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视线 38 PART 4


2024-03-29

接《美术视线 38 PART 3》

我对他作品的体会和感悟,主要讲两点。第一点,我认为他的作品内涵是古典的,但是面貌是当代的。他手持中国古典艺术精神,放眼世界当代艺术,达到了中西合璧。作品提取了水墨、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觉和精神精髓,突出了版画与水墨的单色面貌,形象简洁、意象,保持了版画与中国水墨以及书法的特征。运用计白当黑、执白守黑、虚实相生等方式方法,强调一种书写的气势和意蕴,凝造了具有中国内涵和意蕴的意境。在造型上不拘泥于对事物外部真实的描绘。对此,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在北京频繁地看展,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作品可能都集中在一种对具象的描绘中,或者是大家花很多时间去描摹物象的外在,而对事物本质和精神的追求往往有所欠缺。徐院长的这些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怎样通过归纳概括,对物象进行提炼加工,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核,用看似简单的点、线、面来完成画面的构成和营造气势,传情达意。这是我们作为专业的人士,都要好好学习的。

第二点,我认为徐院长的这些作品选题都非常新颖,内涵深刻,比如说《以书写的名义》《以花鸟的名义》《心象山水》系列。它建立在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理解之上,他要表现的内容是古典的,或者说通过书法、书写的一种意蕴,形成深刻的理解。但是,它又对这些古典的传统的主题进行了解构,同时通过意会,再表达、再呈现,所以说他的角度是独特的。而城市系列、海湾战争等是对当下生活以及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和理解,言语简练,紧随时代。这也是对我们的启发和提示,就是要关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艺术一定要紧随时代。

总之,徐院长的这些作品不仅视觉上给人强烈的震撼感,语言也非常独特。徐院长曾经跟我说过,一定要建构起自己独特的语言密码。我想我们通过徐院长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他的语言密码。所以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以徐院长为榜样,不断地努力进取,争取自己也有更好的表现。

主持人:

谢谢李老师,看来你是精心准备了的。我们每个潘艺的老师,谈起徐院长,都会带着这种崇敬的语气和口吻。接下来有请梅娜芳副教授,她也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的博士。

梅娜芳(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徐院长好,各位老师好。接到马老师的邀请,我十分惶恐,因为我是一个新潘艺人,我加入潘艺的时间非常短,还不到一年。但是我之所以会最后选择潘艺,实际上跟徐院长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最初我考虑到潘艺来,是因为宁波是我的故乡,但是一直是彷徨不定。在面试时,见了徐院长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位让我有“家”的感觉的领导。徐院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潘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所有的潘艺成员都是在一个“家”的氛围里生活。所以,今天我想以潘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小辈的身份来谈一谈我的感受。说错了,我想徐院长也会包容。

我在看完这个展览后的最大感受与各位的大体相同,就不赘述了。我想谈下自己不太一样的感受。展览开幕式的时候,我来了,开幕式过后,我又来了。我发现在人潮涌动时的观感,与在相当安静的环境下的观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我就在这个展厅,站在门口,环顾作品,我感觉这个系列作品的主题是自然跟城市之间的一种冲突。这一系列作品,给我们观者的感受是循序渐进的。一般的观众,在面对这个展厅的时候,他可能最先感受到的是巨大画幅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当你移步靠近这些作品,一层一层去了解作品主题的时候,尤其当一些观众把它误以为是水墨作品,而后了解到这是一幅木刻版画的时候,这种感觉会进一步地加深。你去看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形状的轮廓线,都可以看到细微的变化。这都是拿刻刀一下一下刻出来的……而当我们在徐院长身边,熟知他的创作环境和繁忙的工作状态下,他仍能做出这样一系列的作品,我们能体会到的情感是一般的观众体会不出来的。来到潘艺的这段时间,我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平时,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说徐院长是怎样在繁忙的状态下进行了他的艺术创作,随时随地准备着他的刻板,见缝插针地进行创作。所以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自己随身都会带一本书,因为我的专业是理论,书对我来说就像徐院长的刻板一样。所以我现在走到哪都带着书,只要找到时间我都会翻一些资料,翻一些书。我想这就是来自徐院长的影响吧。

今天我们这么多人都谈到徐院长作品的“震撼”。在听的过程当中,我的脑子里一直回响着两个词——“回音”和“共鸣”。这也是我现在研究的方向之一,这是现在西方新艺术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家的创作。可能因为我这些天天天都在啃这些资料,所以我在听大家讲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回音和共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有些作品能给观众带来共鸣?这其实很难回答。神经科学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最后想用西方神经美学的创始人塞米尔·泽基的一个观点来总结我今天的感受。他说:“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一个神经学家。无论他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尤其是伟大的艺术家他都能够特别敏感地捕捉住怎样的语言能给观众带来最大的触动,能让观众形成最大的共鸣。”我想徐院长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梅老师。梅老师是做纯理论研究的,她的发言也带着她的研究。我觉得这也是独特的。

王卓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后):

谢谢各位老师,今天听了很多老师对徐院长艺术的见解,我也收获良多。通过这次展览,我也对徐院长的艺术有了一些自己的感触。所以,我从自己的感触来谈谈。

首先,艺术家和他的作品是怎样的关系?是先看到艺术家还是先看到他的作品?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跟徐院长见面之前,我先看了他一些作品,也对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的背景做了些了解。我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直观的感觉是用刀脆爽。一刀下去,就像文人篆刻的感觉。然后看他的这幅苍鹭的作品,你能感觉到这位艺术家处于很孤傲的状态。无论是八大山人,或者牛石慧,他们笔下的禽类,都是瞪着眼睛,冷眼看世界。但是徐院长的苍鹭,眼睛都不睁了,我不看你们了。这是我对这幅作品最直观的感觉。但是见到了徐院长之后,我对他和他画作的印象完全被推翻了。我觉得这么一位和蔼、儒雅的先生,不可能是孤傲的。我第一次见他,正好是夏天,他身着一袭麻布衣衫,见面以后就伸出两只温暖的大手,握到手里,就特别有力度,还有版画家手上独有的老茧,让我想起了宋代的文人苏东坡,他就是!特别是院长操着一席川普,说起话来更有一些苏东坡的气势,非常乐观、非常豁达。

