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寻桃花源·乡情篇——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亮相宁波美术馆


2024-04-30
陈勇、余红艺、李秀琍、傅丹、郁伟年、杨劲等领导,以及芮捷锐(Geoff Raby)、俞敏洪、高屏、任建国为展览开幕式剪彩


3月30日, “再寻桃花源·乡情篇——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这是继去年中国美术馆展览之后,任建国个人作品展巡展的第一站。

开幕式现场


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 Raby),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中央美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展览策展人于洋,中国国家画院理论所所长陈明,中国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孔令伟,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等宁波市外嘉宾;以及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红艺,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李秀琍,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文联原主席傅丹,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宁波文促会主席郁伟年,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宁波市政协原秘书长、市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士力,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高屏,宁波市美协主席孙佩梁等市内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及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艺术家、企业家、媒体记者等。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主持。

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致辞


杨劲指出,任建国早年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民俗氛围,并且充满人文情怀、烟火气息的意境;后来其作品发生了很大转变,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期间所创作的一系列具有半抽象的新写意风格的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两条清晰的路径,一是对于中国笔墨的不断探寻和实验,二是人文精神不断在母题中的挥写,两条路径同时并进,这时候的作品人物形象鲜活,画面色彩绚丽,并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中央美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展览策展人于洋致辞


于洋认为,任建国的作品既展现了中央美院中国画创作的传统理念,后来将人物、山水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把石青石绿等色彩与水墨相结合,也展现出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再寻桃花源”是大家共同的理想,在喧嚣的都市之中,都期望寻找一座静谧的精神田园,在任建国的作品中,大家能够感受到这种理想主义的光辉。

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 Raby)致辞


芮捷锐(Geoff Raby)认为,任建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家,在澳大利亚居住了很长时间;他的艺术具有独特风格,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用现代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芮捷锐指出,当前中澳关系恢复正常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比如类似本次美术展览等的形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致辞


俞敏洪认为,任建国有三点特质最吸引人:一是他特别热爱生命、热爱艺术,因此才能创作出让人震撼的优秀作品;二是他非常坦荡,因为对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追求,让他一直坚持创作,把眼中和内心所看到的世界的壮美表现出来;三是他对美好生活寄予热情和期待,所以他的心境及画风、画笔很纯粹,心中所期盼的和画面所表达的,都是希望每一个人更加美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桃花源”里。

艺术家任建国致辞


任建国表示,桃花源是一种意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的是他当时的一种心境,讲的是文人、士人理想中的家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只是形式不同。他还介绍说宁波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每次来到这里,都会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去采风、写生;宁波早已成为自己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自己也常将宁波人的精神融入到画作当中。

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主持开幕式


任建国是当代著名水墨人物画家、山水画家,1957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后旅居澳大利亚。


本次展览分“记忆重启”“乘物游心”“云海听风”“桃花依旧”和“自有我在”5个单元,共展出任建国多年来创作的代表作品90余件,展示了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工笔重彩到新写意风格的创作成果,呈现出他对于时代的讴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1日。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