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华中国画作品展览


展览时间:2013-08-09 至 2013-08-25

展厅:3号展厅 

王守华先生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造诣,很有个性的画家,他的艺术才华和魅力曾引领一批有志于绘画的年轻人走进艺术之门,他是当年宁波画坛上很有声望和影响的领军人物之一。

我认识王守华先生是在1968年的文革中,那时我初到宁波,因为喜欢画画,就经常去药行街天主教堂(当时的宁波市展览馆)看老师们作画,在那里集中了多位宁波美术界的高手在为宣传或展览搞创作。记得老教堂的二楼有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其中有一间门上贴着“贫下美工室”的斗室里,桌上堆满了杂乱的画报资料和广告颜料,边上还有几只空酒瓶和一个满是烟蒂的破瓷罐,一个身着油彩斑斑工作服的老师正在画架前创作一幅毛主席半侧面像的宣传画,他画得很轻松和自信,熟练的用笔、丰富的色彩、扎实的造型功夫,引来观者啧啧的赞叹声。老师不时地眯起眼睛猛吸几口烟,用带着福建腔的宁波话自我调侃,戏话连篇,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都觉得看他作画不仅是视觉也是听觉上难得的艺术享受。有人告诉我,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守华。日后,还曾多次在宁波的主要街口看到王守华老师爬上高高的脚手架作巨幅画像,路边经常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潇洒干脆的笔触,生动饱满的画面更是让我辈学画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帮粉丝在架子下时而递茶杯,时而递颜料忙得不亦乐乎,在同行们的心目中,画坛的权威非王守华莫属。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培养和带出了一批有美术创作潜力的年轻人,也成为后来宁波美术创作活动中的生力军。

在黑白颠倒的文革年代里,由于他直言不讳,口无遮拦的秉性,被罗织了莫须有的罪名,遭到牢狱之灾,受到了迫害和摧残。然而人生道路上种种磨难,没有毁灭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改变他天生的傲骨秉性,更没有阻止他对绘画艺术的酷爱和执着。

文革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他帮助社会热心办学,尽心尽力传授艺术,培养美术人才,为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宁波文艺创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王守华先生勤奋聪慧,自年轻时就打下了扎实的中西绘画基础和造型功底,并花了大量时间看书读画习字,对中国传统绘画有较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中年后他以默兰的笔名,潜心于花鸟画的创作和探索,不少精品佳作入选全国、省级等展览,广受好评。

人说王守华傲气,实是傲骨之气,自古以来大凡文人墨客有此气者不乏其人,他有时说话尖刻对人苛刻,但对己也苛刻,他闭门作画,常常废纸三千,自己看不上的也决不拿来示众。他一生推崇文人画家八大、石涛,深爱虚谷、任伯年,一度研究蒲华,博采众长,也有幸聆听潘天寿、吴弗之等大师的教诲,使他具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起点。

晚年的王守华先生深感时间宝贵,更加勤奋努力,可谓生命不息,笔耕不止,了解和熟知他的朋友都十分佩服他的精神。可正当他的绘画艺术日趋炉火纯青,画风拓展待变,再创辉煌的时候,他突然走了,走得那样的匆忙,给绘画界的朋友们留下了深深的惋惜和遗憾。生前我曾建议他办个画展,出本集子,他只是笑而不答。也许他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希望能达到更高目标,用更多的力作展示给大家,这又是他苛刻律己的秉性体现吧。如今王守华先生已驾鹤西去整三年了,艺术界的朋友常常会提及他、怀念他,也希望能在他生后出本画集,办个展览以示纪念。

这次有机会在众人的热心帮助下,特别是在市文联和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编著了这本《王默兰花鸟画册》,画册尽可能地收集了作者多年来的一些代表作品(仅限于中国画、书法作品),但仍然难免挂万漏一,恳望大家谅解。

历来有志者多磨难,大凡成功者都是从荆棘里爬出来舔好伤口继续前进着的强者。王守华先生是这样的有志者、强者、成功者。我们借此告慰逝者,缅怀故人,也为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再添骨法用笔、水墨畅瀚的奇葩。

主办单位:宁波市文联
协办单位:宁波市政协书画院 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宁波市美协 宁波美术馆

开展时间:2013/8/9 至 2013/8/25

开展地点:宁波美术馆3号展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