今天这个展览是为了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之前的研究范围也主要是围绕着近代美术史展开的。无论是潘先生的“两峰论”,或者是“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论”或者是林风眠的“中西文化交融论”,探讨的两个方面都是东西方的问题。比如说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展蔡元培先生题写的“古人恒言礼乐,而今人恒言科学”。蔡先生的观点,无论是科学或是礼乐,都是围绕着东西方怎么来进行交流的问题展开的。所以,我就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比较浅薄的看法。

版画,作为一个概念,其实并非完全源于西方,我们国家之前也有。明清之际的桃花坞、杨家埠、山东潍坊都有着不同形式的版画存在。然后,由于版画的传播性较强,在民间流传得比较广泛,之后又有了画报,这种与时事相关的新闻插图形式的版画。这些对艺术圈的影响不小。徐悲鸿说启蒙就是临摹点石斋的版画开始的。所以版画对中国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的发展非常重要。现在得到业界基本认同的现代版画传播的开端是鲁迅在上海多伦路创办的木刻学习班。此后1931年,鲁迅先生翻译了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牺牲》,拉开了新兴木刻运动的帷幕。但是,我还发现同时期,留学欧洲特别是法国的艺术家,同样也在做版画,比如说常玉的版画。但是大家探讨的同一个问题是版画怎么和东方艺术融合在一起,怎么来表现东方人的世界。常玉的想法是以书法的线条进入到版画的刻制当中。现在,我们看他的作品,有的时候就像刻一方小小的印章的感觉。他们其实都试图把西方的媒材跟东方人表现的精神相融合。比如说鲁迅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习班当中的艺术家,很多奔赴了延安,然后把延安当地的剪纸等民间艺术与木刻相融合,产生了我国版画的一次高峰。而一部分留法的或者留日的艺术家,没离开中国的,在以上海为中心这场抗战中,利用版画它极强的传播力和宣传性,投入到了当时政治部参军的宣传画创作队伍中。可以说,版画与民间艺术的融合是中国版画发展过程中一次比较成功的东方化。但是我们知道,东方的艺术有两重特性。一重特性,东方艺术是属于文人性质的“雅”的艺术;另一重特性,东方艺术是属于民间性质的“俗”的艺术。所以这种雅俗之别,我认为是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结合的一个重要特点。

通过展览,我们能看到徐院长作品背后的思考。我个人的感觉,他融合得更多的是具有文人意识特征的方面。我们能感到,无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江苏、北大荒、四川的版画创作,或者是“文革”之后的一些版画创作,它与一些民俗的元素融合得更多。但是我们院长的作品,恰恰是与文人气息相融合。怎么融合呢?具体到形式上,我个人认为可以体现在留白上。我在徐老师的画上看到有不少留白。留的具体是什么内容,我还没跟院长交流过,以后有机会再跟院长请教。但是我个人的理解,这种留白让我想到了中国书画装裱中的一些特性,比如说隔水。从北宋开始,内府有了宣和装,有了绍兴装……我们国家的很多优秀的传统绘画都是以装裱形式开始的。这种画的形式就有前隔水,有后隔水,有引首……这些地方是文人唱和的再创作空间,但是同时这一段空白能让观者在欣赏画心之前进入到一种比较安定的状态,能更准确地接收到画当中传达的信息。宁波美术馆的建筑也是这样,通往二层空间的楼梯被两面大墙分隔,我们从上楼梯开始,就有一种被空白大墙的气势所压倒的感觉,把你之前看画的思维完全清空,当你走到上面来,再让你欣赏上面的绘画,就实现了两个空间完全分离。但是我们的绘画挂到墙上,大家都在一个平面上,怎么把这个空间隔离开,就要利用这一段空白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而非一个无意义的空白。

其次,我觉得在《以书法的名义》这一系列当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由一种线条的律动传达给我的。在现在以书法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当中,比如说谷文达、徐冰,他们更多注重的是书法传达的意思,或者从书法结构带来的艺术内涵。但是真正了解我国书法内涵的人都知道书法的欣赏应该是以欣赏线条的美感和律动为主。而徐院长恰恰是以这种线条的形式,展开自己对东方书法的认识。看到他的书法,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一种快乐的感觉。这种感受源于徐老师书写时,木刻时的快乐状态。这种状态是中国文化中的“坐忘”的感觉。什么叫“坐忘”呢?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忘掉了一切形式上的东西,反而得到了书写中最快乐的部分。

而关于《城市系列》的这批作品,我认为中国对城市艺术的创作应该也是源于近代。因为真正的艺术家脱离了什么某某樵、某某渔夫、某某野老的身份,真正是在近现代城市发端之后。他是以一个市民的身份参与到创作当中的。所以,城市给我们的是什么?首先是这个五光十色的气色。一提到某大城市就五光十色;此外,还有城市当中忙碌的气息。作品中那种竖直的线条不断地排列,给了你一种忙碌的节奏感。其实这正是符合城市创作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像我们表现西湖就不会如此,表现西湖肯定是一根横平的线条,表现一种安定的美。这种竖直的、有排列、有韵律的线条,恰恰符合城市的律动感。

最后还是谈回到《以书法的名义》这一系列的创作,我特别想引用东汉蔡邕的一段话“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这段话就说到线条,我觉得徐院长的线条也是这样。我感觉到、看到这些线条里产生的一种自己书写的快感,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东方艺术潇洒的所在吧。

主持人:

王老师的发言有史有论,还有鉴赏,让我们大开眼界。

邵良(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刚才大家一路讲下来,我也很感动。因为徐院长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宁波的焦点。不管是艺术圈的,还是设计圈的,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慕名而来。看完展以后,他们还给我发微信,说太棒了。大家刚刚说了很多,但是有一点,没有讲到,正好就漏给我讲了。我觉得凭徐院长在宁波的影响力,他应该是No.1,Superman,超级的。但明天就要撤展了,我很担心展览一撤,能量怎么输出就成了问题。所以,从布展那天开始,我就琢磨着,与徐院长商量,要把他的能量在宁波足够地燃烧,让宁波所有年轻的,年长的,跟专业有关的,和专业无关的人都能够关注到。所以今天我以我们潘艺,宁波大学新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一名执行者的名义提议,我想花一年时间,365天,到明年的4月1号,或者说3月底,在宁波美术馆,我们集潘艺的四家(家园、家纺、家电、家居),再给徐院长来一个回应展,把它所有的形态、艺术元素,做一个延伸展。我觉得它的影响力不应该仅仅限于宁波,应该得到更大地传播。这才叫品牌,也不枉徐院长在宁波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做这么一个展览。大家都说他很忙,其实我是最知道的,他忙得连睡眠都已经很少了。展览已经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应该让它有足够的回应。在未来一年里,这也算我们研究院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我希望大家能够参与进来。当然具体合作,还在商讨阶段,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事情。如果说宁波有这么棒的一个品牌,专门做衍生品,文化衍生品,我觉得一定很震撼。

