美术馆的全面保障下,自己不断拓展策展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她衷心感谢展览执行、学术典藏、媒体宣传、公共教育及设计等各部门的高效协作,正是在大家整体协同、密切配合的团队氛围中,自己才得以顺利完成“湖山远旅”的策展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宁波美术馆副馆长魏惠东主持开幕式
中国山水艺术承载着千年的哲学沉思与人文精神,既是东方美学的核心表达,也是文化自信的视觉载体。本次展览以南宋禅画大家牧溪的简淡意境与“亚洲摄影之父”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为起点,构建起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呼应,揭示山水艺术从宋元笔墨到现代影像的内在关联。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中国山水图像的现代演绎”为主题,通过三大板块展开叙事:“郎静山与牧溪的对话”以摄影与水墨并置的形式,呈现跨越八百年的艺术共鸣;“现代图像摄影的拓展”汇集多位摄影名家之作,融汇新技术与传统哲思;“现代山水精神的呈现”则依托宁波美术馆馆藏资源,展出童中焘、卓鹤君、周京新、郑力、茹峰等中国画名家作品,以及胡伟、曹晓阳等在综合材料绘画多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以“卧游”传统为脉络,从传统笔墨、西方素描到当代装置,多维度展开对山水精神的可视化哲学思辨,呈现东方美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以多元媒介重新诠释山水哲学。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