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远旅——中国山水图像的现代演绎


展览时间:2025-08-22 至 2025-09-14

展厅:3号展厅 

展览概要

“湖山远旅——中国山水图像的现代演绎”展由宁波美术馆(宁波画院)主办,青年策展人吴金晶策划。在宁波美术馆建馆20周年之际,本部与东钱湖馆区联动举办,以山水图像为切入点,促成近现代影像与诗韵湖山对话,探索山水图像的演进。

一、郎静山与牧溪的对话

郎静山作为东方摄影美学的奠基者,其集锦摄影通过暗房叠印技术解构传统山水范式,以科学媒介重构宋元绘画的虚实意境,使《烟江晚泊》、《烟波摇艇》等作品成为水墨韵味的银盐注脚。与之呼应的南宋禅僧牧溪,以《潇湘八景图》中的简淡笔触与空寂禅思,奠定了东方艺术对自然本质的永恒追问。这一部分通过二者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重构中国山水精神的传承脉络:展览通过从103件郎静山原作中精选的30件与牧溪山水美学的并置,在摄影的机械性与水墨的写意性之间架起桥梁,揭示东方艺术从笔墨到光学的精神转译,呈现传统山水基因在近代媒介中的觉醒。

二、现代图像摄影的拓展

当代影像艺术家以科技为笔,续写湖山新章。板块集结邵大浪、傅拥军、叶文龙三位金像奖得主,以及池海波、陈浩、矫健、邱锋、唐浩武、吴德、张若昊、张煜、郑小林、邵文欢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创作既承袭郎静山“气韵生动”的创作哲思,又以无人机航拍、数字拼贴、动态影像等技术重塑山水维度。其中,张若昊的东钱湖全景灯箱以鸟瞰视角呼应并重构《西湖图》的叙事传统;陈浩的动态影像将凝固山色转化为流动诗篇;邱锋《愁空山》系列以银盐颗粒隐喻山川神性。展览更纳入了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池海波、郑小林的材料革新,通过自然肌理拓印、矿物显影等手法,在光影科技与手工质感之间探寻山水意象的当代语法。

三、现代山水精神的呈现

艺术家以多元媒介重释山水哲学的内核。卓鹤君的青绿巨构延续展子虔至潘天寿的笔墨色彩传统,童中焘笔下的浙东山水以枯润墨痕演绎陆俨少笔意,郑力、茹峰、周京新亦在传统笔墨中探寻山水意趣。作品的突破性探索更集中体现在材料语言:胡伟用综合媒材构建云雾的物性沉思,曹晓阳以木炭素描重构《二十四诗品》的诗性空间,陈焰的装置艺术以刻痕胶片演绎银河飞瀑,魏惠东的《金碧港湾》在绢帛金银间凝固时光的温度,杨东白的玻璃山水凝固了光的通透禅意,陈赛赛、凌华铮、石博文、杨洋、袁柳军则以各自独特的媒介语言,拓展着山水表达的边界。板块从传统笔墨、西方素描到当代装置,以“卧游”传统为轴,展开对山水精神的可视化哲学思辨,见证东方美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

指导单位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宁波美术馆

协办单位

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

宁波市美术家协会

展览时间

2025.8.22—9.14

开幕时间

2025.8.22 上午10:00

展览地点

宁波美术馆3号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