刚刚有人说到了“东方文化”,我想展开一点。很多年以前我在北京的横山书院的湛如法师那里,首先听到了四个字叫“东方本质”。今天大家一直在讲东方生活、东方美学,所以前几天我本来想叫徐院长给我写张字。其中,有一行字是“美在内,形于色,优雅而自在,朴实而自然”。这就是我看了今天的展览后,我的感受。其实我觉得流露在这个展厅里的就是优雅而自在,朴实而自然的调性。这种天人合一的调性,我太喜欢了。

张维萍:

邵良老师的那句话,我十分赞同。这种赞同是从宁波美术馆的角度来说的。宁波美术馆是全国首批12家文创试点单位,浙江的美术馆中仅此一家。我恰好分管这块工作,也有些资金支持,正在考虑企业的问题,您就给我们建议和机会,谢谢。

邵良:

这些线条、图像构成、所有理念的应用,就是一句话:现代东方生活意境,这真正做到了东方生活美学的本质。这些都始于七年前,湛如法师讲的一堂课“东方本质”,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我要做的。

周斌:

邵老师,我觉得徐院长不仅仅是宁波大学的品牌,也是宁波市各个高校的品牌。你刚刚讲的延伸、文化传递和精神传递,我觉得更为重要。如果有可能的话,宁波大学徐院长带领宁波市高校共同把刚刚所讲的这个活动发动起来,我们有计划地去跟随徐院长的精神来推进我们宁波市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人才培养。

王媛媛(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我在这里发言有点不太敢当,作为一个小辈,来听听各位大咖的想法,学习学习就是最大的帮助了。

徐院长的这个展览之前我带着学生来过几次,今天应该是第四次来了。我觉得首先让我感动的是展览主题“归去来兮”。徐院长这个年纪其实应该是退休、养老、儿孙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是他担起了潘艺的重任,让我很感动。作为这个学院的年轻老师,我觉得我们这些人不能再安于现状,安安稳稳地做一名大学的老师。徐老师的这个展览引发我们的思考,仔细去想想自己愿意做些什么,想要做点什么,也必须要做点什么。

第二,我是教授环境艺术设计的,这个展览值得我的学生反复地观摩。比如说我接下来有一门课,叫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我就发动学生来过两次,第一次,虽然这门课还没有开始上,但是让学生们来感受一个高级别的展览是什么样的,包括布展的精细程度、灯光的布置、疏密布局、展览结构的陈列方式。而第二次,我需要他们来感受展览的细节。我的学生,还有我,在徐院长的这次展览中都受益良多。

主持人:

现在到了最后的环节,有请我们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周至禹教授,为我们做总结发言,谢谢。

周至禹:

这个研讨会比我想象得要有意思,要特别感谢邵良先生的会场布置,让研讨会变得轻松诙谐。会议开到这儿,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真诚,我也很受启发。

时间不多,我就简单总结下今天的要点,可能会让我们这个研讨会更完整一些。我说几个关键词。

第一,“震撼”。我们这些来宾不约而同地说到这个展览视觉的震撼性,“震撼”成为大家共同的感受。

第二,“韵味”。像林先生说的,这是一个有韵味的展览,总结得很好,强调了作品的尺度与空间的关系。

第三,“一个展览就是一件作品”,这是张馆长谈到的。徐院长专门为这个展览创作了作品,他自己是创作者,也是策展者,自己策自己的展。这让大家看到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作者将作品交由美术馆去展出,作品实际上与他的展示空间成为一个整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展览就是一个作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场没有作品,就没有生命”,这是非常好的总结。

第四,“当代性”。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徐先生的作品呈现出的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我认为这个“当代性”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它意味着传统必须进入当代才会焕发生命的新力量,固守是不行的。这就引发了到底什么是当代性的疑问,引发我们对当代性的思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意象”。听从各位发言,我都能感觉到这个就是贯穿于徐先生整个作品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象,这中间有很多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

南志刚先生提到“城市里面没人”,我觉得也好,这个感觉很对,它是文学意象。然后林先生说,“黑白两色之中,感受到这种鲜红的血液在流”。好!这是一个色彩的印象,当然还有另外的含义。周斌先生说,“笔墨,打开了学生作品中间的笔墨意象,而徐先生自己还有心象,所有这些组成一个博大的意象”这样一个概念,能够引发我们对中国意象美学的思考……

此外,我就借周斌先生一直在谈的精神导师这方面中的一点“文人”来总结。我自己在开头讲话中间也说到了“文人”。大家讲到“文人”会说到逸气,会说到气韵,说到心境……各种各样的词汇。我觉得这是从各个方面来揭示文人精神和气质的所在。其中“境界”被汤丹文先生着重地提到。“境界”,这的确是在当代的中国美学中被忽略的一块。什么是“境界”?这个“境界”到底如何给予更新的解释,有待我们很好地去研究。“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我们怎么在当代这个语境下,对“境界”有更深刻的阐释呢?这需要我们思考。我们谈“文人”,反过来就是“人文”。“人文”,我认为是文人的各种境界汇总在一起,便是人文精神。“新文人”的新,我的理解是开放、融合。徐院长说他是“由中国立场出发”。“出发”这个词很好,“出发”就意味着不固守,“出发”意味着开放,意味着融合,意味着大气度、大视野、大胸怀。这都是当代“新文人”的特点,是中国人文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这又可以和中国的文化根性连接起来。我觉得很有意思。

张在波先生以“贵族大家”形容徐先生的表述,别开生面,与“新文人”来对应,强调文化素养、社会担当。这一系列我们可以从《大字报系列》中看到。

最后我想谈一下“身份与立场”,这也是我们在讨论中经常说到的,徐先生自己也谈到他的文化根性的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就是身份和立场。身份不是标签,就像以什么为名义一样,我们尽可能地摆脱身份的标签和名义的标签,摆脱能指,丰富所指。

