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历史变迁


宁波美术馆原址的历史见证——图片陈列

宁波美术馆的原址,系宁波港客远站(码头)。它从兴起、繁荣到退出社会生活,这一百六七十年的历史,正是现代宁波港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宁波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

宁波港客运站(码头),历史上称为江北岸轮船码头。19世纪上半叶,三江口的江厦、江东帆船码头逐渐转移到江北岸的轮船码头。1844年1月1日,江北岸轮船码头被列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宁波港正式开埠。从此,江北岸轮船码头便成为对外开放进行内外贸易的“通商码头”;成为大批宁波籍人士走出宁波、走向世界的“人生码头”;亦成为海内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进步发展的“文化码头”。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它记载了民族自主的尊严、丧权辱国的屈从、闭关自守的落后和改革开放的繁荣。所有这一切的兴衰荣辱,都留下了清晰的历史轨迹,促人追忆,发人深思。

宁波美术馆建筑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址上,让这座具有宁波标志性的建筑永远矗立在美丽的三江文化长廊,是宁波美术界的荣耀,更是宁波人的骄傲。宁波美术馆在兴建过程中,省、市的主要领导莅临视察,一大批全国美术、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前来考察,这正说明了宁波美术馆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和所具的魅力

这里陈列的近百幅老照片与新照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波美术馆馆址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现在所处的重要地位。

塔楼

(本栏目内容陈列在宁波美术馆一楼入口处右侧的 1C 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