还有一个关键词是“教育”。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些潘艺的老师来,还有一些是主动来的,我特别感动。我们今天主要谈的是徐先生的艺术成就,谈他的作品,对他的作品进行研讨,但是间接的意义,最后会落实到教育上。今天来的这些教师,相信他们会把这些研讨的成果转换为成一种教育的力量。年轻教师都会联系他们的实际来谈,如从基础教学谈,梅娜芳老师从神经美学来谈,都很有新意,我觉得很有启发。再一次感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周教授为我们做的总结,也再次感谢与会各位的精彩发言。各位的分享和独特的见解,将会带给我们潘艺人全新的启发和动力。谢谢各位。

以上文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整理:鲍纯赟,编辑:陶丹。

李采姣花鸟作品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4月13日15:00-18:00

地 点:宁波美术馆2楼会议室

主持人:毛建波

主持人(中国美院研究生处处长、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各位专家、老师们,下午好! 现在大家都陆续参观欣赏了李采姣老师的作品,因此对李老师的作品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

宁波被称为中国重要的文献之邦、中国文化的集聚地,历代文化名人辈出,尤其像明清两代的大思想家,王阳明、黄宗羲等人都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涌现。近现代以来,我认为有两类宁波人值得一提。第一就是我们说的宁波帮,中国的十大商帮之一。包括早先上海滩的很多名人,在香港的包玉刚、邵逸夫等很多商人都是从这里出来。对此,孙中山曾经感叹,中国各地有大量的宁波商人,欧洲各国的甬商也是首屈一指。第二,近现代以来宁波产生了很多书画家。就以中国美术学院来说,潘天寿老院长是宁海人,沙孟海、沙耆,以及现在活跃在艺坛的吴永良、陈振濂等,都或是宁波人,或是祖籍在宁波的人。由于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所以在宁波,一代一代的文化人非常多,特别是书画家。李采姣虽是台州人,但是长期在宁波大学任教,一定意义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宁波人。在这个环境中她受到了宁波文化的渲染,她非常上进,曾向霍春阳老先生请教,尤其是她在宁波工作期间,在浙江这块大地上受到何水法老师的影响非常多,一直跟随何水法老师,后来又有机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何水法老师的第一位博士生。

下午我们就以研讨会的形式对李采姣的艺术做讨论。刚才何老师也讲了,表扬李采姣也是表扬何老师,表扬何老师也是表扬李采姣。李采姣作为相对年轻一辈的画家,她也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指教。我们在肯定她成绩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她未来的方向以及存在的不足。

下午的时间相对宽裕,希望6点之前我们能结束本次研讨会。但是由于在座的专家学者很多,每个人的发言可能要控制在8分钟以内。

我们首先有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孔令伟老师发言。

孔令伟(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以前与李采姣老师不是特别熟,这次是近距离地接触,在展厅现场看了她的画以后有很多感触,感觉很强烈。我想节约点时间,谈一谈对她作品大概的判断。

第一个就是她的作品富有细腻的性格。她的作品意韵还在另外一个地方呈现——她的画里面还加了一段段诗作隐喻,给人天真烂漫的感觉。这是她的特殊之处。

第二个就是她在艺术上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对光、色的处理。虽然在传统的画里也可以找到一些类似信息,但是我觉得在李采姣这里体现得很深。一般人物画里有光的体现,但在花鸟画里面能够把光和色的元素加以运用,还是要有一定的探索。

另外我想谈一下她的个人风格。她的个人风格应该是略有隐藏和压抑的,或者说真实的她是比较猛的性格,体现在她对浩荡气息的偏爱上。我觉得在这点上,她可以再探索一下,再放开一点。有些工笔的东西可以做一些尝试,到时候可能会体现个人风格和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三个见解,第一个是女性的细腻,第二个是对光和色的探索,最后是个人风格上可以再豪放一点!

主持人:

谢谢孔教授!他在肯定李采姣作品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因为今天下午时间紧,所以我就不再多做总结了,主要还是听听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有请苏州博物馆的馆长陈瑞近先生先发言!

陈瑞近(苏州博物馆馆长):

李小姐好、主持人好!非常感谢邀请我来参加这个开幕式,说实话以前对李采姣不是很关注,今天看了她的展览眼前为之一亮,应该说她有一个新的视角。

有的现当代艺术家非常尊重传统,甚至于对传统文化墨守成规、照搬照抄,这样就显得非常迂腐,那么这种作品出来的效果就非常不好。也有的现当代艺术家走另外一个极端,把很多传统的精神、灵魂全部抛弃了,这样也就失去了中国画应有的灵魂。

这里,我想讲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李采姣的作品基本功非常扎实,看得出她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作品融合她女性特有的细腻,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中国画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努力、训练,很多人都能对中国画的画法、技法、线条、方向、构图、颜料等掌握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要掌握中国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理,必须建立在自己对社会、人、自然的理解上。我粗粗看一下李采姣的画,她在这一点上还是有自我心情的表达。

第二个层面,我想说一下策展人。纪云飞原先是旅游局局长,前几年调到宁波博物馆当馆长,给我们沉闷的文墨界带来了一股清风。这次他非常用心,展览的学术把握和展览主题的选择都非常好。他也花了时间来研究艺术现象,把作品进行遴选再构成展览,搭建一个艺术与宁波文化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我问他,作为策展人办一个展览,累吗?他说累死了,办一次展览感觉和脱一次皮一样。所以策展人的任务是让艺术家尽心创作,而不是让艺术家焦头烂额地忙着整个展览的运作,策展人不仅仅要有学术的把握,更要有对行政、公共关系的把握。可以说,纪云飞在这方面应该是比较好的人选。

第三个层面,苏州博物馆的展览大家比较熟悉,我们现在推出来的清代作品展览系列,展了3个月不到,有很多观众来看这个展览。我们除了做中国古代艺术的展览,还做了现当代艺术的,这在博物馆中可能是比较少的。我们从2006年10月份开馆到现在做了6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目前仍有100多位申请办展的艺术家等待着我单位委员会的回复。每年的五月份会投票评选次年的展览,一个月左右就会有结果。我在这里也邀请何水法老师、李采姣来给我们评审委员会提供材料,适当的时候也欢迎各位艺术家来苏州博物馆举办展览。再次祝贺你的展览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陈馆长!下面按照发言顺序,先从了解李采姣的角度,安排几位宁波的专家发言。首先请宁波市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陈承豹先生发言。

陈承豹(宁波市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我对李采姣老师比较熟悉。李采姣老师是我在1995年师大毕业以后就认识的人,那时候我是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刚才很多专家对李采姣的画做评论了,所以我在这里就点一下好了。我总体感觉到李采姣老师的艺术素养比较全面。

第一点,她的励志精神可佳。她是“70后”,这个年纪这样用功的画家不太多。年轻人很多都沉不下来,但她可以。她不是职业画家,是大学老师,这一点我印象很深。她很早就被保送到浙师大,师大毕业以后获得历史学学位,而美术学是兼修。1998年,她又到天津美术学院学了三年,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2016年,她又毕业于文化部直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博士的学位。我的印象当中,当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她是第二位,慈溪还有一位。

从1995年到现在的21年间,她先后师从诸多老师,这里面我熟悉的一位是霍春阳老师,还有一位是何水法老师。之后她到日本、欧洲等20多个国家去游学,这种积累使其视野开阔。历史学、美术史学、服装设计、书法、国画等多种领域都深入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

第二点,我来讲讲她的主业,她现在画花鸟画。我今天看了她的画,感觉她对没骨画研究比较突出。说到这个没骨画当然要讲到何水法老师了。没骨画从清朝开始,到近代没骨画画家就寥寥无几。当时浙江美院的吴茀之、陆抑非老师很厉害,他们是现在在座的何水法先生的研究生导师。从中国绘画史来讲,没骨画画家是不多的,此画法起源于五代的一位画家。没骨画很好看,雅俗共赏,而它也要求对水、墨、颜色、造型四位一体,不易掌握。李采姣老师选择能够研究没骨画,选择拜何水法为老师,既是一种偏爱,也是一种自我挑战,由于她的追求和勤奋的探索,她的花鸟画,尤其是没骨花鸟画近几年获奖的也比较多。

第三点,注重生活感受。我觉得她的花鸟画趣味性很强,要突破传统也是比较难,历代好多画家画花鸟画的题材是重复的,最后到大写意,基本上是差不多,笔头的工夫很好,但是在成色方面、意境方面突破得不多。现在要突破花鸟画,传统是从重视生活开始。李采姣老师这方面比较注意,今天我看到她好多画基本上来自于生活,都经过写生、加工、动了脑筋的,都是用心去画的,最后提炼得很好。

第四点,她重视理论研究。我们美术界对理论研究确实欠缺,李采姣老师这样一位“70后”的女画家,居然能够在《文艺研究》《新美术》等专业性的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这个数量已经不简单了。并且出版了专著7部,这样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理论研究精神,我想在宁波市美术界也是少有的,这无疑给我们美术界在理论研究、提高理论修养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

李采姣立足花鸟画创作,同时注重全面修养的推进。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

主持人:

谢谢陈先生的介绍!宁波除了出大儒也出儒将,我们在座的也有一位儒将,东海舰队的原副政委、著名画家余明海将军,我们有请余将军发言!

余明海(东航原副政委、少将,著名画家):

我是来学习的。在座老师的文章、画,我读得、看得很多。我在北京工作的时间比较长,王镛老师不认识我,但是王老师的画、文字,我读得很多。我年轻的时候是海军,后来调到机关,画画是一种业余爱好。今天在座的何老师,虽然我们接触少,但是你的画我看得很多,机会难得,因此要来听听几位老师的课。

我感觉李采姣这一段时间能出这么多作品很不容易,归纳四点:第一是文气,第二是雅气,第三是地气,第四是大气。

所谓“文气”是她上了几个学校。从古到今的文章、画论她涉猎广,研究得比较深,所以她的画里充满了文气,那些画看起来很和谐、很清新、很平稳。

所谓“雅气”是她的画我看了以后感觉不俗,雅俗共赏。那些画,画画的人看了喜欢,不画画的人看了也喜欢,这很不容易。

所谓“地气”是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感情浓烈。这么多作品,多是来源于写生。写生结束以后,经过自己的消化再创作出来的作品,非常好。不接地气、不深入生活,这样的作品画不出来。她继承传统,但是又有新意。今人和古人的欣赏习惯、审美理想还是不一样,差别很大。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还是画古人那套东西显然是不行,不接地气。

所谓“大气”是格调比较高,赏心悦目。这些画不同于一般平平庸庸的作品,比较大气,与小家碧玉相差甚远。李采姣的画,不管是大画还是小画,她的画路比较宽,她的工笔、写意结合得比较好。刚才陈老师讲了,在目前这个阶段她仍在潜心研究、勇于实践,相信将来会出现更多更好的作品。

主持人:

谢谢余将军!余将军从四个气的角度点评了李采姣的作品。下面我们请宁波市原美协何业琦主席发言!

何业琦(宁波市美协名誉主席、著名画家):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李采姣老师的画展!确实像李采姣老师所讲的,今天阳光明媚,她的心里也很明媚。为什么呢?因为有雨露、阳光照耀着她。人家说生不逢时,她是生逢盛世,有那么多专家、老师关注着她、培养着她,有何水法大师亲自教她、鼓励她,这确实使她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帮助。为什么叫生逢盛世呢?因为这两年宁波市各级领导,包括文化单位宣传部对文化的投入是非常重视的,不管是经济上也好,思想上也好,很多活动领导都参与,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投入。没有这一点的话,没有那么多教授、专家、艺术家给她那么多的帮助,我估计她也不会进步那么快。

今天看了她的展览我大吃一惊,大的、小的作品数量如此之多,每一幅作品确实像春风一般扑面而来。刚才老师讲了,她是一个女孩子,她的画既有女性独特的视角,又有大自然的观察。大家说她的画很阳光,但花鸟画是非常古老、传统的门类,她的画却非常有时代感。她注重写生,又有丰富的学识,花鸟画也是比较抽象、感悟性的东西,你说不出阳光在哪里。看了以后就感觉到这个画不同古人,完完全全是现在的人画的,现在的女性画的。而且画的风格也好,没骨画也好,小幅的也好,无论从色彩、勾线她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这说明她是一个非常用功的画家。

一般的艺术家有的是埋头苦干在画画,两耳不闻窗外事,把画画看得非常重。还有一类画家艺术上非常投入,学术上也很有建树,看的东西多,画的品质就不断提高。再有一类画家是这两者都做得好,并且非常热心、非常投入,自己在做学问、画画的同时,还关注社会,对社会有满腔的热忱,有奉献的精神。这三类艺术家有的特点,李采姣老师都有。作为年轻人她不容易,现在年轻人自我的非常多,把名誉看得非常重。她不仅在学术上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而且有奉献精神。宁波市美术家协会是一个群众团体,不像浙江省里面有专职的美术干部在,我们都是靠自己在努力,需要一些热情投入、愿意为大家做事情的艺术家在中间发挥作用,把各方面的艺术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李采姣是我们新任的副主席,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后来慢慢地感觉到她也非常热心,不是一个花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愿意为大家做实事的人。而且她做得非常好的,学术上也无可挑剔,这点我作为本地的艺术工作者非常有感受。我为美术界有这么一个年轻人继承宁波美协的工作,孜孜不倦地把我们美协的工作带动起来而骄傲。

袁宝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首先向李采姣和她的老师何水法先生表示祝贺!

今天我为他们的师生之谊而感动。何水法先生久闻其名,他的画我很欣赏,但是没有见过他本人。今天因为是李采姣的画展,何水法老师从杭州过来,虽然不是很远,但也不是轻易说来他就来的。我也看过何水法先生回忆李采姣如何勤奋的一段话,说她早晨起来从宁波坐早班车到杭州,然后请教完老师晚上再回宁波,这种勤奋大家有目共睹。她今天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不止是勤奋,还有她的思想明确。她有明确清醒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思想在引导她,又落实到她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这值得我们借鉴。

今天这个研讨很有意义。在我们的心目中,何水法的花鸟创作在当今中国画坛上的成就令人瞩目。何夫人曾说老师跟学生就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所以她很看中李采姣的艺术发展和成果。李采姣身上反映着老师的成就,李采姣很给力,让我感动。我为你们的师生之意感动,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第二个看法,这个展题我觉得非常好。“三境一陶然”本身就很有诗意,李采姣的画册里有一幅画叫《诗魂》,她的创作以诗为魂,展览是以王国维先生的“三境”为基点的。这个展题也让我学习了“三境”说,把他的“三境”追求仔细研究了一番——从晏殊的词到柳永的词,最后是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都非常有味道。

此外,除了学习勤奋,我觉得李采姣还非常聪明。这“三境”如古人,最后她的追求落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理想境界的发现,要靠明确的志向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才能达到。而且她的创作以诗为魂,这点上还留有很大的空间,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学无止境。现在对于李采姣不管是笔墨还是对诗歌的追求,还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发展空间很大。而且这种方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太史公司马迁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刚才苏州博物馆陈瑞近馆长讲到,她的创作里面不只体现对生活的观察,不只落脚在写生上,还包括对自然、社会的思考,“究天人之际”就是这样。司马迁那个时候有很多刻骨铭心的感受,特别是对通古今之变,他那时候的古今之变跟现在的又有质的不同,咱们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多历史学家说是亘古未有的变化,特别是中西关系。我觉得她的创作和何水法的创作,一个是古典和现代的关系,一个是东方和西方的关系,各有特色,但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看李采姣的画,最早的印象觉得是接近何老师的画,但再一看,有所区别。

首先是色彩的变化,特别是在色调方面的追求,比如《风清月白》,这种和谐的色调觉得更多的是从西方的色彩关系上得到的好借鉴。传统上可能也有这种趣味,但她又不是简单地模仿一个画家。她的这种追求体现了她全面的学识和修养。

其次,她在色彩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整个浙派的画家比起我们中央美院,在这一点上浙派历来是自豪的,尤其是在笔墨的传统功夫上。同时,浙派的画家也有一种开放的追求,我记得有个学生把潘天寿跟林风眠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来探索。我觉得这是另外一种风格趣味的追求。何老师在中国当今画坛上就是借鉴西方色彩的一位大家,中国绘画史的传统从元代文人画以后,水墨和大写意逐渐占主动地位,而中国古代的丹青、色彩方面逐渐弱化为一个简单的东西。大自然的色彩这么丰富,西方的色彩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觉得好多画家不一定看得惯,从这方面看,水法先生是一个传统、有突出成就的画家。

李采姣对意境的追求能够做到小中见大,是一种诗意的追求。这不是单方面可以简单来评价的。她追求的境界也是王国维提倡的,王国维的思想非常现代而开放,其中有一点我特别称赞。他说:“词以境界为最高。怎么样叫有境界呢?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以,只有当代人从自己的眼光、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出发,才能追求从内容到形式的诗意表达。我又想起宗白华先生的意境追求。在这方面李采姣是处处有感而发,不止是写生,不止是生动性、气韵等基本要求,是此时此地自己的一种感受。比如画这一幅《风清月白》,是有感而发,给你的感受是有现实的感觉;画《秋光及物》也是一样,可能是一种师生之谊,或者是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画面的感受变成自己诗意的感受,这些感受一方面非常生动,有形式、趣味等各方面的追求,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性情。这对大家很有借鉴意义。

主持人:

因为时间不能不控制,所以还是提醒各位简单把观点说出来。

谢谢袁老师!“以诗为魂”可以说是李采姣现有的成绩,也可以说是她未来的方向。下面有请中国美术学院任道斌教授发言!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何水法老师是我们浙江画院的顶级画师,也是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我在《新闻联播》中看到过他的作品,作品充满了生机、喜气、阳光。何水法老师是一位画家,又培养博士,跟王镛老师共事,我想看一下何老师的博士的成就。宁波一向人杰地灵,比如说我们的潘天寿院长、顾生岳先生等,包括现在年轻的郑力教授,还有在上海活动的陈逸飞先生。宁波人特别聪明,而且艺术感悟特别好,再加上宁波美术馆这几年保持着开放的思维,跟世界各地联系广泛,同时注重本地书画家的培养,在浙江有着良好的声誉,这也是我积极参与此次会议的原因。

我和李采姣在24年前就认识了,这点可能诸位想不到。那时候她在浙师大读书,她想向中国美院的教授请教一下,就寄了她的画作。我记得那是山水画,用墨很大胆,墨里韵味很足。但此后就没有再联系了。所以这次我非常高兴来学习李采姣的作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正道。何水法老师带的学生李采姣,她的水墨作品很有特点,层次很丰富,墨色运用非常好,而彩色的画则有淡雅的味道。

刚才陈先生也介绍了,李采姣从一个小岛走入大城市,今天举办了画展。我曾经听一个人讲过,厉害的人不是在小地方,也不是在大地方。从小地方到大地方的人才是厉害的人。事实确实是这样,一些大人物都是从小地方到大地方。李采姣的作品本身就能说明她的勤奋、执着,她每天起早坐车到杭州,请教何先生,晚上再回宁波,大家觉得这样很辛苦,但她是高兴的,是喜欢的,她热爱绘画,所以她有这样的成就。历史上的女画家很少,元朝女画家管道升、明朝文俶、清朝马荃等,大部分是靠着丈夫或者靠着父亲的关系出名的。要知道李采姣不同,她是靠自己努力出名的,这一点非常钦佩。谢谢各位!

主持人:

谢谢任老师!下面我们有请王镛老师!刚才讲到何水法老师是李采姣的导师,而王镛老师是指导李采姣论文的老师。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采姣画展我觉得现在看已经成功了,这么多画家、学者参加,特别是何水法老师是第二次来到画展。我也是跟袁宝林老师一样对这个主题“三境一陶然”感兴趣。三境可能是引用王国维的话,刚才袁老师也是这个意见,我姑且接受这个意见。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既是学术的境界,也是艺术的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指眼界、视野。李采姣在学画之后还曾经到日本留学,到欧洲访问,所以她的视野非常开阔,我看她的作品受此影响。没有开阔的视野搞创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她到我们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这对画家来讲也是很艰难的,但这样的学习经历也开阔了她的学术视野,提升了艺术的眼界。

第二个境界是什么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出欧阳修,指的是探索。我觉得李采姣从跟随霍春阳老师到何水法老师,这六年基本上是学术和艺术双重的探索,而且这个过程应该说是充满了困难。写一篇论文跟写一篇一般的文章不一样,这是一个艰难的探索。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原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的是“发现”。第一境界是“眼界”,第二境界是“探索”,第三境界是“发现”。发现什么呢?就是“发现”学术上的关键问题、艺术上的关键问题。艺术创作当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自我,这一点与我长期以来的观点相符。艺术要有现代感、现代性或者时代性,要强化个性,简化形式。这不是照搬西方的,而是综合西方和中国古代文人画的思想归纳出来的,强化个性、简化形式、发现自我。李采姣在六年的求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花鸟画的传统,特别是学习两位导师的经验,同时逐渐发现自我。这两年创作的一批作品中,可以说个性越来越明显。

我和霍春阳先生、何水法先生都比较熟悉,虽然交往不是太多。两位都是当代花鸟画的名家,各有千秋。霍春阳的画内敛,孤高、冷峻的画多。何水法先生的创作热烈奔放,大胆地把笔墨跟色彩结合起来,这在当代中国画中是一个难点,但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多一分色彩、少一分国画。何水法老师的作品色彩丰富,他的国画把写意的笔墨和色彩有机结合起来,表现了热烈、奔放的个性。李采姣的个性可能更符合何水法老师的个性,不知道对不对。虽然李采姣画了很多画,但是我觉得个性最鲜明的还是今天看到的新作,基本上是纯水墨的,这和她的老师何水法又拉开了距离,但是同样凸显了个性。她没有模仿老师的笔墨技法,而是继承了老师的个性和表现精神,这就是发现自我的过程,这点非常重要。

她这个“三境”可能属于一种哲学境界,指的是天地人三境。这三境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境,我觉得她的基本性格和精神取向还是关注现实的。她的老师何水法先生个性热烈奔放,作品个性符合时代的精神,又适当远离了文人的冷逸曲调,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她的“三境”也可以是指美学境界的物境、情境、意境,她是研究美学的应该很熟悉,这里也不再展开了。

我想在这里给李采姣提点建议,她现在的个性虽然表现得比较鲜明了,但是笔墨的个性还可以进一步强化。除了没骨画要继续画,她艺术个性不够强,我觉得还可以多画一些纯水墨的作品。同时,她画纯水墨的作品,除了学习自己的老师,还可以借鉴吴昌硕和潘天寿,重点临摹和研究一下他们的作品。我看她有的作品就有吴昌硕和潘天寿的味道,但是还不够。吴昌硕那种苍劲手法也不够,潘天寿的结构布白也不够。她的作品中少有石头,可以尝试把潘天寿那种结构性的石头跟纯水墨的花鸟结合起来,增强画面力度。潘天寿讲强其骨,等于把个性推向极端。她现在还没有把个性推向极端,现在还仅仅是一个苗头,这方面可以继续加强。

另外她还要继续向何水法老师学习,她的笔墨远远不够纯熟,还达不到何老师的水平。我觉得她的个性特征主要是雄豪。我即兴给她写了首诗——《赠采姣》:“浓墨虬枝耸碧霄,何门女史气雄豪。一家风骨方独立,三境结庐李采姣。”

章利国(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听了刚才各位专家的发言,我也学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李采姣女士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当中比较突出的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博采众长,具有中国当代名家的东西,特别是她老师的东西在一些画当中有体现,她把一些西方的设计和水彩的理念、表现因素吸收进来,引人瞩目。

我觉得还有两点值得肯定,一个是她画得很认真,能看出她把绘画作为生命方式。这在当下的画家当中很难得,她一直兢兢业业、锲而不舍。此外,就是她善于思考,这在她的作品当中可以体现出来。她在不断思考,不断梳理自己对艺术的认识,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这都是很值得肯定的。

中国绘画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我个人觉得李采姣女士的画总体上还是在中国文人画的框架里面,至少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从审美观念、评价标准、表现手法等方面彻底突破。中国古人还是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东西传承给我们的,需要我们再传承和发展下去。比如宋人邓椿就说过,“画者,文之极也。”清代的刘熙载讲得比较好,“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我觉得从李采姣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来,她也是朝这个方向走的。文心、文气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初心,我想她在那里努力坚守,这一点非常可贵。

一个女画家或者女生要坚持这么多年的学习,她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刚才讲到的几位导师我也有所了解,霍春阳当时在《中国花鸟画》杂志,他是编委之一,我们接触过。何水法先生、王镛先生都是大家,从他们身上学了很多东西。另外她的作品中有很多题款、诗句很有讲究,不是简单写上去的,这都是很好的,我觉得坚持下去会做得更好。按照中国传统书画的做法,如果学前人的笔法、诗句,用了前人的诗句往往会做一个注名,这个还是比较讲究的。我的感觉她的作品偏于淡雅,用色有自己的特点——清淡,但不轻浮,这是优势。有很多用色,有的甚至带一点水彩的味道,这也很不错。

最后,她的个人风格过于隐藏和压抑。我从她的画里看出了一点纠结,她的老师很多,都是高手,霍春阳老师画得也很有个性。李采姣可以尝试摆脱这些影响。这次展览的名字是“三境一陶然”,陶然的意思就是放下,风格就是个性。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有汇通精神,她一路走来很有个性,淡雅就是淡雅,细腻就是细腻。但是作为一个海岛姑娘,李采姣有着大海般的胸襟,目前来看还不够大气,这方面可以做一些大胆尝试。

刚才有的老师讲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审美观念结合起来。我觉得何水法先生最希望看到的是他的学生有成就,成为一座高峰,但是艺术上不要像他。有个性很难,画花鸟画特别难,花鸟画的题材很多年以来就是这些题材。花鸟画方面,潘老是绝对的高峰,到现在为止有超过潘老的吗?我个人觉得没有。李采姣一路走来是很有成就的。我觉得李采姣会有更大的成就,这也是我的期许,谢谢大家!

蔡树农(《美术报》首席记者):

其实我给李采姣写过文章,我跟她认识那天,也是在一位好朋友的荣宝斋分店开张那天。当时和李采姣喝酒,马上擦出了火花,她就像今天何老师一样的大嗓门,茅台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所以最开始我就觉得她有一种豪情,后来又有过几次接触,确实也是如此。对她的绘画前面几位老师做出了非常正面的肯定,但是也有一些稍微含蓄的意见,有一些批评建议,我感觉确实也是讲得很到位。尤其是刚才章利国老师讲到的,有些我认为是非常对的。我感觉到李采姣看起来有点纠结,毕竟她是一个女性的角色,有的时候是非常尴尬的,实际上她内心还有很多的想法,女性也有闷骚的时候,但是不能非常放松地发泄出来。

我感觉她确实有这种能力,她有这个本领来做一种原创,能够大胆尝试多种形式的语言,这个很了不起。她现在需要做什么东西?需要懂得取舍。目前的画面中有些方面她还有一点迷茫,或者说是自己把控不住。她的有些画非常精彩,但有一张作品跟其他作品风格完全不一样,这说明她的内心还是纠结的。她现在的水平,如刚才章老师、王镛老师所讲,还没有达到何老师的水平。李采姣自己一定要非常果敢,用她对绘画的眼光来取舍,然后走出自己的路来。现在已经博士毕业了,要坚持自己的主攻方向,在以后漫长的绘画道路上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来。

杨振宇(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刚才听得自己都忘了要发言,首先祝贺何老师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博士生。优秀博士生的个展,其实也是向老师的汇报。毛老师说这儿有画展,我跟采姣有点不熟,一听说是何老师的学生,我等了一天还是回应了毛老师的邀请。我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了解了李采姣的一些信息。我这段时间也在思考花鸟画的一些问题,前段时间学院里面组织全国花鸟画研讨会的时候,我表达了这样一个想法,花鸟画在当代的境界如何来发扬?我们知道山水画的创作状况显然更好,而花鸟画在当代应该可以有一个更大的气象和境界。以往的经验中,我们总会认为花鸟是一种小情调,但何老师就是另外一种大气象,把花鸟画里面的热情和想象、笔墨的力量都结合在一起。何老师一直是我关注的当代花鸟画家之一。

我看过一些最基本的资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花鸟跟山水一样,可以让我们的精气神得以体现。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花鸟之事跟家国之事就联系在一起。那天我在研讨会上突然想起我们小时候特别熟悉的歌曲《小燕子》,我们每个人都会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突然感觉到花鸟的意象就在我们的生活里。随着年龄增长,你会发现花鸟会带给你对时间、空间、生命的理解。

我每年几乎要读一遍《红楼梦》,读到花开花谢、雁南燕北的世界,这种命运交响在整个花鸟的世界里是可以展开的。这个境界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格局里,还是在当代都有很多这样的小情调。李采姣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见到她的人以后就更笃定这种感觉是对的。我觉得她的作品有点女子气,现在我发现李采姣给人的感觉很雄豪,很难得的一种雄豪之气。她的花鸟让人着迷的原因在这里。刚才听过各位对她的介绍,我认识舟山岛里出来的几个女子都很厉害,她们跟李采姣的气质很接近:个性很强,但也有非常婉约、细腻之处。今天果然不虚此行,看了李采姣的作品,听了各位对花鸟画的建议,我受益很多。

在我看来,李采姣作品里面有一个对花鸟画的挑战,这个挑战也构成了她画展的探索和意义所在,当然也构成了她绘画的难题。我发现采姣的画里有很多不同的风格,比如我们刚才都提到了她的传统笔墨,她在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孔老师觉得她的臆语写得挺有意思,正文会引用文徵明的一些题跋,会写一些当代的语言感受,这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体现,这是中国文化当中很重要的力量。看到阳光、花鸟的时候,内心的精气神要随之而动,这才是花鸟画的精神。

她的臆语以及笔墨当中的一种大写意,包括用光、用色手法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的交融。她的经历,让我认为她有一个“好胃口”,可以大量吸收不同风格——传统、现代、写意……一般人的确很难做到。蔡老师特别细致地提到了,服装刺绣的背景使得她在大写意的用笔中有自己的特点。看原作的时候,我特意盯着笔墨上的细节看,李采姣的大写意近看还是经得住检验的。大写意和工笔里面的粗笔和细笔的结合,题材多样性,使得花鸟画的境界打开了,它的当代性就变得让人期待,这是我对她特别大的期许。我自己对花鸟画关注的问题,在她这里的确得到了一些回应。

我也听到了各位老师的一些意见,这里面的确存在危机,有可能在某一些风格方面,推进的时候会慢慢模糊,所以怎么样既能够集大成把各种风格结合在一起,又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来?这个是接下来李采姣个人要面对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汇报展,也可能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既要看清楚自己的状况或者问题,更要主动来吸收,我觉得采姣有那么多老师在背后支撑着她,是很让人期待的,也希望在她的作品中感觉到更多花鸟画的力量,谢谢大家!

下接《美术视线 38 PART 5》

  • 分享: